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自古百川归大海,溪柄还有港里管大洋
昨日云游奇遇溪柄港里大洋村
福安经溪柄往返于松罗一线,在坡上可见溪柄镇区东南方向山坳中有个较大的村庄,据说那里就是“港里”行政村,其辖区的山上有个很小的自然村却叫“大洋”。真可谓“福安自古百川归大海,溪柄还有港里管大洋”,昨天经过溪柄镇区后,决定前去看看:
离开省道右拐,即到一个分岔路口,此处有座“平津桥”(与“平津战役”中的那座桥同名哈…)。路牌提示:不过桥左走,可去龙潭面,过桥就往港里村方向。桥的上游岸边有棵老榕树,枝繁叶茂中还夹杂着红红的小果实,有点迎客松的造型。估计它是纵深几个村庄群众眼中的地标,旧时在外谋生者回来,从远处见到此树,就离家不远了:
附近山脚下农田里的一棵雪梨,结满了果实;大棚里的葡萄成串成串地挂满在架上,让人有种望“葡”止渴的体验:
巨峰葡萄近年来在福安发展迅速,以赛岐为中心的周边乡镇,目前几乎都在大面积栽培巨峰葡萄,为当地农民增加收入,现在已经成就了福安的一大支柱产业。
来到西林村附近的“天福禅寺”,寺前的草坪上堆着许多木料,看似这座古老的寺院,目前正在修缮中:
国家鼓励农民发展经济农业的政策正在这里得到落实,政府资助农民大棚种植,这里的大片农田已经成了白色的海洋,大面积的葡萄正在替代水稻,经济农业正在替代传统的种粮农业:
西林村里的大榕树下,外地的水果采购商,正在这里收购果农们刚采回的葡萄。看大家满脸的笑容,便可知道他们的效益不错:
港里村,顾名思义,估计就是“港口里面的村子”。到达港里,看到一条贯穿村中的溪流。村中几棵大榕树下,现在也有采购商在收葡萄。周边的果农们用农用摩托和三轮车将葡萄送到这里,采购商再用大货车运往外地销售。据说有的还直销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外省,形成了一条产业链,大家从中各有所得:
看着港里村中各路口的空地上堆满了“整装待发”的葡萄,闻着这里空气中散发的阵阵果香,着实让人体验到他们是在经营一种甜蜜的事业。
离开平原上的“港里”村,再往山上去寻找“大洋”。沿着越来越窄小的葡萄园山路,伴随着身边的“南国葡萄”风光,经过山路十八弯,终于见到了藏在山坳田园风光中的大洋村:
大洋村并不大,也非“洋”,村民的房前屋后种着柠檬、芋头和一些农作物,充满着古色古香的农庄气息:
这里的山地葡萄更鲜美、更香甜:
清澈的山泉,不仅浇灌着这里的葡萄等农作物,更抚育着这里世代的村民健康成长、长寿幸福。欣赏过大洋村的外景,走进村里去看看:
在大洋村3号,笔者遇见几个男女老少在进进出出,好像是亲戚间在走动,又象是回家探亲的子女又要离家。好客的主人发现了我这陌生人,便热情地邀请进屋吃葡萄:
笔者品尝着新鲜的葡萄,便与一位健谈的叔婆聊了起来。在与叔婆的聊天中得知,这个村子叫“大洋”,却只有三座房子。他们是同祖的一家人,祖房还在山上的柘下。他们这家自从柘下搬到这里安居乐业后,至今已繁衍子孙一百多人。现在的年轻人多在外发展,管理传统农业及其耕作之事的几个中年人,也住在港里主村,或住镇区,或在城关。现在交通方便,他们只是往返管理田园农业。而常住和留守村里的,只有叔公、叔婆两人。他们的子女也希望二老能进城安享晚年,但二老觉得在这老家生活起居习惯了,而且这里山清水秀空气好。看!征得二老的同意,这是笔者昨天用手机为二老临时拍下的生活照:
现年叔公92岁、叔婆也有83岁了,看他们身体健康,满面春风,笑容可掬。足以证明,山清水秀的农村,会比城市更宜居。这也验证了现在流行的一句话:
老家要有一座房,适合抽空回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