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九篇 辽国契丹族及其分布
X
图1 辽代胡瓌《卓歇图》复制品。
图2 辽代胡瓌《卓歇图》复制品(局部)。
契丹源于鲜卑宇文部,北魏时期其族名见诸史籍。如《魏书·库莫奚、契丹传》即云:“契丹国,在库莫奚东,异种同类”;“东部宇 文之别种也”。20世纪90年代初,考古工作者在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发掘了辽人耶律羽之墓,发现了墓志。耶律羽之出身契丹皇族,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堂弟,他的《墓志》上即明确表述“其先宗分佶者。沠出石槐”。“佶首”即《辽史》中所言之契丹始祖“奇首可汗”;“石槐”即指东汉时鲜卑首领檀石槐。这便更加确凿地证明了契丹源自东胡系的鲜卑族。契丹早期应有八部。《辽史·营卫志》即云:“契丹之先,曰奇首可汗,生八子。其后族属浙盛,分为八部,居松漠之间。”“松漠”在今内蒙古赤峰一带,说明兴起后的契丹族即分布并游牧于今西辽河上游一带。大约到了北魏中后期,契丹八部之名便有了明确的记载。《魏书·契丹传》记契丹最擐早八部之名为:悉万丹部、何大何部、伏佛郁部、羽陵部、日连部、匹絮部、黎部和吐六于部。此时的契丹已与中原王朝政府有了政治及经济方面的联系。史载,北魏太武帝执政期间,契丹古八部曾分别“各以其名马、文皮入献天府,遂求为常,皆得交市于和龙(今辽宁朝阳)、密云(今北京密云)之间,贡献不绝”。北魏太和三年(479),契丹遭北方柔然攻扰,契丹大酋莫佛贺勿于“率其部落车三千乘,众万余口,驱徙杂畜,求入内附,止于白狼水东,自此岁常朝贡”。古时白狼水即今辽西大凌河,说明此时的契丹人已向东迁徙到了今辽宁朝阳、阜新和锦州一带。
图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