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民营报业分析研究——以史量才和《申报》为例
出版史话
题目丨近代民营报业分析研究——以史量才和《申报》为例
作者丨吴晶1) 叶冲2
来源丨《出版与印刷》2018年第4期P78-82
作者单位丨1)上海杉达学院;2)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DOI丨10.19619/j.issn.1007-1938.2018.04.017
摘要:文章以《申报》为例,从社会认同、经济独立、客观性原则和公共服务意识等方面考察中国近代民营报纸新闻专业化的历程和特征,比较中美两国新闻理念的异同。研究表明,中国近代民营报人已具备初步的新闻专业理念,并取得了一定的实践成果。
关键词:新闻专业主义;近代民营报业;史量才;《申报》
一、新闻专业主义的起源
新闻专业主义滥觞于美国,它可以上溯到18 世纪的政党报刊时期。19 世纪30 年代,“便士报”的出现,使报业主流从政党报刊转向了大众化报纸。赫斯特、普利策等人将市场模式引入报业,走了一条低价格、高发行、依靠广告支持的办报之路。读者由精英转向大众,内容从言论转向新闻,报人因其高收入而成为人们艳羡的职业。但由此带来的煽情之风,也是其副产品之一。新闻专业主义在报业中的标志,是奥克斯和他的《纽约时报》。奥克斯继承了大众化报纸新闻本位的传统,以硬新闻替代了“黄色新闻”;发展了滥觞于大众化报纸的“公共服务”特色,并以报纸在经济上的独立与自强来保障之;抛弃了煽情的报道风格,将“客观性法则”引入新闻报道之中;坚持报纸在政治上的相对独立。
二、《申报》在新闻专业化上的表现
政党报刊——大众化报刊——严肃报刊,这是美国报业在19 世纪走过的演进之路。有趣的是,中国报业在20 世纪前后也经历了类似的过程,《申报》就是一个例子。尤其在史量才接办以后,新闻的专业化更是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一)社会对新闻业的认同
1. 新闻业成为社会认可的一个行业
中国的早期报人与西方相似,他们都处在社会的中下层。他们的不同点在于,前者多来自士人,而后者则源自文化水平较低的印刷行业。因此,对部分中国报人来说,他们“并不以此为职业,不过公余之暇,借此以为文字上之消遣而已”[1]。至于其他人,则是“借此楼息,待机投奔科举之路”[2]。由于办报动机的复杂,以至于出现了时人“几不知新闻纸为何物尚不知阅报为何事”的现象,“社会之视报人,或尊之为清高,以其文字生涯,‘士居四民之首’,而非以其为报人;或鄙之为无聊,以其不务‘正业’,是则根本不了解报纸为何物”。[3]
民元前后,报人的职业认同感开始成熟,报纸数量逐年递增,“在武昌起义后的半年内,全国的报纸由100 多家猛增至约500 家,总销数达到4200 万份”[4]。报纸作为大众传播工具的影响力开始为国人所接受,曾经的“斯文败类”现在成为政客家里的座上宾。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史量才加入了报人的行列,接办《申报》,并使其成为国内的第一流报纸。
2. 报人收入的提高带来社会地位的上升
19 世纪80 年代的美国,随着新闻人的社会阶层提高,大批拥有较高文化的新人入行,他们为新闻的专业化提供了高质量的人力资源。1905 年清政府废除科举考试。之前,社会视从事报业或向报馆投书为“文人末路”,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收入不高。以《申报》为例,编辑费每月不过10~40 银元。自第二次办报高潮之后,报人收入有了显著提高。以包天笑为例,“1909 年前后在《时报》时月薪为80 元,每月为《时报》写论说文6 篇,小说2.5 万字。他还为《小说林》撰稿,月得40 元;为有正书局编《小说时报》,再拿稿费;当时他全家花销每月至多五六十元,日子很好过”[5] 。包天笑本人也说:“除了编辑报纸杂志以外,每天还可以写四五千字,在卖文上收入很丰。” 那时物价很低,一块钱可买五六十个鸡蛋。
