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创!上海中小学生体育素养大数据平台为每个学生提供日常“运动画像”

今天上午,上海市学生体育素养评价发布会在上海体育学院举行 新民晚报记者 孙中钦 摄

  新民晚报讯(首席记者陆梓华)以往,每节体育课上,学生能够跑得多快、跳得多高、投得多远,运动能力是逐渐提升还是有所下降,这些数据除了记录在体育老师的登记簿上,学生和家长自己很难清晰知晓。如今,在上海,这一情况正在改变,越来越多的学生拥有了一张实时更新的“运动画像”。

  记者从今天上午举行的相关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经过5年的研究和推进,上海已经构建起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学生体育素养智慧服务平台。截至2020年底,汇聚至体育素养大数据平台的数据已达4.5亿条,全指标测评学生数近50万人。

  从2016年,研究团队结合国内外最新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对学生体育素养的核心概念进行重新定义,建立了面向全体青少年学生,涵盖态度、行为和成效等三个维度的学生体育素养评价理论,明确了体育意识、知识、行为、技能及体质等5个二级指标、相应权重、三级指标及测评方案,基本构建形成了相对科学、系统的学生体育素养评价理论体系,实现市、区、校三级及面向年级、班级、学生的用户数据采集、分析和个性化推送,开展了青少年运动技能等级智能化测试为核心的全覆盖测评工作。

  这是在上海市建平中学举行的一次体育素养测评的场景:一名女生正在投掷实心球,她的每一次投掷情况,都被实时记录下来,帮助她纠正动作,提高成绩;另一组学生在不同跑道上冲向50米终点,通过视频采集和记录系统,可以实现多人成绩同时记录。

  学生体育素养大数据平台专家组组长、同济大学凌培亮教授介绍,2021年,在田径和游泳的基础上,今年该平台新增了对乒乓球和足球项目的测评。随着智能化设备进校园,学生的体育行为可以被及时记录下来,有助于实现体质和体育技能的多次测试、选优记录。“根据测试结果,学校可对学生的体育素养,提供更为贴身和贴心的干预,为学生开具运动处方、营养处方、心理处方和生活习惯处方。”凌培亮说。

                    [
                    责编:丛芳瑶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