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马,原来你是这样一个赛事
发掘力量最深处
2017年无锡马拉松,饱受非议;2017年无锡马拉松,清晰了格局。
无锡马拉松,特别受关注的一场赛事,之前网上沸沸扬扬传出的奖牌照被评价“丑到爆”,但当奖牌到手之后,又在跑友圈刮起一片赞美之风,对飘零的流沙设计直呼惊艳。随即又有跑友吐槽下雨天赛事照顾不周,怨声载道,我这个跑步十几年的老司机顿感心酸,“现在的跑友是有多么娇气啊”。而两个“冠亚军未遂”冲出赛道的黑人选手,确切讲是没看清标志冲出护栏,并没有申诉,而为冠亚军操碎了心的竟然是一群普通跑友甚至不跑步的吃瓜群众。
我眼中的无锡马
无锡马,国内最早的注重跑者体验、以跑友口碑声名远播的赛事,奖牌惊艳,年年有惊喜,开创了很多与国际接轨甚至超越国际水平的玩法,被无数赛事所模仿,而今年,2017年3月19日,却受到了很多不明真相吃瓜群众的非议。本来没打算写赛事评价,但看了那么多不懂的人在各种散播消息,觉得自己正在变成王小波笔下的《沉默的大多数》,积极科学的跑步文化如果不发声,“10万+”的八卦、小道、娱乐、抱怨走天下……
无锡马从第一届开始,就惊喜不断,创意多是汇跑的深思熟虑产生的,许多在国际赛事也很难落地的问题,都在不断摸索磨合中渐成雏形,并得到效仿和传播,包括已经申请了专利的按速度分区出发,汇跑也是在专利条款中允许免费使用,为行业的发展在默默做着努力、探索和付出。
还记得无锡马的粉T恤吗,一出场就欢乐无限,每年大家换着花样进行创意自嗨,有那么多民间惊喜,互动从赛前晒装备照就开始了,你经常会在无锡比赛的信息中看到各种“玩儿坏了”的照片;
起跑的樱花雨,让跑步与聚会天然挂钩,民间跑步大神路边加油直播;
替跑的难题,被汇跑赛事用按时间周期收取一定手续费的官方转让名额方式解决;
还记得领装备的流程吗,尺码不合适还可以换参赛服装,这些都是在六大里面才有的;
你看赛道上非常多的拉拉队口号,每隔一定距离志愿者举着牌子各种鼓励的话语,这些距离很近的参照物能够在跑者最困难的时候增加动力,知道为什么逛街的距离会觉得短吗?因为短距离的参照物能有更好的激励作用,这也是为什么美国的跑步图书会说“训练跑不动了,不妨就再多跑一个街区”的原因,只有对跑者心理极为了解,才能有这样的设置。
无锡的水站、饮料站、食品站极为密集,已经超出了正常马拉松2.5公里一个的标准了,大约2公里一个;
江南大学真的是氛围超好,赛道跑过校园,学生们除了当志愿者,当观众也能感受到马拉松赛事的氛围,雨中那些学生们的加油,真的很给力,许多人也冻得发抖,我预见这是城市跑步美好未来最坚实的基础;
多少赛事都在强调医疗救护的快速反应,无锡两驾待命的直升飞机,可不是说说而已;
无锡赛事官方手册做的非常明朗实用,不知道跑友们是否看了;
雨中那么多摄影师,赛后照片、分段成绩的快速查询;
赛前赛后无数的短信通知……
你知道吗?很多人都没有发现,当男子前几名冲线的时候,终点是没有男女分区隔离的,当女子前几名冲线的时候,是有男女分区隔离的,而之后业余选手大量过来的时候,男女冲线隔离又被去掉。隔离,是为了不让业余运动员影响女子前几名冲线,而不隔离,是为了让那些陪伴了一路了希望手拉手冲线的跑友能够发挥啊!这在国际上也是为数不多的甚至是首创吧。(有多少情侣跑了一路最后被隔离带分开的请举手)
还有很多很多无锡马拉松做法都数上乘,我2001年开始跑步,国内外马拉松大大小小也跑了100多场,还有很多是参与其中,甚至是组织者,无锡的许多做法都是国内外高规格赛事有所借鉴,并考虑到国内民情而做的改良版,就不细讲了,无锡前三届的口碑已经说明了一切。
还记得我的第一任老板KELLY跟我说过的话,至今受益匪浅:“挑毛病容易,看到一件事情好的地方,真正好难好难。因为需要智慧。”
