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盛:神秘的国度—东方四大古老文明之“印度”篇
原创 吴国盛 科学的历程 2016-04-16
科学 ● 历史 ● 文化 ● 人类
▲ 吴国盛 吴国盛 “科学的历程”微信公众号主编;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研究中心主任。 导读 西方第一个哲学家泰勒斯只留下了一句话:“万物源于水”——这句相当费解的话使他成了西方科学和哲学的鼻祖。从字面上看,这句话显见是成问题的。但若说生命源于水,又把万物都理解成有生命的,那么说万物源于水就相当正确了。原始生命正是从海洋中诞生并逐步进化到人类这样的高级生命,而且任何脱离了海洋的陆地动物都不可能长时间离开水而生存下去。在这里,我们将看到,水也是人类文明的哺育者。正是在几个大河流域,孕育出了最早的发达文化。人类在这些古老文明的基础上,把自已推向更灿烂辉煌的科技时代。 《科学的历程》正在连续推出吴国盛教授所撰写的东方的四大古老文明,即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印度,中国。
◆ ◆ ◆ ◆ ◆
今日南亚次大陆素称印度次大陆。它位于亚洲的南部,北枕喜马拉雅山,南接印度洋,东临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海,北广南狭。这里三面环海,一面靠山,有着天然的封闭地理环境。境内陆形复杂,地理条件极为悬殊。西北部的印度河发源于冈底斯山以西,流入阿拉伯海;中北部的恒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南坡,流入孟加拉湾。印度河和恒河所形成的冲积平原,土壤肥沃,气候湿润,是世界最古老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 印度泰姬陵
印度是一个不容易直观把握的国度。直到殖民地时期,印度大小王国林立,从来没有形成过高度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与此相伴随,印度也从来没有统一的语言,各民族和各部落所使用的语言和方言超过150种。由于印度次大陆特殊的地理位置,加之累遭外族入侵、占领和殖民统治,所以成了世界三大人种(即尼格罗种、蒙古利亚种和高加索种,分别是黑种人、黄种人和白种人)的交汇处。印度人种繁多,血统混杂,素有“人种博物馆”之称。除了种族、民族繁多之外,印度还存在根深蒂固的种姓制度。全部印度人都被分为四个等级的种姓,等级从高到低是: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婆罗门即僧侣,从事文化教育和祭祀活动;刹帝利即武士,从事行政管理和打仗;吠舍即平民,经营商业贸易;首陀罗是所谓贱民,从事农业及各种手工业劳动。种姓世袭,不同种姓之间不得通婚。这种种特征使人感到印度好象一盘散沙。
▲ 印度神庙
印度是一个神秘的国度。此地到处笼罩着宗教气氛,处处有神庙,村村有神池。与上述文化多样性相伴随,印度人信奉的宗教极多,同一宗教还有许多教派。在印度,婆罗门教-印度教最为流行,而发源于此地的佛教却不太流行,倒是墙里开花墙外香,在东亚和东南亚一带拥有广大信徒。印度人的历史也笼罩在云里雾里。古代印度人不注意记述自己的历史,只喜欢讲神话故事,后世历史学家不得不从神话故事中发掘考订印度的古代历史。
▲ 印度神庙
印度的历史大致可分为史前时代、吠陀时代与史诗时代、列国争雄时代、殖民时代和独立时期。史前时代又称哈拉巴文化时代,因为这个文明时代完全由在印度河畔的哈拉巴地区的考古发现而确定并定名,时间约在公元前2500-2000年。创造这一文化的是当地原始居民达罗毗荼人,但这一文化不知何故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时消声匿迹。大约在公元前1500年,来自北方的游牧民族雅利安人征服了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开创了吠陀文化时代。所谓“吠陀”,原意是“知识”,中国古人也译作“明”。由于有四部留传至今的以“吠陀”为名的神话诗集间接记述了那个时期的社会状况,故将那个时期称为吠陀时期。这四部吠陀是《梨俱吠陀本集》(又名《赞诵明论本集》),《娑摩吠陀本集》(又名《歌咏明论本集》),《夜柔吠陀本集》(又名《祭祀明论本集》包括《白祭祀明论》和《黑祭祀明论》两本)和《阿达婆吠陀本集》(又名《禳灾明论本集》)。