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报四川工作室诗评会第(51)期
关注中国诗歌报(中诗报),用文字温暖人生!
关注中国诗歌报(中诗报)获得更多精彩内容!
中国诗歌报四川工作室编辑部
执行主编:海底月
执行副主编:英子
主编:带刺的玫瑰
副主编:雨荷,九歌
编辑,邓飞,骆和平
群管编辑:平凡之路
美篇编辑:王景秀 带刺的玫瑰
诗评顾问:蒋江华
诗评指导:带刺的玫瑰
诗评组长:九歌
执行组长:骆和平
诗评作品:精华选评(12首)
诗评人员:带刺的玫瑰,九歌,
雨荷,yuny,天外天,雪地等春
落在肩上的树叶
文/李秀珍(四川都江堰)
这些落叶总是令我感伤
他们像极了我
小小的枝叶总想撑起一片蓝天
殊不知
沧海一漂的影子
渺小的可怜
没有人在意得与失
他们翠翠绿绿的时候
就是一道风景
而今落地成为必然
【yuny浅析】
《落在肩上的树叶》,内涵深邃。读来,让人视觉从小小的“枝叶”,“沧海一粟”,至“一道风景”,品味到其独特的魅力。
诗人以“落叶”,喻意“我”,“总想撑起那一片天”!“我”敢于担当的形象,展现无遗;第二小节,笔锋一转,那渺小的可怜的“沧海一漂影子”,却不在意得与失。看似卑微,实则高大;第三小节,诗意显现。“他们翠翠绿绿的时候,就是一道风景,而今落地成为必然”。以小见大,让人不由想起世间的景致:或高大巍峨,或汹涌澎湃,或娇小玲珑,或妙趣横生。但都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诗作借物抒怀,笔调尽显诗人的柔美,但不失豪气!赞!
心若相知
文/九歌 (山东)
你的眼睛
多么像一道春天的闪电
瞬间击中那个
千年等一回的眼神
梦里梦外
我用寂寞的刻刀
开始雕琢那尊朦胧的神像
默念虔诚的祈祷
一枚草戒指
戴不上神圣的金手指
你轻轻地一个抛扬的动作
风一样有去无回
心若相知
就不会让长发遮住秋色
在岁月的彼岸叹息
果子的晚熟
【雪地等春赏析】
九歌老师这首诗,是写爱情的,主要通过一系列意象和场景,表达了一个有关爱情哲理性的观点,即:所谓的爱情,不是以物质为沃土养育出来的花朵。
与心仪的人碰撞出爱情的火花,应该是纯粹的情由心生,彼此有互相爱慕的心动和缘分,犹如"一道春天的闪电/瞬间击中那个/千年等一回的眼神"。
既然相爱,就要彼此用心,用情去培护和滋养这朵甜蜜的花,共同守望和期待结出美满的果实。“梦里梦外/我用寂寞的刻刀/开始雕琢那尊朦胧的神像",初恋之时,爱情是神圣的,纯粹的,至高无上的,然而又是朦胧的,说不清道不明的磨人的感觉。
当这种美好的向往和感觉因物质的不匹配而消散时,想用“一枚草戒指”表达真心、真情、真爱时,在物欲横流的现实面前,未免显得有些苍白无力,“你轻轻地一个抛扬的动作/风一样有去无回"。
一方用心真爱,可暂时缺乏物质条件;一方用浮浅对爱,仅看重眼前的境况和利益,这样的爱,只是一种敷衍的形式。这种只看眼前,预见不到未来的看待爱情的观点,只能“让长发遮住秋色",等到多年以后,两个人各自站在岁月彼岸相互对望时,才“叹息/果子的晚熟”,果子熟了,当初只为追求物质而离去的一方,此时看到当时只能拿出“一枚草戒指"的那个人,现在如此优秀,比自己想要的还要好,深感在选择爱情上的幼稚、失败和无地自容!
这首诗,表面似乎在轻描淡写地讲一个爱情故事,实则蕴含如何看待爱情,如何选择爱情,如何共筑爱情之梦的哲思性的诗意,引人思考!