3. 职业共同体产生并形成社会辐射力
美国严肃报纸的记者,在知识文化上远胜于大众化时代的从业者。随着社会地位的提高,他们不仅把报纸当成谋生之道,还把自己的理想主义寄托于报业实践之中。在这种观念指引下,报纸不再是简单的信息传播工具,而是具有了一定服务功能的社会公器。在此基础上,广大新闻工作者以自己的职业为荣,正所谓“宁为记者,不为总统”。后来的“第四权力”说,也可以在这里找到渊源。
在20 世纪初的中国,报人则以成立职业团体的方式向社会展示他们的职业精神。早在1905 年,《时报》就曾提议组建记者同盟会。1906 年,上海日报公会成立以后,组织了不少活动,如声援《神州日报》、推动中国报界俱进会成立、与社会各界积极互动等。报人开始形成对本行业的认同,并组成职业共同体,向社会传达自己的职业价值与社会理想。这种内驱型的专业化演进,体现了报界职业意识的自觉。“个人之思想,以言论表之;社会之思想,以报表之。有一种社会,各有其表之之报。社会有若干之阶级,而报之阶级随之矣。”[6] 不同的报纸代表了不同的集团利益,当众多的民营报刊联合起来,它就成为了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1912 年的“暂行报律”风波,就是一个明证。而在上述活动中,处处都可见《申报》的身影。
4. 新闻教育开始出现并得到初步发展
1908 年密苏里新闻学院的成立,一直被认为是美国新闻专业化的重要标志。首任院长威廉五次访华,其中四次都与《申报》有过接触。1921 年,他第三次访华,这次访问的成果之一,便是时任《申报》协理的汪英宾于1923 年赴密苏里大学留学。此外,“中国赴该校就读的还有董显光、马星野、赵敏恒、吴嘉棠、高克毅、张继英、沈剑虹、郑南谓、蒋英思等,大多数成为中国新闻事业的骨干、知名人士”[7]。
20 世纪20 至30 年代,除南方大学外,国内还有多所高校设立了新闻学系(科)。此外,报业、报人也主动参与到了新闻教育的行列中,如1933 年成舍我创办新闻专科学校初、高级职业班。当然,影响更大的,还是申报新闻函授学校。该校于1933 年成立,它通过信件的方式来授课,这样,一些远在边疆的学员亦能受益。汪英宾学成回国后,除了继续在《申报》任职外,还兼任了南方大学报学系(1925 年创办)主任以及光华大学、沪光大学、复旦大学新闻系的教职。1927 年,戈公振在出席了日内瓦召开的国际新闻专家会议后,甫一回国,即被史量才聘为《申报图画周刊》编辑。同时,戈公振还在南方大学、国民大学主讲相关课程。
5. 加强国际交往,推动中外交流
(1)威廉、北岩等西方报人的来访
威廉四次与《申报》接触中,有三次与史量才会晤。后来,威廉在他撰写的反映远东报业现状的报告《新远东,新“新闻业”》里特别提到,“上海连续出版的最古老的中国日报是《申报》,史量才接手后,《申报》处于中国报界的领军地位”[8]115。
1908 年,经威廉之手而出台的《记者守则》,标志着新闻职业规范在西方首次出现。这一成文的新闻职业道德准则问世后,陆续被译成50 多种语言,成为国际新闻职业道德的信条。1935 年威廉辞世时,《申报》刊发《悼威廉博士》一文,并在文后摘记该信条大意。[9]
1921 年,英国《泰晤士报》的北岩访问申报馆,称《申报》是中国的《泰晤士报》。
(2)参加世界报界大会
北岩对史量才的影响,是使后者组建报业集团;而威廉对《申报》的影响,则是世界报界大会。1921 年,第二届报界大会在檀香山举行,《申报》派王伯衡与王天木二人与会。同时,史量才致信会长威廉,请求第三届世界报界大会能在中国召开。信中,他表达了申报馆希望与外国同行交流磋商的迫切意愿:“吾中华文明,源远流长,钟灵毓秀,珍闻荟萃,实堪各国记者踏寻与考究,此等情状,实
无一国可与比拟。……上海乃东方第一大埠,《申报》乃中国报界之翘楚,诸位设若来华,窃以为不可不到鄙馆一访。” [8]113尽管史量才未亲临大会,但他还是被大会选为副会长,这体现了国际报界对中国报人的认可。
(二)经济独立保障了新闻的专业化