继吠陀之后又出现了与各吠陀本集相关的《梵书》以及与各《梵书》有关的《奥义书》。史诗时代因两部重要的史诗而得名,它们是《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吠陀和史诗时代大约于公元前600年结束,此后长达2000多年的历史是列国争雄时代。比较突出的王朝有摩揭陀王国(公元前600年左右)、难陀王朝(公元前362-前321)、孔雀王朝(公元前321-前185)、阿育王时代(前268-前231)、贵霜王朝(约公元前200-公元3世纪)、笈多王朝(320-约5世纪)、莫卧尔王朝(1526-1857)。莫卧儿王朝被英国的东印度公司灭亡后,印度沦为英国的殖民地,直到1947年独立。
印度文化主要是一种宗教文化。它推崇来世、轻视今生,强调人生的无常和空虚;主张清心寡欲,反对执着追求。这种心态无疑不利于科学的发展。但是,作为古老而又持续发展的文明,它不可能不在与人类的物质生存活动最密切的知识部门有所贡献,特别是在天文学、数学和医学上面。
▲ 天文学家阿耶波多
印度早期的历法五花八门,但基本上是阴阳合历。在吠陀时代,印度人把一年定为360天,同时认识到月亮运行一周不到30日,所以一年中有些月份要消失一天。为了观察日月的运动,印度人把黄道划分为27宿。总的来说,印度早期的历法比较粗陋,天文学也无惊人成就。到了笈多王朝时期,希腊高度发达的天文学传入,使印度天文学有一些发展。首先是出现了天文学家圣使(又名阿耶波多)及其《圣使历数书》,后来又出现了天文学家彘日(又名伐罗诃密希罗)及其《五大历数全书汇编》。这些天文著作使印度历法变得更为精致。印度天文学家不太重视对天体的实际观测,所以也没有什么天文仪器传世,直到18世纪才在德里等地建立了天文台。
▲ 印度德里古天文台
古代印度人认为宇宙象一只大锅盖在大地上,大地中央是须弥山支撑着天空,日月均绕须弥山转动,日绕行一周即为一昼夜,大地由四只大象驮着,四只大象则站立在一只浮在水上的龟背上。
▲ 古印度大象背驮大地示意图
大约在哈拉巴文化时期,印度人就采用了10进制记数制。到公元前3世纪前后,出现了数的记号,但没有零,也没有进位记法。在吠陀时代出现的《绳法经》中有若干几何学知识;耆那教经典中提到圆周率;公元前200年的《昌达经》中提出了印度最古老的帕斯卡三角形即二项式系数三角形。
▲ 古印度人发明的“0”
公元3世纪以后,希腊数学传到了印度,使印度的几何学有很大进步。同时,印度人自己则发展了算术和代数。公元5世纪初,印度数学家创造了零的概念及其数字符号0。在《圣使历数书》中出现了平面图形的求积以算术级数的求和方法,算出了圆周率等于3.1416。 《圣使历数书》中已出现了完备的十进位制数值体系。印度人还引进了负数、无理数运算,学会了处理二次方程的求根问题和解不定方程。这些都是中世纪很重要的数学成就,但印度人自己并不了解这些成就的意义。就在广泛采用10进制的同时,他们在天文学上又采用从美索不达米亚传过来的六十进制。
与印度理论自然科学的极度贫乏相对照,印度的医学可以称得上相当发达。或许与印度思想中的大慈大悲、普渡众生的仁爱思想相一致,印度古文献中很早就有医学知识的记载。在《阿达婆吠陀》中,有大量关于临床治疗、人体解剖学、植物药学等方面的知识。古代印度人识别了黄疸、麻疯、天花、关节炎、小产和精神病,懂得如何使用驱虫药、免疫疫苗,外科医师可以做剖腹、断肢、眼科、耳鼻唇整容等手术。在佛陀时代(即佛祖释迦牟尼生活的年代,约公元前563-483),印度已出现了医科学校和专职医生。公元前6世纪的名医阿特里雅名噪一时,有《阿特里雅本集》医书传世。以后几千年间,印度医学逐渐发展,形成了自己独到的医学体系。
▲ 恒河
随着佛教的东传,印度的科学技术也影响了我国,特别在中古典籍中,可以看到这种影响的痕迹。我们今日的许多日常用语就来自印度,比如表现无限大的词汇“恒河沙数”以及形容很短时刻的“一刹那”。
原刊载于《科学的历程》,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第三版,2013年8月。
版本信息:
第一版: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12月,责任编辑,李永平
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责任编辑,张凤珠
第三版: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年8月,责任编辑,雷蕾
责任编辑 凌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