落在肩上的树叶
文/骆和平 (江西)
秋风扯下一片片
枯黄
沉重的行囊
装不下故乡
一条路,走成
百转千回的
愁肠
【九歌评诗】
在外漂泊的久了,对季节的变化尤其敏感,每当看到一些萧条凄冷的景象时,内心深处总会产生一袭袭酸楚的涟漪。深秋时节,风过大地,落叶飘零,举目遥望天空和远方,孤雁哀鸣,游云簇拥,视线之外,一片茫然的清寂,不由得让人心生思念,想家的感觉越来越浓,乡愁越来越重。"秋风扯下一片片/枯黄/沉重的行囊/装不下故乡"。
客行他乡,四海为家,追逐着阳光的温暖和生活的梦想,在时光的轮回中匆匆奔波,脚步离故乡渐行渐远,孤独的身影沉默无语,任疲惫与汗水相随,风雨和坎坷中穿行于希望的缝隙,寻找着属于自己的那片阳光。为此,日益沉重的思念家乡与亲人的心绪,只能无奈地相寄于梦枕故土,将乡愁藏入心底,默默地向着远方祈祷和祝福。无论身在何处,走了多久,脚下的那条路,一定是一条"百转千回的/愁肠",家,不会忘。
骆和平老师的诗,一向以简洁凝炼见长,语境含蓄有张力,用词精准,内涵丰富,诗意深刻明晰,耐人品味!
孤山听雨
文/顺然(新疆)
和着风声
雨 淅淅沥沥
下个不停
不知
是惆怅 是忧忡 是激动 是同情……
雨帘 挂在天地间 朦胧
一个人的世界
音清
思绪万千 谁懂
听雨 和鸣
梦中的你
可否回到曾经
【天外天赏析】
如水的时光中,谁的脑海中没有藏匿着几段刻骨铭心的往事,谁的内心深处不曾隐含着一个难以忘怀的名字?往昔无论是欣悦还是忧伤,都是爱过的痕迹。纵使旧梦让人惆怅,在愈来愈斑驳的岁月中,犹如一场淅淅沥沥的山雨,时不时地在记忆里飘洒。
按我鄙陋的观点,这首《孤山听雨》,诗人意不在写雨,而在于写被雨帘遮掩着的一怀愁绪。诗中最让人屈指的是:诗人把人物的内心情感加以物化,将自己对曾经的追念和惆怅以及“一个人的世界”的孤寂,一股脑儿地归罪于不解人意的山雨。其实,惆怅,忧忡,激动,同情本无形,而且只能一个人感受,且无法分享。又怎么可以让别人读懂呢?然而,诗人却以独特的想象和超凡的写意手法,将“万千思绪”融入到一场雨中,并将其具体化。再把沉甸甸的往事在“听雨和鸣”中分享化解,以此来触动读者可感可触的情怀。真乃是:听雨中有寂寞,惆怅中有安慰。于是在风声,雨声中,诗思诗情瞬间丰富起来,那种难以派遣的繁杂思绪也弥漫在朦胧的雨帘中了。
或者说,从表面上理解,诗中叙述的似乎是一场淅淅沥沥的雨和雨中一个人因惆怅而繁生的复杂心境。但细细品味,“是惆怅,是忧忡,是激动,是同情”这一句太值得玩味了。“是惆怅”,意味着先有惆怅,继而忧心忡忡,以及接踵而至的其他繁杂心绪。按照逻辑思维来说,这应该是一种“反”包含“正”的写意手法,也是古体诗中比较常见的否定命题却又预先假设着肯定命题的手法。这样的写意通常的情形下在现代诗歌中是比较少见的,因而应该说,这也是这首诗的独特之所在。一首即景勾起的旧事,却又在惆怅和欣然的回忆中游刃化解的小诗,小诗如出天然,不加雕饰,取意适真,恰当得体,趣味盎然,足以让人叹为观止!为诗人点赞!