经济独立首先体现为报纸创办时的资本来源。史量才购入《申报》的资金来源,说法有二:一说是沈秋水的嫁妆;二说是与张謇合资购报。若是前者,购报资本乃史量才之家财,属私人筹资;若是后者,则是同人集资。
其次是报纸经营中的资金来源。史量才接办《申报》后,任用张竹平为经理,对报纸进行改革:大力开展广告业务,加强报纸发行,更新技术设备……1931 年,《申报》总管理处成立后,该报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1912 年史量才接办《申报》时,发行量只有7000 份,1920 年达到 3 万份,1935 年全国销量总共已达到15.59 万份。”[10]86 其广告收入,在1935 年也达到月平均15 万元以上,《申报》成为当时国内知名的现代企业化报纸。
近代民营报业多重视多种经营,但出于动机的差异,形成了“以报养业”和“以业养报”两种路子。前者有《申报》和《新闻报》的创始人美查与丹福士,后者则有两报的接办人史量才与汪汉溪。美查不仅办报,还经营各类企业。但当他意识到办报不如办厂时,便将报馆出售,所得钱款用以扩大江苏药水厂。而史量才在办报的同时,虽也办有诸多企业,如五洲大药房、上海肥皂厂、中南银行等,但其“业”是围绕“报”而展开,报纸始终居于中心地位,如史量才对1933 年成立的“申报新闻函授学校”曾有明确规定:该校目标是“以养成管理与编辑地方报纸人才,训练采访新闻通讯技能为宗旨”[10]86。
(三)客观性原则的产生与公共服务意识的提高
1. 将报纸办成“新闻纸”
新闻专业主义的核心是客观性原则。作为大众传播工具,媒体服务对象是不加区别的大众,因此,立足事实报道新闻是报纸得以雅俗共赏的最好办法,也有利于报人在环境复杂和利益多元的社会中保护自己,并塑造自身在重大事件和社会舆论中的权威地位。
作为一名报商,美查办报之初衷是为营利,因此,他不可能从学理的高度去认识客观性法则对报纸的意义。但重商主义之下的理性思维,促使他自发地将商业法则和契约精神渗透进报业之中,而这恰恰与新闻专业主义暗合。史量才接办《申报》后,继承并发展了这种“新闻本位”的传统。美查强调报纸的首要职能是传事,即传播新闻,要追求新闻的真实性。“务求其真实无妄,使观者明白易晓,不为浮夸之辞,不述荒唐之语。”[11] 任何报纸都不可能、也无必要将世上诸事全部一一列载,但必须保证所载内容都是实际存在的事实。史量才的表述则是“报纸天职有闻必录”。[12]
史量才办报的初心是为“社会历史立一权威言论机关”,他说:“慨自十七年中兵争俶扰,而国家文献荡然无存,一旦政治清明,朝失而求之于野,此戋戋报纸或将为修史者所取材乎?”因此,《申报》的报道内容可谓巨细靡遗, 涓流汇海。邵飘萍曾对此作过总结:“40 年前之《申报》,其中只有文章、诗词或小说等类,新闻不过一二最不相干之趣事,盖重文辞而未重纽斯(news)之时代也。然嗣后逐渐改进以至于今日,其所谓改进之过程,特在纽斯增加与否以为断。……由是言之,世界无论何国之新闻,即幼稚如我国,发达如欧美,实皆同一渐以纽斯为本位之原则。”[13]
2. 发扬报纸的公共服务功能
公共服务(利他主义)体现了报纸作为社会公器的职能。史量才高度重视报业的社会功能,他在《申报》60 周年纪念宣言中称:“肩荷此社会先驱,推进时代之重责。”并在《六十年革新计划宣言》中称:“新闻事业为推进社会最有力之工具。”
(1)为社会保存一份信史
史量才接办《申报》后,发现该报没有留存样报,便在报上连续刊登启事,重金收购自开办日至民国元年的全份《申报》,并最终打动了一位收藏家读者。1922 年《申报》创办五十周年,他约请黄炎培编纂百科全书式的史书《最近之五十秊》。“全书分为世界之变迁、中国之得失、申报之经过三大部分,其内容涵盖文学、艺术、科学、政治等,详细记载和评述50 年来中国和世界发展演变情况,洋洋数百万字。”[14]1933 年起,他请张梓生编撰《申报年鉴》,这是对《最近之五十秊》的继续。“每年出一册,即不啻为我国国情逐年的信史。”[15] 史量才意识到了《申报》多新闻少言论的不足,1932 年,为实现全面记载时代发展的宗旨,他请俞颂华创办以言论见长的《申报月刊》(后改为《申报周刊》),这也弥补了《申报》新闻多而言论少的不足。
