听课指导|一节课像一座山,怎样才能“横看成岭侧成峰”?
一位教师一生要听多少课?
听这么多的课,听这么多年的课,我们的课堂好了吗?除了细节上可能的影响之外,对我们有什么结构性的启发吗?这非常令人怀疑。
听评课是一件专业活,然而其专业性常被忽视。与走马观花式“随便看看”不同的是,课堂观察作为一种研究,应该是有主题的——事实上,所有的研究,都是关于主题的研究,没有主题就没有研究。
在“主题性”这个问题上,日常同伴间的听评课,大致存在这样三种现象:
在多年和同伴一起的听评课实践中,张菊荣总结出了“主题化课堂观察模 型”,试图解决这些问题。
1
什么是主题化
课堂观察模型
严格意义上来说,“课堂观察”是来自于西方的一种研究方法,最早更多是大学老师与教育科研人员采用的课堂研究方法。这种方法在运用的时候,往往极为科学与精细,需要大量的时间成本。
而对于一线老师来说,可能每个星期都会听到同伴教室里的课,需要一种更加简捷又不失研究品质的方法。
在张菊荣看来,“主题化课堂观察”就是其中这样的一种方法,其主要做法,概括起来就是一句话:基于主题的、证据的、反思的听评课,关键要素有四个:主题、工具、证据、反思。
一次完整的主题化课堂观察,需要经历这样的过程:
这样,就构成了“主题化课堂观察模型”:
在这个模型中,主题是核心,工具、证据与反思都是围绕着主题的。观察工具是基于对主题的理解;观察证据是对观察结论的支持,而观察结论是对观察主题的回应;反思,要提出围绕主题的观点,在阐释观点时应基于本课又超越本课,并有建立在思考之上的建设性意见。
【主题】基于研究需要选择观察主题
一节课的信息量实在太丰富了,一节课就像一座山,“横看成岭侧成峰”。一个人不可能用全部的视角看到课堂的全部,因此,比较合理的方式就是选择某一个主题。
当我们选择某一个主题之后,更准确地说,教师已经不是在“研究课”了,而是“用课来研究”,这是一种以实例(课例)论证道理(主题)的实证研究,这种实证研究给我们带来的观念改变和技术改进,会是深刻而久远的。
主题从哪里来?主题可以有多种来源:
注:举例说明主题的来源,其实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例子其实并无唯一归属,具体来源视具体情况而定。
当然,我们还可以从多维度思考中去确定主题:是侧重于看教师的,还是侧重于看学生的;是观察全班同学还是某一小组,抑或样本学生;是原理性的,还是现象性的;是经验型的,还是困惑型的;是系统性的,还是细节性的;是预设的,还是现场发现的;是来源于同伴的教学设计(教案)的,还是来源于自己对本节课的理解的;是陈述式表达的,还是问题式表达的……
与此同时,不断叩问观察主题:
1.主题的表达是否明确?即主题表达 的明确性,一个概念太多、表达复杂、边 界不清的主题是难以被观察的。
2.主题是否具有研究价值?即主题研究的必要性,或者丰富认识,或者改进实践,总是要有价值的主题,才是值得观察的。
3.你可以尝试勾勒主题的图谱吗?即主题内容的系统性,这里包括两个系统性:一是该主题是在怎样的框架中说的,这是主题的理论定位、来龙去脉;二是该主题本身有怎样的结构要素,这是主题的内涵理解,观察工具的开发,就是基于我们对主题的内涵理解。
【工具】基于主题理解开发观察工具
课堂观察要凭借工具而进行。课堂观察工具分为两类,一类是信息记录工具,一类是信息分析工具。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记录工具越来越丰富、精准而快捷,如:录音笔、照相机、摄像机、手机,乃至未来教室。但是信息分析工具,需要教师自己去开发。教师需要怎样的信息分析工具呢?
