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诗中的历史—希腊史诗《奥德赛》中的上古世界
风光旖旎的爱琴海是希腊神话的摇篮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人们都认为荷马史诗是纯粹的文艺创作,是充满想象力的无稽之谈,但随着神话考古学的兴起与神话学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爱琴文明的遗迹重建天日,人们才开始重新认真审视这两本古希腊人的'圣经',希腊民族的启蒙读物。
奥德修斯的历险记被传唱了几千年
虽然史诗《奥德赛》讲述的是希腊大英雄奥德修斯还乡的种种奇遇,但在那个科学、宗教、巫术、神学浑然一体,不分彼此的时代,迷信的反面是科学的精神,神话的内核就是历史的叙述,《奥德赛》这条色彩斑斓的绚丽锦段,就是用各种知识编织而成,包罗万象的故事里,其中不乏古人的真知灼见,认识自然的宝贵经验,奇特的民俗传统,当然还有本民族的历史。神话往往有着历史的内核。
一些希腊与特洛伊英雄群像在历史上确有其人
一、 神话背后的科学
a.忘乡花
忘忧莲的传说
在第九章的83-104行里,奥德修斯讲述了忘忧莲的故事。在北非的海岸上,洛托法戈伊人(lotus eaters)给奥德修斯的部下们喂了一种有迷幻作用的花朵,食用者一吃就乐不思归,最后奥德修斯被迫把他们拉回船上,把他们绑在桨位下面然后立即启航。后世学者们有人认为这是鸦片,毕竟早在迈锡尼时代,鸦片就开始用于宗教仪式了,还有人认为这是一种药酒。但事实上世界上可能真有这种植物。
具体来说,两种植物嫌疑最大。第一种是鼠李科的枣莲(Ziziphus lotus),这种原产于地中海的植物果实大而饱满,富含淀粉,而且里面有令人镇静的化学成分。希罗多德认为这种植物就是洛托法戈伊人麻痹希腊水手的食物。
枣莲
但是今人更倾向于生长在尼罗河沿岸的蓝睡莲( blue water Lily,这种植物经常出现在埃及的宗教场合和壁画里,是圣洁与长生的象征。更重要的是这种植物具有明显的镇静作用,其药用价值很早就被埃及人发现了。鉴于荷马史诗中多次提到埃及,而且古埃及和希腊一直有着紧密的经理文化交流,所以这一段描述,可能是对北非发达的草药学、化学的回忆。
b.独眼巨人与半人马
在第九卷里,奥德修斯离开了北非后,漂泊到了独眼巨人的王国。在风调雨顺,水果自熟的岛上,居住有身材高大,但只有一个眼睛的食人生番独眼巨人(Cyclopus),把希腊水手如抓点心般拿起来吃掉。在希腊语里,cyclo就是圆圈,洞穴的意思,ops就是眼睛的意思。
希腊神话的独眼巨人
但是对于人这种脊椎动物而言,独眼的Cyclopia是典型的先天缺陷,是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的前脑畸形中最严重的症状:本来2个正常的眼球只剩1个,形成在面部的正中央;鼻子的位置和形状通常也是异常并位于鼻子之上,甚至没有形成。这样的胎儿虽然存在过,但都非常短寿,往往在出生不久后死亡,根本不可能像神话里说的那样力大无穷,骁勇善战。
事实上,独眼巨人的现实依据来自于古希腊牧羊人。荷马创作史诗的年代大约是公元前八世纪,那时希腊正处于黑暗时代的末期。而在黑暗时代,由于北方民族的入侵和迁入,牧业在希腊经济中占有相当的比重,荷马史诗里每过若干行,英雄们就要“满足喝酒吃肉的欲望”。史诗中,独眼巨人采取分牧群放牧的方式放牧绵羊和山羊;它不吃羊肉,但是保存了大量的奶酪制作各种奶制品,并保存在山洞里;而且,它还训练了一头头羊来带领其他羊只,让它带着羊群吃草进食,分担牧人的压力。这都是典型的希腊牧人的经营方式,在今天的伯罗奔尼撒山区依旧可见。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艾德里安.梅耶教授认为,可能是希腊牧民在把山洞当成居所和储藏间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猛犸和矮象(dwarf elephant)的头骨。头骨上巨大的鼻洞让人产生了联想。在冰河时代,一些来自大陆的猛犸和象在海平面较低时来到地中海的一些海岛上,由于有效的资源和活动空间,这些哺乳动物越长越小,它们的骨骼不断地在克里特,塞浦路斯,马耳他,萨丁等地中海岛屿上出现,最小的一种矮象大约只有1.2米高,120千克重,也许正是好奇的希腊牧人发现了它们的骨骼,才有了独眼巨人放牧的传说。