守住黄昏
文/杨汉春 (四川)
这时,庭院净扫了落叶
果实离开枝头,剩下风
以及断续的虫吟
慢慢低垂下来时空的疼痛
风吹过树梢时
它不叫风,叫爱
叫爱人纤纤的玉指
而被它轻抚过的山峦
此时正轻轻的低吟
我们能守住的晚晴
已所剩无几
比如漂有枯叶的流水
比如峭壁上倒挂的蓑草
像我们日渐稀疏的胡须
比如兄弟情,朋友情
如一枚即将就木的夕朝
成为我们视线之外的盲点
【九歌评诗】
暮秋的脚步,即将踏入冬天的门扉,犹如人生,残阳坠落西天,夜的潮汐,浸没着黄昏的晚霞,萧条的景色,悄悄爬上心头。在这样的时刻,以什么样的心态应对不可逆转的现实,以什么样的姿态去看待、欣赏和享受这人生晚晴独特而又转瞬即逝的美好,是一种顺应自然,看淡过往,坐化尘埃的禅意境界。“这时,庭院净扫了落叶/果实离开枝头,剩下风/以及断续的虫吟"。身处此情此景,总想竭力掩饰住内心的伤感,但落寞凄冷的情绪,还是免不了"慢慢低垂下来时空的疼痛"。
即来之,则安之,那就笑对人生,欣然接受这“夕阳无限好"的绚丽而又多彩的黄昏吧,并以陶醉与欣赏的阳光心态,去守住、回味和感受那段曾经的,“它不叫风,叫爱”的柔情时光,以慰藉和渲染眼前的淡漠寂寥。之所以如此自爱,自赏,淡然处之,是因为“我们能守住的晚晴/已所剩无几",那些曾经的繁华,激情,一梦如昨,落叶飘零。那些“兄弟情,朋友情",历经岁月洪流的涤荡,大浪淘沙,真金寥寥可数。人将老矣,光芒失色,清冷的庭院,久远的碰杯声,都已随时光沉入淡漠的记忆,“如一枚即将就木的夕朝/成为我们视线之外的盲点"。
杨汉春老师这首诗,多以忧郁凄清的语境和意象,营造出一种令人感叹的生命黄昏的意境,第一,三,四节抒发人生的无奈和感慨,第二节回味曾经的美好,结构精巧严谨,情感真挚,诗意深刻且思想性强,给人以同感与思索!
落在肩上的树叶
文/梅兰(山东)
它的到来,没有预料
矫健还在眼前 转瞬
竟然 屈服于风
让我措手不及
靠在肩上的身子 很柔弱
让我心生保护的冲动
小心翼翼地捧着 看着
那一道道清晰的岁痕
心不自觉地颤了一下
透过树叶 看见
远方的那个瘦弱的身影
立于风的路口 正等待
那个可依靠的肩膀
【九歌评诗】
一片叶子的飘落,宣告了一段时光的老去。然而,这段已经悄悄老去的时光,却在自己的意识中忽略了很久,如果不是这枚落叶随风凋零,飘飞眼前,还真的以为时光依然如故,不曾苍老。可是,岁月如流水,匆匆去无声,从来不为我们停留和等待,所以,本以为“矫健还在眼前 转瞬/竟然 屈服于风"的惊叹,确实有点“让我措手不及"。
落在肩上的叶子,犹如那个不知不觉中已经苍老的身影,靠在自己的肩头,“很柔弱/让我心生保护的冲动"。在这样的时刻,以一种极度怜惜和隐痛的心情,双手轻轻地,“小心翼翼地捧着 看着/那一道道清晰的岁痕/心不自觉地颤了一下"。这既是一种情感的脉冲和联通,又是一种心灵与心灵之间的撞击和颤动,也是内心深处无可名状的一袭波澜的表露。这是因为,睹物思人,触景生情的诗人,此时由一枚落叶,忽然意识和想到了“远方的那个瘦弱的身影/立于风的路口 正等待/那个可依靠的肩膀"。
梅兰老师这首诗,构思精巧,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用充满浓郁情感且含蓄有张力的语言,抒发了内心深处对时光易逝莫名的感慨,自始至终揉合和弥漫着一种感染力极强的细腻情愫,令人沉入其境,经久回味!
