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与评判
中国第一代一级钢琴家巫漪丽演奏《梁祝》的视频发在微博里,我看了很多遍.我在那青筋暴起的枯瘦手指下流淌出的动听旋律中深深沉醉,我在驼背的老人毫不炫耀的动作里感受到了音乐的力量。每一个琴键,已然成为老人家生命里的山川江河、风霜雨雪,它们和创作者互为表达,犹如一体。一个八十七岁的老人因为高超的艺术造诣受到人们的敬仰与喜爱,以致于这个视频被大量转发。我以为评论里面的表达会是和我一样的感觉,我以为遇到的一定都是同道。
然而并不是。有人马上站出来说弹错了音,有人说弹得不连贯。
这两个评论的人显然非常年轻,她们根本没有耐心倾听,也完全不想理解音乐。她们不知道这部作品是巫漪丽自己改编创作的钢琴曲,是一个钢琴家发自内心的情感表达,错音何来,不连贯又在哪里?
自以为是地进行评判,其实是我们常常犯的错误。
我儿子五岁时,我给他买了李云迪的CD。他听过后,告诉我李云迪有的音弹错了。他还那么小,就急于评判和下结论,显然来自于对大人的模仿。
是的,作为一个老师,作为一个母亲,我总是急于评判,这个学生没有潜力,那个学生不专注。这个孩子这样不对,那个孩子那样错了。我甚至也像评论区里的无知小白一样,没有耐心关注整个事件和行为的全过程,想当然地进行评判,用各种词汇对想要评判的人和事进行命名,一锤定音,一棍子打死。现在,我在那些令人意外的评论里仿佛看到了自己。
过去,除了写信,我们似乎只能对周围仅有的一些人进行评判。现在资讯发达,网络便捷,评判也变得更为及时、直接和自由。我们甚至可以随时随地跑到某个名人的微博里对他进行评判,有时是急于表达自我认知,有时甚至仅仅是发泄。
在评判时,我们以为自己是技能上的专家,学术上的权威,道德上的裁判,站在想象的高地上,用一些定性词语甚至攻击性语句肆无忌惮地横加批评。
有人对你的穿着进行评判。你不对!你不应当穿这个款式,太不庄重。你的颜色配错了,真没品位。仿佛他是当代时尚先锋,国际服饰专家。
有人对你的饮食进行评判。你错了!菌类和茄子不能一起吃,某鱼应当清蒸,某青菜宜爆炒,仿佛他们是营养专家,世界顶级厨师。
有人对你的写作不吐不快。说你太自我,说你无病呻吟,说你只有量而没有质,说你没有逻辑性,说你还没有他写得好。仿佛他们要不是因为忙,一定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一定是文学大家和语言大师。
有人对你的子女教育进行评判。你的孩子这样教育不对,你的孩子不教育不对。你不应当这样,你必须那样。仿佛他们自己是具有最成功经验的爱迪生的父母、蒋方舟的老师、国家元首的大姨妈,或者干脆就是全世界联考的第一名。
评判固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但有人好为人师,指手画脚,乐于扮演行家进行说教,或者非要挑出他人毛病,骨头里挑“鸡蛋”,尤其对于热搜话题和事件,可能完全没有经过认真的倾听和成熟的思考,就急于发声,急于抛出观点和结论。小到日常事物、健身养生、吃喝拉撒、明星八卦,大到国际政治、足球、石油、宗教,我们无不胸怀丘壑,指点江山,其实是无知和不谦虚的表现,并且甚至会因此成为某种语言暴力的帮凶。
然而恰恰是那些领域里真正的大家,深怀谦卑之心,低调处世,从容得体,倾听并包容,接纳并学习,让他人获得提升的空间和思考回味的自由。因此他们才一直一直在进步。
演奏结束,面对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巫漪丽老人一再鞠躬,然后慢慢说起创作的缘起。那种饱经世事后的从容坦然、行走于音乐世界时的畅达自如,其实已经让所有的评判都失去了重量。因为她的演奏和答谢词不是指引而是陪伴,不是灌溉而是滋润,不是号令而是呼唤,如最细最温柔的春风,将我们轻轻吹拂。
就在这启人心智的春风里,我为自己过去简单、粗暴又鲁莽的评判感到深深的羞愧。
写作和土地上的劳作一样
期待好的收成
没有天赋异禀
唯以勤补拙
谢谢你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