独眼的猛犸头骨,容易被希腊人当成独眼巨人
与早期希腊游牧文化有关的另一神话生物是半人马(centaur),他们噬血饮酒,无恶不作,强暴妇女。但其中最著名者、最善良者是希腊第一勇士阿基里斯的师父马人卡戎(Chrion)。他传授给少年英雄音乐,武术,医术等技能,让阿基里斯成为了全面发展的希腊青年的榜样。从词源看,cen 有刺,鞭打的意思,Taurus有牛的意思,字面意思是鞭打牛群放牧。这个词的形成与马术和游牧有关,有一种解释是这是没有见过骑手的爱琴海原住民对南下的阿开奥斯人的描述,骑手巨大的威力给骑兵受害者留下了心理阴影,于是他们将这些骑马战士描绘成了凶残野蛮的半人马怪兽。
凶悍的半人马
在后来的希腊文化语境中,这些半人马一般都与波斯人这样的东方死敌,骑兵民族挂钩。在帕特农神庙的浮雕上就有希腊人大战半人马的雕塑,这是在旧瓶装新酒,纪念希波战争的伟大胜利。
c.魔法和解药
第十卷里,女巫将奥德修斯的部下变成猪
在《奥德赛》的第十卷里,奥德修斯和他的部下们来到了一座名叫阿伊亚的小岛。奥德修斯派出一队人马前去探路,岛上美艳的女巫科耳喀用下了药的美食招待他们,结果到了酒酣耳热之际,女巫魔杖一挥就把所有人变成了野猪赶进了猪圈。奥德修斯在赶往女巫宅邸的路上,遇到了前来帮忙的信使之神赫尔墨斯,他给了奥德修斯一种名叫“莫里”(Moly)的草药:这种植物长在高山峡谷里,有着牛奶般洁白的白花和黑色根茎,奥德修斯把它掺进女巫给的有毒食物里,就能抵抗法术,不被变成野猪,最终制服了女巫。
科学家大致同意,基耳喀的魔药,很可能是从曼陀罗(jimson)里面提取的。这种茄科植物全株有毒,有很强的药用功能,会对服用者的记忆力造成严重的干扰:其中的化学成分乙酰胆碱会对神经递质造成伤害,从而让人举止怪异,疯疯癫癫,混淆想象与现实,让人产生幻觉误以为自己变成了动物。这也许就是荷马诗中“人变兽”魔法的由来;至于荷马详细描写的神药莫里,科学家也从史诗的字里行间受到启发,找到了千古谜题的解药:雪莲花(snowdrop)。
1951年,俄罗斯草药学家米可黑尔.马什科夫斯基在乌拉尔山的山村里考察时注意到,当地人用雪莲花延缓小儿麻痹症患者的瘫痪症状,这种根茎深色,花朵洁白的植物很快让他想到了荷马史诗里的莫里。这种植物中的雪莲花胆碱可以有效阻止乙酰胆碱对于神经递质的干扰,所以雪莲花可以被用于治疗小儿麻痹和阿尔茨海默病。在第十二届世界神经学大会上,马什科夫斯基和安德斯.普拉西塔基斯博士公开了他们的发现,并认为荷马史诗里的莫里,就是雪莲花。荷马用“神的草药”来描述这种植物,意在说明这种草药的难得与宝贵,雪地高山是奥林匹斯众神的居所。
d.金羊毛
《奥德赛》第十二章第70-72行里,提到了伊阿宋带着阿耳戈英雄们出征黑海的故事。希腊众英雄们在伊阿宋的领导下远征至黑海,杀死喷火龙,勇夺圣物金羊毛,被后世传为美谈。1984年,英国科学家蒂姆.赛弗林按照古代壁画和文物,复原了一艘阿尔戈船,然后带着20世纪的阿耳戈船员们,从希腊的沃洛斯出发,按照《阿耳戈英雄纪》的路线成功抵达了黑海之滨的法兮斯,当年科尔奇斯王国的核心地带,从而证明了“希腊维京时代”----迈锡尼时期,希腊人完全有能力远征黑海。但是人们仍就金羊毛传说的本质和真实性争论不休。有人认为金羊是高加索地区一种十分特殊的绵羊品种,有人解释为这是科尔奇斯王国权势与财富的象征,还有人认为这就是一个无稽之谈。事实上,希腊历史学家斯特拉波和阿里安的说法已经被证实:金羊毛是高加索山民从河床和山地淘金的一种技术,而阿耳戈远征记应该是对希腊人远征黑海的神话回忆。