路灯
文/邓飞(四川)
小时侯
母亲用竹篾编了一个灯笼
让我在黑暗中
不忘前行
长大后
日渐繁荣的城市和乡村
路灯成为坐标
点亮夜空
在灯火辉煌中
缓步逍遥
或驾车疾驰
前途一片光明
【雨荷读诗】
邓飞老师的这首路灯,用白描的写作方式,告诉人们自己的生长厉程,在乡间小路上,没有城市的路灯,小时候是母亲用竹篾亲手编制的一个小灯笼,无论在多黑的夜晚,照亮着自己前行。
长大后,路灯在城市与乡村之间,成为坐标,无论多晚,都会照光夜空。
在明亮的灯光下,慢慢前行,驾车飞驰,指引我前进的方向。
朴实的诗句,无一点虚伪的语言,这首诗给读者留下了儿时的记忆和时代的变迁……
在此,我为这首诗点赞。
落在肩上的树叶
文/清心如云(山东)
即使无风,叶子也会落到肩上
有正面也有反面
从嫩绿到枯黄,是生命
蜕变的过程
所有放不下的事物,必须理清并淡忘
被秋雨一遍遍洗瘦的灵魂
等待转世的途中
翻开掌心,还存有远去的纹理
只是,我不敢回头遥望
在另一场雨中,那棵比自己更孤独的老树
【天外天赏析】
生活本身更像五味杂陈,唯有深深体味其中深意,生命才不至于虚度。人生是一个由绚烂璀璨渐渐归于平淡安静的过程,唯有经过似锦年华,才能懂得平淡之真。这种平淡绝非是不食人间烟火,而是内心的波澜最终归于平静。
应该说,这首小诗由联想生发,连缀成篇。按照某种思路,诗人由一片飘逝的落叶而想到最初的新绿和萌芽,再由嫩绿想到枯黄,或者说联想到所有生命蜕变的过程。具体地说,大凡咏物诗贵在抓住所咏之物与所寄之意间的联系,且能紧扣此物又时时不忘彼意。也就是说,言在此而意在彼,却又能自然天成,不落一点刻意的痕迹。如果用这样的标准来衡量这首小诗,我以为,此诗以落叶来寄寓自己的高洁情操,却又无一语点破,只是以某种形象来表述,当然算得上精品之作!细细品读,诗中化无情之自然规律为有情,并赋予落叶以人性:“被秋雨一遍遍洗瘦的灵魂”描绘出了“从嫩绿到枯黄,是生命,蜕变的过程”。其实,诗人这样的描摹,无非是以美丽的表象示人,读来不仅使我们感受到了落叶之多情,更深刻地体会到了诗人借落叶而传达出的那份执著的精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诗人对落叶给予了极高的赞扬。虽然昔日曾经嫩绿枝头,而今凋敝,却无怨无悔。即使落叶归根,化为尘泥,依然不悲不叹!套用一句时髦的话来说就是:生命已去,精神不朽!这难道不是对生命最高的礼赞吗?
其实,这首咏物诗,作者重在刻画出了落叶虽枯却不悔的执著,同时也寓意了自己的人生追求,其间惜而不伤,叹而不悯,感情沉郁,确实达到了“欲露还藏,若隐若现,终不许一语道破”的境界。让读者从再三玩味中去意会,而诗人却不作一语言传。实在是咏物诗的高手。纵观全篇,比物况人,别具风采,虽然诗文短小,却内涵丰富,咏物之间,蕴含着别样的人生哲理。为作者点赞!
守住黄昏
文/思缘(四川)
守住黄昏
看夕阳漫步天边
晚霞舞动山峦
留下一缕绚丽余光
喜欢落日余晖,感悟
黄昏是晚开的花
是陈年的酒
是写满回忆的彩墙
守住黄昏
品味夕阳的情弦
随着落幕
等你在余晖中老去
守住黄昏,感受晚霞
孕一地光影
挥洒自己的心梦
【yuny浅析】
诗人笔下的“守住黄昏”,有暮色中的夕阳,有夕阳下的似隐似现的山峦、绚丽余光,更有诸多夕阳下的老年人。他们悠闲,愉悦,惬意…
首先,标题《守住黄昏》,拟人修辞,极富诗意。第一小节,妙笔描绘出暮色下的山峦,绚丽余光…二、三、四小节,均以“黄昏”喻意时至暮年的老年人。拟物、比喻的修辞,文笔优美。让读者深深感受到,时下的老年人,由于国富民强,党的诸多惠民政策,他们无忧无虑。真可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最美不过夕阳红!
“守住黄昏”,意味悠长!表达了诗人对当今老年人生活由衷地赞美!
心若相知
文/春的私语 (湖南)
翻开相册
一张泛黄的信笺
在凝眸的瞬间,
字里行间温婉的语调
依着岁月里牵挂的暖
安置于灵魂的深处
丰盈着生命的厚重
舒展心中的画卷
让人懂得
用墨画着相知
用字承载相惜
或深,或浅是一份默契
习惯,不打扰
心若相知
彼此的回眸,将拽住
夕阳的衣角,延伸
【九歌评诗】
真情,无需太多的表白,知行合一,便是最好的心有灵犀。曾经的一纸情笺,白纸黑字,无论所经历的岁月多么的悠长,多么的“泛黄”,笔墨依然弥漫沉香,“字里行间温婉的语调/依着岁月里牵挂的暖/安置于灵魂的深处/丰盈着生命的厚重"。这种坚固的情感城堡,是以互相信任、互相欣赏、互相包容、互相关爱为基础构筑而成的,也是在共同不断地修修补补中保持恒久,不因时间长短和风雨浸蚀而坍塌的。如此以来,那份深入彼此灵魂,刻骨铭心的情感,才会在各自生命相互默契的感应之间,产生越来越浓郁,越来越厚重,越来越持久的甜美而又温暖的强大磁力。
这样的真情,是彼此一生的相知与相惜,过去如此,未来亦是如此,无限温馨美好的风景,依然。"舒展心中的画卷/让人懂得/用墨画着相知/用字承载相惜/或深,或浅是一份默契"。同框于这幅人生情感的画卷,以心心相印,心心相知的“习惯/不打扰",静自守望在时光里,珍藏幸福,共酿生活的甘醇,直到终老,“彼此的回眸,将拽住/夕阳的衣角,延伸"。
这首诗,用质感的语境和简洁的笔调,将心若相知的浓郁情感,表达的深入肺腑,触动心弦,于含蓄静美的叙述中潜蕴丰富诗意,深受感染,引人品味与共鸣!
