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读书】当学校、校长、教师“静下来”,有价值的教育才会出现!

【教育读书】

当学校、校长、教师“静下来”,
有价值的教育才会出现!
▲吴非老师
    一名教师,即使能力有限,作用有限,如果能保持独立思考,对现状有清醒的认识,就有可能在整个教育中起作用。
    面对流行风潮,学校和教师只要敢于放弃,就有可能保持学校和课堂的安静。 教师有能力,管理者有务实的决心,既敢于抵制“政绩观”折腾,也不纵容民粹思潮干预教育改革,改变教育状态,不是没有可能。
    有老师问,我为什么反复强调“常识”?很简单,我是教师,背离教学常识,就误人子弟。我说过,我天分不高,遵守常识让我的教学少犯了错误,仅此而已。教育界的浮躁之风经久不息,反常识甚嚣尘上,几成气候;强调守本分,或许能让那些恪守常识的老师安心教学。
    一所安静的学校,一间安静的教室,一名心情平静的教师和一群能自由思想的学生,是我对教育的期待。
    缺乏智慧的基础教育等于没有教育
    人接受教育养成良好习惯,学会学习,成为有智慧的人;如果基础教育的任务仅仅是教会学生对付考试以升入高一级学校,那就无所谓“基础”,真正的教育也就没有发生。
    学生成了考试机器,没有问题意识,缺乏批判思维,不关心社会,甚至不思考自己的明天,这种“教育”,即使有社会风气支撑,教育者也不能认同。
    基础教育如果缺乏理想与智慧,等于没有教育;更危险的是教育违反常识,背离常识的教育是“反教育”。目前最令人担忧的是反常的“教育”变得堂而皇之。
    教育目的一旦被庸俗化,简约的教育内容被繁复的形式所替代,师生疲于奔命,教育没有让人变聪明,而是把人逼向愚昧;更令人困惑的,是人们无视愚蠢教育的危险性,而热衷不切实际的鼓噪。
    基础教育不可能“早出人才”“快出人才”,学校教育不宜提倡“竞争”,学校管理不宜过多强调“特色”“成功”等等,这些,本是常识,然而,瓦釜雷鸣,终于念出一套歪经。
    浮躁之风让教学失常
    教育关涉人的未来,任重道远,不能因为有困难就可以背离基本常识。基础教育一直遭遇各种困境,但解决问题的阻力变得越来越大。此中原因,固然在于社会开放后人们能公开主张争取个人利益,另一面,也和社会不良风气有关。浮躁和急功近利纠缠在一起,酿成校园的浮躁之风。
    在一些学校,看到的,经不起想,听到的,经不起问。比如,一些学校宣传推行“高效课堂”,既然“高效”了,那就意味着可以少上些课了,然而教室课表上主要学科的课时,竟然大大超过部颁标准,简直自打耳光。
    又有学校大张旗鼓地组织学生“夜间步行活动”,请来媒体大事报道,轰动一时;但让老师们不能理解的是:校长悄悄下令把每周体育课减去了一节。
    关于校园阅读,我很疑惑,为什么需要特定的一天进行“阅读推广”?学校本就是读书场所,学生应当每天读书,每天阅读。而不是做做样子后继续做试题卷子。
    一所学校,能把无教育价值、甚至反常识的事在形式过程上做到极致,以如此的坚毅去从事低智商活动,这种示范,对中小学生思维的伤害很可能是终生的。
    因为浮躁,往往无视常识也不讲逻辑。多次看到这样的“经验介绍”:某个学生“月考名次落后,年级组和班主任及时与家长沟通”,——什么叫“月考”?为什么要排“名次”?学生某门课成绩有浮动,是不是非得去寻根究底?学生本人有没有思考能力?找家长“沟通”的作用是什么?如果学生学习有问题就通知家长,那么学校和教师的职责又是什么?这些白纸黑字的“经验介绍”会留存史册的,未来的教育史家会在安静的时代阅读今人留下的教育事迹,他们会比我们有智慧。我们不能再留下笑料了。
    如果一种不良现象长期得不到纠正,那一定是有利益群体在固守,他们会找出各种各样的理由解说、推诿,转移注意力。比如,在传播技术发达、获取信息便捷的现今,一名教师的学习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方便,可是,每年仍有动辙几十万教育干部和老师不远千里朝拜“典型”以“取经”,这种现象可能只有中国教育界独有。
    而中小学的“检查”“验收”“评比”多到不胜其烦,学校疲于应付,难得有一周安静;一些教师也受浮躁之风影响,热衷表演,课堂喧闹如集市。有人认为,这些“验收”“评比”和“赛课”“对学校工作是一种推动和促进”,这种解释潜含的意思,是不是认为学校懒惰教师无能,如果不找点事整一下就会犯贱?
    浮躁之风,或出于落后的政绩观,或在于违背常识的盲从。浮躁之风盛行,是因为有人从中得到好处,而更多想获得好处的人们自觉地推动并发展这种浮躁。这类怪象,经不起理性思考,如果能在教育内部提出来反思讨论,其怪自败。
    教育要教会学生思考,教育者本身即应当是思考者,如果教师和学校管理者回避矛盾,不能对学校的教育现象作出解释,我们也就很难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
    学校、老师、课堂都需要安静
    在教育界的喧哗嘈杂中,我渴望能有安静的学校;学校静下来,有价值的教育才会出现。在安静的校园,教师安静教书才能敬重常识,保持理性思维,既能深刻地思考复杂的问题,又能展示简洁平易的教育风格;学校不折腾,教师不盲从,富有智慧的教师站在讲台,学生才可以安心地学习。