黑海地区的金羊崇拜图腾
在古希腊时代,黑海之所被称为Euxinous Pontus(友好之海),是因为希腊人如同围着池塘的青蛙一般在沿岸建立了大量的殖民地,把这里变成了新的爱琴海;而吸引他们前来殖民的是肥沃的土地,金属,木材与奴隶资源。由于整个高加索山区位于亚欧大陆板块,非洲~阿拉伯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这座山地本来就是板块碰撞隆起的结果,大量的地质活动产生了各种丰富的金属。
科尔奇斯地区在青铜时代中后期(公元前15-前8世纪)在冶金技术上取得了重大进步,相比之下,希腊人掌握同类技术的时间则较晚;冶金技术也相应地带动了农业的进步,土著居民在土地肥沃,水分充足的山间谷地和河谷平原,山脚下经营着发达的农业经济。所以在古典史学家和诗文里,科尔奇斯一直是富庶蛮邦的代名词。希腊语中的铜矿一词chalkos,甚至有可能来自于科尔奇斯地区的一个部落Khaldes卡哈德斯。
2007年,格鲁吉亚第比利斯国立大学和伊利亚州立大学的研究员开始在古代科尔奇斯王国的腹地展开调查。研究人员调查的核心地带是上斯瓦涅季亚省Svaneti的恩古里河谷,这里是高加索地区海拔最高的定居点,也是格鲁吉亚古代青铜文化的核心地带,也是古代遗存保存的最好的地区。由于与世隔绝,当地的丰富考古遗存与希腊的金羊传说相互呼应:
格鲁吉亚发现的黄金绵羊,证实了传说
在当地农村,考古学家发掘到了很多青铜时代的偶像崇拜物:带翼绵羊,它有着羊头和鸟身,非常符合希腊古画里金绵羊的造型;很多金质和铜制的武器,农具,首饰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乃至更早。
而且土著居民一直在沿用祖先的淘金法:由于金的密度比较大,所以很容易沉积到河床的底层,根据这一特性,当地人把羊毛铺到沉积物的底部,让多纤维的羊毛滞留住金沙。这样羊毛上就满是金沙了。后来,当地历来以产金而闻名:1861年,一个矿业工程师在恩古里河旁的村庄里见到了一块嵌在石英基岩里,重365克的自然金块;现代地理测量的结果也证明了当地河床矿床中的金沙含量十分可观,足见“多金的科尔奇斯”并非虚言,金羊毛的传说包含着真实的元素。
e.卡吕布迪斯
卡律布狄斯
卡律布狄斯(Charybdis,吞咽之意),海王波塞冬(Poseidon)与大地女神该亚(Gaea)之女。为希腊神话中坐落在西西里岛附近的大漩涡怪,会吞噬所有经过的东西,包括船只。事实上这是对当地湍急海况的描述。
直到19世纪,地中海的航海图上都还画着卡吕布迪斯的图像,主要是因为第勒尼安海的海流和伊奥尼亚海的海流相遇形成了漩涡,对来往的船只构成了巨大威胁。
史诗中另一处与海况有关的神话地点,是史诗第十二章55-70行的普兰克泰伊撞岩。英雄们航行过这里时,需要先放一只鸽子作为先导,只有鸽子飞过了,船只才能跟在后面航行,否则船会被岩石夹粉。这是对于博斯普鲁斯海峡险恶海况的描述,并不是船只会被夹碎,说的是船容易失事撞到两岸。
由于黑海淡水的收入量大于海水的蒸发量,使黑海海面高于地中海海面,含盐度也较低,所以黑海海水便从海峡表层流向地中海,地中海中盐度较大海水从海峡下层流入黑海,由于海峡较浅,阻碍了流入黑海的水量,使流入黑海的水量小于从黑海流出的水量,维持着黑海水量的动态平衡。由于密度流的存在,从地中海进黑海的船只是逆水而行,需要在达达尼尔海峡和博斯普鲁斯海峡停靠修整,所以两岸成了船只的停靠点,补给站与贸易中心。优良的地理位置造就了达达尼尔海峡旁的特洛伊的繁荣,也引来了希腊人的觊觎,最终引发了慷慨悲歌的特洛伊之战。
二、 神话与历史
a.《奥德赛》与海上民族进攻埃及的战役
青铜时代末期的大崩溃
《奥德赛》不仅是博物志,更保存了迈锡尼文明末期的部分历史记忆。除了特洛伊之战,还有海上民族与埃及的大战,史诗的描述与埃及的文物壁画遥相呼应。