无锡马拉松在我看来,所有的设置对于“真跑者”来说都是足够的,甚至是绰绰有余的,唯一的不便利最后100米的急转弯,对业余跑者也没一毛钱影响,算的不得硬伤。网上各种吐槽我仔细看了一下,多数都是责怪没有把自己照顾(伺候)好。一场大雨,浇出了无锡马办赛的价值取舍,也浇出了跑友的文化和水平。长期格局来看,无锡马拉松办的非常好,吐槽永远有,而这,就是成为优秀的筛选门槛。
“服务不够”和“伺候过头”都是危害
哎,看下来对无锡的各种吐槽,多数因为娇气,太拿自己当大爷。无锡马拉松赛事服务,放在任何地方,用哪个标准来衡量,都没有吐槽必要性啊,跑者完赛的基本要求完全足够了。
放一张网上的吐槽配图仅作举例:
马拉松是什么?是通过一次艰苦的奔跑,来做英雄精神传承,什么时候变成伺候跑友的商业了?既想获得马拉松艰苦卓绝的荣誉,要奖牌,又要舒服,轻轻松松取得?这不是既要当什么又要立什么的故事吗,只是换了个方式而已。还挑食物,连小西红柿都没有,更别提面包、黄瓜、巧克力等等,透着娇生惯养和无病呻吟,我也是没啥好说的了,菲迪皮得斯听闻此讯会是何种感想?晋惠帝说“何不食肉糜?”
马拉松比赛,不是五星级酒店桑拿,花钱买享受何必要到赛道上,平日付出的汗水怎么就无法进入内心变为成长呢。现在都在提消费升级,什么是消费升级?不是花钱买更贵的,而是花钱买成长、买智慧买时间——从享受型消费升级为成长型消费。无锡马拉松做到这么好,还有人如此,我可以认真滴说,这拨人,太把自己当大爷的人,去参加世界任何一场马拉松,也还是会吐槽的。
我参加的马拉松,大到六大、世界田联金标,小到县城的马拉松,从2001年开始一直到现在还在跑,自己也做过选手,最慢跑过6小时28分,最快跑过3小时02分,当过志愿者,组织者,赞助商,观众,深知这里面需要平衡的东西太多了,没有任何一场赛事是可以所有人都满意的,都是平衡取舍的最终结果。
在这些各方平衡中,赛事,取什么?舍什么?就是办赛理念,就是办赛的价值观,通俗讲就是鼓励什么和讨厌什么,也才能真正吸引符合这种价值观的人来。配图这位吐槽的跑友,适合伺候型的比赛,不适合文化型的比赛,如果觉得无锡马拉松不好,真的不应该来,这样才能把名额留给真正需要这种文化型赛事的人。
天气预报下雨,组委会提前给了雨衣,还发了短信,自己不带,还赖组委会,赛事组织者还要做多少让步啊?我不想批判这种典型的“弱者思维”,遇到不如意,先找外部原因,永远站在弱小乞讨道德绑架的层面看事情。讲个故事,我2013年参加台湾太鲁阁马拉松,赛前两天地震了,台湾60多年最大的地震,当时酒店几个游客,出来就跟前台一通抱怨:“地震了,你们怎么不早通知?!吓死我了,再也不来了。”这事儿你们怎么看?该怨酒店吗?
无锡的服务很多都是超过跑者基本需求的,有大量超出预期的惊喜,但是网络吐槽,为了吸引眼球,会让遗憾无限放大,而掩盖掉了本来应有的优秀,评价一个有虫子洞的苹果,想吸引眼球,只需要一直盯着虫子洞不放,然后描述这个虫子洞的各种恶毒,最后,谁都不知道这是一个好苹果了。
关于最后冲刺的90度弯
在我看来,这次无锡最大的遗憾可能就是最后一百米的90度转弯,确实有些不合理,如果用围栏围成弧形会更好,能减少冲刺的变向阻力。这算是我能想到为数不多的可以改进的地方,只能说不够优秀,但也没有原则性的错误。包括当事人本身,也说了表示遗憾,但没有申诉,为什么,因为他也知道,这样的赛道对每个人都是一样的,自己没看清路标冲出赛道,怨不得别人。而且,我还发现,汇跑的赛事手册路线图画的非常清楚,最后的直角弯,一个顶级选手不可能不认真看赛事手册研究赛道啊,而且,不要说你不懂汉字,手册有英文版呢!
说也奇怪,有些网络看客,昨天还在骂中国马拉松的奖金都被黑人选手拿走了,今天就在为三个黑人选手名次之争愤愤不平,也不知道是什么初衷?
