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东岳庙会,省级“非遗”,农历3月18举行!茅山释、儒、道、民俗及抗战文化座谈会同日举行!【附:2021最有人气的会船龙舟】

兴化茅山,江苏省特色文化之乡,一个人口不足3万的水乡小镇,现已拥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9项:2项国家级,2项江苏省级,1项泰州地市级,4项兴化市级。茅山小镇的历史文化,值得研究。
茅山东岳庙会,是苏中里下河地区重要的经贸文化交流平台。2016年1月,列入江苏省级“非遗”名录。
茅山东岳庙会独特之一,是祭祀的神化人物,与其他地方的东岳庙会不同。既不是泰山神,也不是黄飞虎,而是道教三茅真君中的大哥茅盈。宋徽宗时,茅盈被封为“太元妙道真人东岳上卿司命神君”。
据《扬州府志》《东台县茅山志》等史料记载,北宋之前,茅山景德禅寺原为道观。景德四年,改建成佛家寺院。报经朝廷批准,以宋真宗年号命名,赐名为“景德禅寺”,但“仍存三茅真君遗像于山巅”。现存的茅山“唐井”,实为宋代之前的道家古井。
茅山东岳庙会印证了清代任大椿《过茅山碑记》中“北茅山为三真君初炼道之地”这一观点,对研究道教茅山宗的形成以及中国道教由江北向江南发展的历史进程,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弘扬三茅兄弟悬壶济世的仁爱精神,感激他们为当地百姓治病疗伤的恩情,是茅山百姓举行东岳庙会的最初宗旨之一。如今的茅山庙会,已成为乡村重要的经贸文化交流平台。游客如云,商家无数。村民自娱自乐,民俗表演丰富多彩。
每年在景德禅寺举行的弘扬优秀地方文化座谈会,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地方文史专家和民俗文化爱好者。
茅山不仅道教和佛教文化底蕴深厚,而且儒家文化的底蕴也非常深厚。北宋时期,宰相富弼少时曾在茅山景德禅寺苦读诗书。据范仲淹次子范纯仁撰写的《富郑公行状》记载:“(富弼)少笃学,自刻寓于僧舍,不就寝榻,冬夜以冰雪沃面。邻居僧有持苦行者,犹服公之勤。”
后经范仲淹做红叶,富弼娶晏殊千金。常来茅山富弼读书堂聚会的知名人士,还有滕子京、胡瑗和周孟阳等。据《四库全书》记载,为了纪念这五位名士,景德禅寺后人将原富弼的读书堂,改为五贤祠。

两端文字:民国三年孟春   住持天谦重修

文字:东台县北茅山景德禅寺

(定制品,说明当时僧人很多)

据乾隆皇帝钦定、纪晓岚总编的《四库全书》记载,江西诗派代表人物之一韩驹,于宋徽宗赵佶政和初正(1111年),途经茅山。在景德禅寺读书堂,有感于富弼少年苦读的事迹,曾在墙壁上留下诗句:“藤床瓦枕怏清风,破闷文书亦漫供。乡信未传霜后雁,羁怀生怯晚来钟。淹留已办三年计,流落应无万户封。犹有壁间诗句在,他时谁肯写尘容。”诗前的小序清楚地写着:“闻富郑公少时随侍至此读书,景德寺后人为作祠堂,因跋余旧诗后以自嘲。”
除传统的民俗文化和释儒道文化外,茅山的抗战文化也很值得挖掘。据《兴化县革命斗争大事记1937--1949》记载,1938年7月,两淮盐务总局税警团转移到茅山地区,总部设在茅山景德禅寺。负责维护社会治安,宣传抗日。1941年2月,泰州沦陷,李长江易帜,李明扬移师茅山。鲁苏皖边区游击总指挥部,遂从泰州西山寺迁移至景德禅寺。1941年6月,驻防茅山西侧的黄埔少将陈中柱遭日寇袭击,血洒陈堡武泽。次年,李明扬在茅山青龙寺(今南朱牧场)召开追思大会, 参谋长林叙彝作挽联:风雨怀人,最难忘去年今日;鼓鼙思将,空回忆把酒谈兵。
1943年1月,黄埔少将、中共地下党人李其实率部在姜堰俞九舍阻击日寇,被俘不屈。东台丁溪赴水殉国后,李其实夫妇遗体被运至60里外的茅山,灵柩停放在茅山东侧纪家庄的永福庵,后安葬于镇东南白马村北面。1943年3月,李明扬、陈泰运两位总指挥在景德禅寺为李其实将军举行隆重葬礼。流亡在茅山附近的扬州中学和钟南中学的师生代表,参加了此次悼念活动。
80年前,爱国老人韩国钧乘舟来到茅山,并准备去兴化,劝韩德勤放弃反共立场,一致对外。他在《登茅山藏经楼》写道:“离乡避乱登山楼,敌践河山实可忧。默默蒋圌江畔泣,滔滔淮海水咽流。联盟抗日堪称范,分道扬镳自掘丘。同室操戈仇者快,昭阳拟赴嘱回头。”
作为江苏省特色文化之乡,茅山有古朴的民俗文化,有和谐的释儒道文化,还有爱国的抗战文化……乘国家打造区域旅游的东风,合理开发丰富的文化资源,茅山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听!茅山号子是多么悠扬!在这历史的回响中,我们仿佛看到:晨雾中,姑娘们正在栽秧;皓月下,小伙们正在撒网……
看!茅山会船正在乘风破浪!古老而淳朴的茅山,如凤凰涅槃一样,正在重获新生……

启 事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欢迎大家前来观赏!
感谢上传与茅山相关的各类文章、图片、视频等,参加展评!
诚邀文史民俗专家、爱好者,参加弘扬茅山优秀文化座谈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