可以这样考量:
具体地说,信息分析工具大致分为三类:(1)分析量表;(2)观察清单(又可称“问题清单”);(3)其他,比如,观察“教师是如何进行巡视的”,一张空白的学生座位表,加上一些自定的标志(如★表示停留并交流,◎表示停留未交流,等等,也可以成为分析工具)。
分析量表与观察清单,其实是分析工具的不同呈现方式。张菊荣特别推崇这种“观察清单(问题清单)”的工具开发,根据教师对观察主题的理解,提出若干(一般为三个左右)的观察指标或者问题,就可以构成教师的“观察清单(问题清单)”。
这份观察清单,反映的是教师在具体课堂情境中对“语文课堂中学生语言信息的优化发展”的理解。关于“主题理解”,教师应追求这样的特点:
1. 独特性。关于主题,教师要有自己的理解,要有自己的阐释,而不是将一个概念从辞典或者“百度”中去抄来、找来,这样,才是自己的研究,才会有自己的见解。
2.选择性。“选择性”是课堂观察的一个特点,课堂观察从来不奢求在一次观察中把所有的关注点“一网打尽”,这既不可能也无必要,主题的分解就是观察点的分解,即观察清单的开发。
3.结构性。尽可能考虑选择的观察点(即观察清单)相互之间有一定关联,合起来能说明主题的内涵。
【证据】借助观察工具收集课堂证据
证据其实是用来回答“观察清单(问题清单)”的。“是”还是“否”,“有”还是“没有”,要给出一个基本结论,但结论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证据”的呈现与分析。
能够证明观点的数据都是证据——这里的数据,包括了“量的统计”与“质的描述”。在日常化同伴间的课堂观察中,质的描述是必须的,量的统计是必要的,未必每次都需要。“证据”好不好,要回答:
1.精确吗?无论是量的统计,还是质的描述,都要正确,所以,借助录音、录像、摄影设备是必须的,如果有些信息没有收集到或者有所缺漏,也要实事求是地说明。
2.丰富吗?证据越丰富,说服力就越强,另外,证据的形式也要多样化,除了文字之外,录音、录像、摄影等都应该成为重要证据。
3.能解释主题吗?课堂观察的目的,是为了研究主题,证据的解释性,就在于借助分析工具对研究主题进行实例解析,实现教育理解与实践的对话。正因如此,张菊荣及其团队通常在总体结论之后,加上一些个别的典型现象的关注,因为在这些个别的典型现象的背后往往可以解释出很多有趣的重要理念——当然,我们也要避免过度解读。
【反思】基于课堂证据进行深度反思
反思贯穿于课堂观察的全程。课堂观察的反思,是关于主题的、基于证据的、借助分析工具的。张菊荣认为,我们需要这样的“反思”:
1.实例性与规律性相结合。要揭示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性认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概括性,要与本次听评课的实例结合起来。
2.分析性与建设性相结合。要对观察到的现象作出学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3.深刻性与独到性相结合。要有自己的主张,不是没有新意的人云亦云、照本宣科,但又绝不是故作姿态、追求“另类”,直抵本质的独到表达才是真正的理解。
2
如何用主题化课堂观察模型
——以《灰雀》观察为例
课文《灰雀》来自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是张菊荣的同事马老师新讲的一节研讨课。
与外出听公开课不同的是,同事之间的课堂观察,常常是整个课堂教学研究链上的一环,同伴互助式的研究,不会仅仅参与其中的一环,而会参与整个研究的全过程:
这样做的好处,是研究主题成为教者与观者的共同课题。(课堂观察方式应该有多种,参与式课堂观察是其中一种,本次观察大家采用的是全程参与互动的观察。)
主题选择
张菊荣预设的观察主题,是他近些年的重要研究课题:课堂评价。这是课堂教学领域的重要主题。
首先,理解这个主题在课堂教学中的“坐标”,把课堂教学的设计概括为三句话,由“学习目标”“评价任务”“教学活动”构成“全景图”:
设计对接核心素养的学习目标
工具开发
教师是如何呈现评价任务的?
证据收集
教师呈现评价任务
教师收集评价信息
分享、交流与反馈
反思与建议
课堂上学生的整块学习时间;
来源 | 星教师2020第6期杂志《课堂观察》封面文章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