在青铜时代末期的大动乱中,多个古老的文明帝国纷纷崩溃,埃及文献记载“绿海(爱琴海)诸岛十分混乱”。埃及的入侵者有的来自地中海上的各个岛国,有的来自色雷斯地区,甚至有可能有的来自遥远的欧洲内陆匈牙利一带。迈锡尼人自己是受害者,又加入侵略集团,为破坏行动推波助澜,但是庞大的流民团体在尼罗河岸两度遭到埃及大军的顽强狙击:
第一次入侵发生于第十九王朝的摩棱普塔法老时代,但遭到挫败;
第二次入侵发生在第二十王朝的拉美西斯三世时代。根据埃及碑文的记载,海上民族对这次入侵志在必得:“我们的计划一定会成功”。在拉美西斯三世的组织下,埃及军与海上民族先后进行了陆战与海战。从神庙铭文的记载看,陆战地点可能是在尼罗河三角洲以东到迦南地之间的区域;而海战发生在尼罗河口。埃及方面做了精心的策划,熟悉本地水文的埃及人在尼罗河三角洲设置了带矛头的木桩和纵火筏阻击海民的船只,在岸上准备了埃及风格的军队,前排重步兵,后排弓箭手,两翼战车的阻击力量。
从壁画的情况看,战役如埃及人的谋划开展:海上民族的海船在尼罗河搁浅,机动性受到限制,埃及战船奋力撞击敌船,弓箭手也用弓箭进行远程打击。五条船中有一条已经翻掉,而另外四条虽然即将靠岸,但是迎面而来的却是埃及战士锋利的弓箭上岸的敌军则遭到了埃及步兵的掩杀。战争结束后:“北方国家的人浑身颤栗。他们深陷尼罗河三角洲河口的航道之中。他们挣扎着、叫喊着。他们的傲气与高贵早已荡然无存,畏惧之情早已布满全身,他们的雄心早已被吹散,他们的武器散落海边,他的箭将心中的幻想射得粉碎……”一段对拉美西斯三世的赞美诗写道:“我使埃及疆域扩大,我使入侵者臣服。我使达奴人(Denyen)、 阐卡尔人(Tjekker)和派莱赛特人(Peleset)灰烟灭。沙尔达纳人和万舍斯人被俘至埃及,如同海边卑微的沙石。我将他们烙上我的名字……”。
在被埃及人俘虏的民族中,达奴人基本被确定等同于荷马史诗里对希腊人的称呼“达那奥斯人”(Danuna), 派莱赛特人从发音看,很可能是菲力斯丁人,而埃克万斯人(Ekwesh)很可能是Akawasha-Achaeans阿凯奥斯人,而且这些人的武器装备也有比较明显的爱琴风格。战后,这些移民或者加入法老的禁卫军成为精锐战士,或者被埃及人安置在边境定居,作为边境守卫。
而在《奥德赛》第十四卷第199-284行中,描述了克里特岛的希腊人入侵埃及,但惨遭伏击,希腊人或死或被俘虏,一部分人投降,为法老王服务的故事:
埃及人的河船比海民的海船机动性更强,不容易搁浅
这是荷马史诗中对于海上民族登陆埃及的描写:
我的家乡在克里特……
我的内心便驱使我整备海船,出门远航,前往埃及,
带着神一样的伙伴。我整出九条海船,船员们迅速集聚,
一连六天,豪侠的伙伴们开怀吃喝,由我提供大量的牲畜,
让他们敬祭神明,整备丰足的宴餐。到了第七天上,我们登坐船板,
从宽阔的克里特出发,由明快、顺疾的北风推送,走得轻轻松松,
像顺流而下,海船无一遭损,我等亦平安无事,静坐船中,
任凭海风和舵手的驾导,无病无恙。及至第五个白天,
船队驶入埃古普托斯奔涌的水流,我将弯翘的海船停驻该河的边旁,
叮嘱豪侠的伙伴们留等原地,近离船队,看守海船,同时派出侦探,前往哨点监望。
然而,伙伴们受纵于自己的莽荡,凭恃他们的蛮力,突起奔袭,
掠劫埃及人秀美的田庄,抢走女人和幼小无助的孩童,杀死男人,哭喊之声传入城邦。
在黎明时分,成群的车马,赴战的步兵,塞满了平野,
到处是闪烁的铜光;
喜好炸雷的宙斯撒下邪恶的恐惧,在我的伴群之中,谁也没有那份胆量,站稳脚跟,开打拼斗,
凶狠的敌人围逼在四面八方。敌兵杀人甚众,我的伙伴,
用锋快的青铜,掳走另一些部属,充作强迫劳役的奴工,
但宙斯亲自赐送急智,在我心中——我宁愿在那时遇会死的命运,
在埃及人的国土,日后亦可少受许多苦难。
我迅速行动,摘下铸工精致的盔盖和硕大的盾牌,
分别从我的脑门和肩头,丢下枪矛,落出手中,
跑向王者身边,他的马车,亲吻他的膝盖,紧紧抱住它们;
国王心生怜悯,免去我的死亡!