赛事如果让所有人都说好,绝对是一个伪命题。满足了吃的爱好者,就要浪费大量人力物力,环保志愿者要有意见;比赛分区,国际最先进的方式,慢区出发的人(可能主要是速度不快还想往前挤的人)就要有意见;终点设立按摩区,可能也有人因为排队吐槽……评价无锡马的正确姿势,要懂他是给谁设立,为谁服务的。至少在我看来,真正跑者在无锡马都能有非常好的体验。娇气的大爷大小姐除外。
还有很多关联吐槽来自于下雨,下雨天你就不跑了吗?2014年波马,气温6度,大雨,大风,沿途也没有雨衣提供,也没有人抱怨什么,大家都知道天气环境都是赛事的一部分。况且,无锡马拉松,20公里之后我就看到收容车在路上开了,怕冷的随时可以上车。2010年北马,同样也是凄风苦雨,艰苦万分,但没有那么多网络写手在那里抱怨,7年前的跑友,整体水平一定是比现在高吗?欢乐跑可以有愉悦有更好更低门槛的服务,但是马拉松42.195公里这个级别的初衷,从来就没有变过也不应该改变。
最后,扔个问题给大家思考?跑马拉松到底是为了什么?他一定有一个隐形的门槛的,无锡的一场大雨,竟然成了真、伪跑者的试金石。马拉松精神不是能跑42.195公里就具备了,不够门槛的人是无法获得真正的欢乐与认可的,就像一个学渣站在哈佛大学门口骂:X,考分那么高,还让不让人念书了。
如何正确地吐槽?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赛事没有完美的,想吐槽一个赛事,按照网络上那些不懂的人吐槽的方法,毫不夸张讲,任何一个赛事都能有两位数以上可以吐槽的点,“那个志愿者没冲我微笑,今年的香蕉切早了怎么不新鲜,道路封路影响老百姓生活,怎么领跑员兔子不准了?交警维护秩序影响我看比赛了,赛后拉伸排队怎么行?奖牌中国风不好我喜欢西式的,奖牌方的不好看我喜欢圆的……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莫须有。
正确地吐槽一定要看全面,这件事的利益相关者有哪些?组委会的设计主要为的是谁?任何一个决策都有取舍,在这个前提下看做没做到位。比如封路,封路6个半小时方便跑者,封路5个小时方便市民;比如安检防替跑检查保护真跑者利益,不设门槛随便报名方便初学者体验……再不济,对一个事情的吐槽可以,但至少对好的坏的方面都看到了以后再下结论,否则会让人联想到盲人摸象,坐井观天,管中窥豹,夏虫不可语冰等诸多词语来……
还看到一个可笑的吐槽,说组委会一定是不跑步的,因为啥都不懂。汇跑赛事的员工我认识很多,多数都是资深跑者,很多都是伴随着头几届TNF100成长起来的真爱跑者。他们思考的事儿可是比任何单独的跑友都要深刻许多。
如果你觉得我说的不在理,欢迎就各条来交流甚至理论,我以前一直都很低调,但眼看着这样一个优秀赛事,在各种网络声音下,大有劣币驱逐良币的趋势,而且,网络传播影响更多是小白用户,这种不靠谱吐槽声音的放大,是对所有好赛事以及真跑友最大的伤害。
所以我扔一些我的观点到网络中,这样一个好赛事,值得去珍惜。国内赛事,单就赛事运营来说,无锡属于第一梯队的,北上广厦因为地理位置和年头资历,传播更广,但从赛事对跑者的体验来说,无锡是个可以与国际顶级赛事抗争的标杆。我们和国际赛事的距离,其实差的在城市文化和选手本身啊。通过这一场大雨,真正的跑者更能看清楚这一切。
黑跑黑话
“看了那么多对2017年无锡马的倾心倾力文采飞扬的吐槽,总结下来无非四条:下雨天太苦,吃的没那么好,赛道不够宽,为跑错的黑人兄弟打抱不平。”
下雨或者说恶劣环境跑步,是真假跑者的试金石;某些赛事饮食的“过度服务”惯坏了少数跑步的人;赛道是先天的,是否接受它报名前就要想清楚(论赛道狭窄,大满贯鼻祖波士顿马拉松的赛道才叫真窄,自己查资料);黑人选手马拉松竞技包含了认路和转弯能力,另外操心的人的初衷实在不明朗啊。
微信名:黑跑团
微信ID:heipaotuan
❶ 感谢您的阅读和关
❷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感谢分享
❸ 黑跑团私教课程,合作请联系
相关文章:
《跑步的七个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