(2)兴办文教、公益事业
申报馆创办的文教事业,广为人知的是“三校一馆”,即新闻函授学校、职工业余学校、妇女补习学校,及流通图书馆。其实,史量才所涉足的文教、公益事业远不止此,还有高等教育、职业教育、难民安置、孤儿救助、文物保护、音乐会等,可见其服务社会、文教兴国的原则。
三、结语
“在西方社会的语境下,新闻专业主义正是商业媒体营利和服务公众利益这两个动因之间的矛盾和张力的产物。”[16] 从这个角度讲,中国近代报业与西方颇有几分类似。对此,张季鸾有着深刻的体认:“近多年来,报纸逐渐商业化,循着资本主义的原则而进展。其结果,只有大规模经营的报纸,能以发达,已不是清末报业初期文人办报的简陋情形。此种商业性质,其本身限制了言论自由,但因经济雄厚之故,对于报人职业的独立,却增加了保障。所以从大体上说,中国报业是走着英美路线。”[17]
中、美报业的不同之处在于,美国报业从大众化走向专业化,原因在于,随着报业成熟与报人地位提高,一些有责任感的报人发现,市场模式导入新闻业后,给后者带来了一些不良倾向,最典型的就是煽情新闻的出现。有鉴于此,普利策在晚年捐资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设立新闻奖,这是新闻人自我完善、医时救弊的一种表现,也是新闻理念因新闻业转型而自我更新的必然结果。但是,近代中国民营报业的专业化,不仅与新闻理念更新有关,也与当时恶劣的舆论环境相关,比如1932 年的《申报》“禁邮”事件。所以,近代民营报纸的专业化,也可以理解为报人力求自我保护的一种理性选择。
参考文献
[1] 黄天鹏. 民国丛书:第二编(48):新闻学刊全集新闻学名论集[M]. 上海:上海书店,1990:278.
[2] 胡道静. 民国丛书:第二编(49):申报六十六年史[M]. 上海:上海书店,1990:86.
[3] 赖光临. 中国近代报人与报业[M]. 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7:218.
[4] 黄瑚. 中国新闻事业史[M].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 版,转引自. 李贺. 浅探民国初期中国报业社会属性的发展[J]. 新闻传播,2012(4):52.
[5] 裴毅然. 辛亥时期报业走热 梁启超一年红利上万[N].黑龙江晨报,2011-12-05.
[6] 蔡元培. 说报战[N]. 警钟日报,1904-03-16.
[7] 马光仁. 中美新闻界友好交往的先驱——简介美国著名新闻学家威廉博士五次访华[J]. 新闻大学,2005(3):37.
[8] 邓绍根. 中美新闻交流的互动:沃尔特·威廉博士与上海《申报》[J]. 国际新闻界,2010(2):113-115.
[9] 申报馆. 悼威廉博士[N]. 申报,1935-08-02.
[10] 袁英珍.《申报》经营管理的史量才时期[J].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l):86.
[11] 申报馆. 本馆告白[N]. 申报,1872-04-30.
[12] 傅国涌. 报有报格:史量才之死[J]. 书屋,2003(8):20.
[13] 余家宏. 新闻文存[M]. 北京:中国新闻出版社,1987:422.
[14] 胡憨珠. 史量才与上海申报[J]. 传记文学,67(3):119.
[15] 申报馆. 申报六十周年革新计划宣言[N]. 申报月刊,1932-11-30.
[16] 陆晔,潘忠党. 成名的想象:社会转型过程中新闻从业者的专业主义话语建构[EB/OL].(2015-09-30)[2018-12-01]. http://www.docin.com/p-1305698095.html.
[17] 张季鸾. 抗战与报人[N]. 大公报,1939-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