这一段描述中虽然战斗经过略有不同,希腊人发起的是突袭,而且登陆行为没有遭到抵抗,但是后来埃及人还是成功发起了反击,成功战败了希腊人。考虑到前七到六世纪,希腊与埃及之间没有大规模的武装冲突,反倒是希腊人纷纷到富庶的埃及为法老当雇佣军服务,当时双方的交往是以和平的经济文化交流为主。所以《奥德赛》里的尼罗河战役,很有可能来源于公元前13-12世纪的真实历史战役。
b.奥德赛中神话人物的历史出处
口传史诗作者会有意识地编制故事的主要情节,改变主要人物的出身,立场与经历,但会将一些次要人物和传奇逸闻作为材料,为史诗的大厦添砖加瓦,填充血肉。所以在这一过程中,一些远古历史与逸闻趣事还有民风民俗,会在不经意间被保存下来,这完全可能是作者的无心之举,但却为我们保留了许多重要的历史知识。这也是为什么谢利曼能找到很多荷马史诗里提到的古代文物的原因。而且部分诗句也有历史出处:比如在赫梯帝国考古文献中,有一句描写特洛伊城的诗句:“他们来自高耸巍峨的特洛伊城(When they came from steep Wilusa)”而这一诗句竟然和《荷马史诗》对特洛伊城的描述 “高耸巍峨”(steep Wilios,Ilios ophruoessa, Ilion aipu 等)如出一辙;考古发现也从侧面证明,公元前13世纪,特洛伊城的西部城墙较为薄弱,容易被突破,这与《伊利亚特》中的描述相符合。
而且,一些迈锡尼泥板与外族文献已经证实:史诗中的人物确有其人:根据王以欣教授的《神话与历史:古希腊英雄故事的历史与文化内涵》,在公元前13世纪(相当于特洛伊战争时期)的赫梯文献中,一个维鲁萨(特洛伊)国王名叫做阿勒桑都斯 (Alaksandus);而神话中,特洛伊二王子-----帕里斯的名字叫亚历山大 (Ἀλέξανδρος ),与之十分接近,从希腊词根(Alex保护和androus人民)看,亚历山大的意思是“人民的守护者”;而帕里斯(Paris)的名字也出现在了文书中,是卢维语,在赫梯文中读作Pari-zitis。荷马采用真实的特洛伊国王的名字给自己作品中的人物命名,应该不只是偶然。唯一和史实有出入的是,这个国王已经是是有丰富作战经验的中老年人,而且作为赫梯帝国的臣属,很可能参加与埃及帝国的争霸战役。
而特洛伊大王子赫克托耳的大名和他的称号“铜盔闪亮的赫克托耳”曾经出现在迈锡尼线性文字B泥板上。而且底比斯境内有一座赫克托尔墓。虽然古典时代的希腊人解释,自己的祖先是为了辟邪保境,才把对方英雄的墓迁到本土,但这种说法非常牵强附会。更有可能的真实情况是:大英雄赫克托耳本来就是希腊人,只是在神话流传和史诗编纂的过程中,因为流传的偏差,听众的好恶而被贬为失败的敌将。这在民间文学里是十分常见的情况。
三.小结
线性文字B
“荷马教化了整个希腊”,后世的无数文学家,史学家,哲学家,都以这部洋洋巨著为起点,开始自己探索世界的旅途。其实人人都是奥德修斯,人人都在人生的旅途中客服险阻,克服无知,克服偏见,发现荒谬背后的真知卓见。现在,你还觉得希腊神话是荒诞的不经之谈吗?
参考文献:王以欣《神话与历史:古希腊英雄故事的历史与文化内涵(增订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