重阳节
文/杨华(山东)
我知道 剥开泥土
就会有熟悉的味道扑面而来
那被收割的七分时光
芬芳花草藏起
小路蜿蜒 崎岖
你的青春年少 敲脆铜铃
远及近 近及远
一次次打马而过撩起尘世烟火
秋 深了 金蝶划过指尖
追赶太阳的向日葵 怀抱满堂儿女
无力挺直腰身 斜阳
把它掉在地上的拐杖
递回手心 拄着自己
看夕阳落下 等日出黎明
三分光阴啊 眼睛里赤裸
深浅不一的岁月沟壑 无法填平
秋水河 寂清缩水
远飞的鸟儿 衔着暖阳
站在帆顶
正在渐渐清晰 靠岸
【九歌评诗】
假如人生有十分光阴,那么时至金秋重阳,便已去了七分。在过往的岁月里,曾经不懈地耕耘一份青春梦想,播种人生的未来和希望。春生,夏长,秋收,时光轮回中收获着青春的微笑和汗水的馨香。这一切的欣慰,是灵魂经风历雨的锻打和淬炼,是根植大地承受阳光温煦的成熟。所以,"我知道 剥开泥土/就会有熟悉的味道扑面而来"。对于尘封已久的记忆,“那被收割的七分时光/芬芳花草藏起",但一路走过的蜿蜒 崎岖,甚至坎坷 泥泞和奋力奔泊前行的身影,是刻骨铭心而清晰和难以忘怀的,每当回想起那些往事,“青春年少 敲脆铜铃/一次次打马而过撩起尘世烟火"。
如今,华年不再,秋色已染青丝,人生那些浪漫翩跹而美好的"金蝶",已经“划过指尖"飞远,自己也像"追赶太阳的向日葵"一样,“怀抱满堂儿女/无力挺直腰身"。一轮“斜阳",把岁月的影子越拉越长,犹如一把时光的拐杖,开始支撑着自己,"看夕阳落下 等日出黎明"。
手掌里所剩的三分光阴,"无法填平//深浅不一的岁月沟壑",回忆过去,有阳光,风雨,也有彩虹,花香;展望未来,"秋水河 寂清缩水",那就让“远飞的鸟儿 衔着暖阳/站在帆顶",乘着生命之旅的航船,驶入人生归途的港湾,"靠岸"吧!
这首诗,语言形象含蓄,情感朴实真切,意象灵动有张力,蕴涵丰富浓郁,充分表达出了人生诸多内心深处共有的感慨,耐人回味,诗意盎然!
孤山听雨
文/董秀岚(内蒙古)
山峰 重叠
一场秋雨敲打山野
声音与草木皆兵
山岭下是您的家园
一朵朵野菊花开得正旺
雨水冲洗着红尘年华
前世情缘随风而逝
您站在山峰与世无争
而我 在尽情怀念
曾经的缘份
那场雨在山的那边
浇湿了我的衣衫
是您喊着我的乳名
用宽大的怀抱为我挡风遮雨
而今 寂静山梁上
我静听着
雨滴与泪滴交融
您随风奔跑的幻影
与孤灯寒照的芦苇吻合
重山峻岭中
我与草木一秋
重提起经年旧事
【带刺的玫瑰读诗】
诗作借景抒情,以隐喻的修辞手法,展开意像的铺垫,浅进渐深,形象生动的刻画出了父亲的高大及憨厚的人品,看似写雨实则喻人,把对父亲的怀念推向了更高处,与平静中饱含深情,无声中融入了情感,使其内容深沉,厚重,内涵超越了诗歌本身的意义,动词,奔跑,形容词,孤灯,以及名词的应运,诗眼大开,在这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不能不说作者在创作中对,立意,用词的严谨和语言的驾驭能力独具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