    在一些相对安静的学校,人的心境会变得辽阔。有校长对我说:“我们是所普通学校,生源一般,升学率不太高,也没有什么特色。”老师说:“没什么人来听课参观,领导不常来,评比没份,学生没吃太多的苦,蛮好的。”校园整洁,没什么标语横幅,会议室布置简朴,没什么奖牌奖杯,学生举止礼貌,老师态度温和。我觉得很好,正常,像从前的学校。
    有一次在郊外看到某校长跟着学生春游,有些意外,因为很多学校取消了春游;学校要学生交“家长签字同意”,动辙以各种借口取消春游秋游。这位校长说,市里通知一句“要特别注意保障学生人身安全”,一些学校便以此为借口,名正言顺地不安排春游秋游和社会活动,但补课却十分主动,这,难道不值得深思吗?
    学校安静了,教师的心平静了,课堂正常了,学生的学习开始了,教师的职业素养也会提高。有这样的学校:例行的检查验收,由“班子”接待应付,尽量不劳烦教师,让他们安心教学;某项节外生枝的检查或评比落后,被上级批评,校长恬然自安,不以为耻,因为学校不愿为了一纸表扬逼迫老师学生参与形式主义的折腾。
    有所学校,校长一学期只开了三次教师大会,校长解释,“学校本没那么多事,不要折腾老师”。他认为,每天和老师在一起,听到很多有益的建议,教师最了解学生,最有话语权,学校必须倾听教师的教学主张。的确,每所学校都有学养高的教师,无论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中,他们能远离尘嚣,保持冷静,以他们的理性思考和判断,带领学生作出正确的选择。
    然而,学校为何始终静不下来?为什么有那么多管理干部热衷制造“特色”,编出各种排比句顺口溜?为什么有那么多老师热衷上表演课,追逐“赛课”?中小学怎么会有那么多“课题”?为什么教育行政部门总是希望学校多挂标语横幅,“把气氛搞得浓浓的”?为什么有那么多检查评比?为什么许多学校特别重视“与媒体搞好关系”?
    能不能不要去骚扰学校?
    学校能不能不自我折腾?
    没那么简单。非喧嚣则难以出名,不折腾则无以获利。领导东张西望,老师左右为难,学生疲于奔命,学校的喧闹,不可能不影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如果学生长期被过重的学业负担困扰,如果学校和教师的“业绩”要通过学生考试成绩来体现,这样的教育怎么可能培养出创造精神?
    现今校园中最尴尬的事,莫过于坚守常识反而比胡闹困难。我们不能过高估计人对抗环境的能力,一名教师在喧嚣的氛围中要付出极大代价才能保持自我,随波逐流则省时省力;但是,放弃教育常识,对一些教师来说是极其痛苦的事。
    教师能不能保持职业理想,能不能从工作中感受职业幸福,既取决于他个人对教育的理解,也取决于学校的教育追求。如果教育价值观混乱,学校文化必然变质。在一些学校,遵循教育规律尊重教育常识的教师,往往被视为异类,被认为不通世故人情,被认为缺乏合作精神,最具诬蔑性也最具杀伤力的,是指责他们“不为学生利益着想”,——猥琐的、市侩主义的教育观就这样践踏教师的职业理想。
    “理想主义”有害么?教师富有教育激情是幼稚么?教师职业态度为什么不能单纯一些?如果他服从民粹顺应世俗,心中只有教育之利而无教育之美,他的学生能学到什么?教育者就应该是理想主义者,如果他过于“现实”,他教出的学生至多是精致的市侩。
    如果“现实”落后庸俗,教师是不是也得“尊重现实”?有没有其他选择?是顺应现实还是改造现实?顺应落后的教育状态,并不难,只要装作没看到就行了。可是,学生在看着教育者,学校和教师所做的一切,都会留存在学生的记忆中。
    老师和学校有能力保持独立性
    我不认为一名教师只配“顺应潮流”,听天由命,我也不认为一所学校无力保持理智保持独立性。在现有条件下,仍有把事做好的可能。事在人为,一些本可以做到的事,就是因为软弱、不作为、生事、争利、避责,拖成了老大难;面对流行风潮,学校和教师只要敢于放弃,就有可能保持学校和课堂的安静。教师有能力,管理者有务实的决心,既敢于抵制“政绩观”折腾,也不纵容民粹思潮干预教育改革,改变教育状态,不是没有可能。
    这些年结识了不少老师,他们对我讲述课堂上发生的事,讲教学之难和教学之美,我从他们的讲述中感受到炽热的职业激情,也更清楚地认识到,教师遵循规律,恪守常识,是职业素养;当今之世,这种职业态度也许平淡无奇,甚至学生受时风影响对正常教育缺乏足够的认识,然而一名有理智的教师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未来的时代也必然敬重这种平凡教育的高度和品质。
    我尊敬那些安静的老师,他们完全不顾一波波涌来的浪潮,对喧哗嘈杂充耳不闻,他们静心教学,静心读书,静心思考;他们不愿被社会风气绑架,不肯牺牲学生的学习去争升学率,不让庸俗的名利观玷污职业荣誉;他们乐于在“普通学校”当“普通教师”,过普通的生活,在平凡的工作中提升职业品质。一名教师,即使能力有限,作用有限,如果能保持独立思考,对现状有清醒的认识,就有可能在整个教育中起作用。
    在安静的学校,学生安静地学习,他们的思想在自由地飞翔。 一所安静的学校,会成为学生的童年记忆青春记忆,在未来的某个时候,他们能体会到“正常”的重要。
    童年只有一次,少年并不漫长,属于校园的青春,也只有几年,如果学校能真正的安静下来,学生也许能得到他们渴望的美丽人生。
(0)

