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治疗心衰的秘方—洋地黄 | 世界医药里程碑21

秘方,充满神秘感,却也不乏与骗局相连的例子。然而,一种纵横“医药场”200年的抗心衰药物——洋地黄,就是从民间秘方走入医学殿堂的。

关于洋地黄(Digitalis purpurea)的医学报告最早现于13世纪的威尔士。五百年后(1775年),英国医生威廉·威瑟林(1741-1799)偶然听说英格兰偏僻乡村(什罗普郡)的一位老妇人有种茶饮秘方,对水肿有效。今天我们知道,这种水肿是充血性心力衰竭导致的液体过多积聚,而当时没有药物能治疗。这种秘茶含有二十多种草药成分,恰好威廉也是位植物学家,他很快确定其中真正有效的是洋地黄。

(这幅描绘洋地黄的古老画作,出自1887年的一本书,此画署名是W. Müller。由于照片在1923年之前出版,所以属于公共图片)

在接下来的十年里,威廉给163名浮肿患者使用洋地黄,仔细研究最有可能从该药获益的患者,并于1785年出版洋地黄的医学经典《An Account of the Foxglove and Some of Its Medical Uses》。从此,洋地黄成为现代医学中最重要的草药。

然而,医学史上常常见到对一种疾病有效的治疗不分青红皂白地用于其他疾病,洋地黄就是个例证。在19世纪,它被用于许多其他疾病,如癫痫、肺结核、精神错乱,但它对这些疾病没有任何益处。相反,由于洋地黄会引起严重的副作用,导致19世纪许多医生一起放弃了它。

幸运的是,20世纪早期,洋地黄从遗忘中被拯救了出来,并制定了使用它治疗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的指南。近代,这种植物药已被其纯化的活性成分——洋地黄毒苷和地高辛所取代。

从民间秘方到重要药物,洋地黄让我们再次感叹经验医学中蕴藏的智慧,屠呦呦挖掘抗疟药青蒿素,也是一样的道理。

上海市科委科普项目支持
项目编号:21DZ2312300

世界医药里程碑·古代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