相关推荐

  • 做到两个字,办好“真”教育!!!

    一所安静的学校,一间安静的教室,一名心情平静的教师和一群能自由思想的学生,这才是教育最该有的样子. 一 安静 学校要远离喧嚣,需要静下来办教育.学校静下来,教育才存在. 1学校需要静下来,要减少一些外 ...

  • 说到教育,为什么我总是禁不住心里的甜蜜与忧伤

    说到教育,为什么我总是禁不住心里的甜蜜与忧伤 我时常觉得,今天教育最大的悲哀--我们培育的不是生机,而是死气. 人世间最大的悲哀可能是:终于学会当父母了,可是孩子已经长大:就像刘若英唱的:后来,我总算 ...

  • 【教育读书】通往优秀教师的必经之路,把握教学反思的两大关键

    让知识回家 一站式收藏您的阅读与创作 [教育读书] 通往优秀教师的必经之路,把握教学反思的两大关键     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 ...

  • 【教育读书】精神是教师的教育手段

    让知识回家 一站式收藏您的阅读与创作 [教育读书] 精神是教师的教育手段     人是一种精神性的存在.一百多年前,英国<泰晤士报>登了一则广告:募男.危程,薄薪,苦寒:长及数月,全无天日 ...

  • 【教育读书】名校长访谈 | 张炳华:用智慧管理“唤醒”师生

    作者:郭佳琪     [人物简介]     张炳华,全国名校长.江苏省人大代表.省特级教师.省初专会常务副理事长.南通市导师团导师.中南东洲国际学校总校长,江苏省劳动模范.中陶会爱满天下专委会理事长. ...

  • 【教育读书】优秀的教师有四度:气度、深度、风度和温度

    让知识回家 一站式收藏您的阅读与创作 [教育读书] 优秀的教师有四度:气度.深度.风度和温度 北京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校长 范胜武     究竟什么样的老师能称得上好老师?北京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校长范胜 ...

  • 【教育读书】做校长,要守一校之安静

    让知识回家 一站式收藏您的阅读与创作 [教育读书] 做校长,要守一校之安静 作者:俞正强     进入寒假,往日热闹的校园安静了下来,许多校长也有了时间去思考学校发展的长远目标,思考教育的内涵与价值. ...

  • 【教育读书】国内优秀教师标准

        什么样的教师才是优秀教师?不同的人.不同的年龄段.不同的群体.不同部门可能会有不同的要求和判断标准.以下是综合了许多调查问卷.访谈,学界讨论.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考核优秀教师的标准等内容得出的结论 ...

  • 【教育读书】国外优秀教师的标准

    让知识回家 一站式收藏您的阅读与创作 [教育读书] 国外优秀教师的标准 作者:丑丑妞     下列40条,是筛选.综合出来的国外教育名家给老师的建议,这实际就是好老师的标准.     1.幽默是一种魅 ...

  • 校长面对面 | 衡南县三塘联合学校校长肖家军:教育的原点,留有赤诚的初心

    衡南县三塘联合学校校长肖家军 肖家军是衡南县三塘联合学校的校长. 他的办公室不足十平方米,却是联合学校14 个校区的"中枢神经",从这里出发,最远到25 公里外的南甫校区,联合学校 ...

  • 【教育读书】略说教师的劳动特点

    [教育读书] 略说教师的劳动特点     任何劳动都有其自身的特点.相比其他职业的劳动而言,教师的劳动更具有独特性,因为,教师不仅承载着人类文明的传播,更主要的是担负着人类文化的传递:他不仅是知识的传 ...

  • 【教育读书】班主任工作应坚持的十个教育理念

        一,学生立场与教师立场     现代教育强调要实施以人为本的教育,大家也一致认为教育应该是一种服务.既然教育是为了服务学生的成长,教师是在帮助学生成长,那么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就要摒弃传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