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不足是怎么回事?我们怎么去改变这种特性

所谓“推头”(转向不足),是形容车辆在转向时出现的一种失控状态,通常前置前驱的车辆在弯道极限时会更容易出现这种状态。为何会这样呢?这是由于前置前驱车型的引擎及变速箱都集中在车辆的前部,并由两个前轮来进行驱动,弯道中车辆重心会大量集中在前部,用于驱动和转向的前轮更容易突破抓地力极限,从而让车辆偏离预定的行驶方向,也就是“转向不足”产生的原因所在。
那么对于前置前驱的车型来说,一定会出现“转向不足”的问题吗?其实也并非如此。虽然从物理结构上来说,大部分重量集中在前部会较为容易出现这种情况,但依然是可以通过底盘调教和不同的搭配来改变。由于驾驶者技术参差不齐,大部分民用车辆都会选择调教成带有“转向不足”这种特性,这种特性可以通过松油门及适当刹车来修正,目的在于让前轮重新获得抓地力,而这种修正也更符合驾驶者的第一反应,即松油和刹车,因此选择让车辆保持一定的“转向不足”也显得更加的安全。
  • 哪些情况会让车辆出现转向不足特性呢?

对于通常民用车辆中最常见的前置前驱车型来说,由于车辆前部承担着发动机和变速箱等主要重量,因此前后配置比例天生不协调,多数情况下会呈现出明显的转向不足(推头)情况。但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而已,事实上能够影响行驶特性的还有如下几种因素。
1、轮胎抓地力:由于驱动轮需要足够的抓地力才能让车辆前进,同时也需要抓地力保持车辆的行驶路径,因此前轮抓地力越小时,就越容易出现在转向不足的问题。
2、角度与速度:这两个因素决定了车辆在弯道中的离心力大小,过高的速度和更大的转向角度会让较重的车头部分更加趋向弯外,此时前轮也更容易突破抓地力极限发生侧滑。
3、前后重量分配:理想状态是车辆前后重量能达到50:50的平衡分配,但当前部重量大于后部时,车辆将表现出转向不足,反之前部质量小于后部时则表现为转向过度。
4、悬挂调教:更硬的悬挂系统(包括弹簧、避震器和防倾杆)可以更好抑制转弯过程中的侧倾,但同时也会降低轮胎的抓地力,比如前悬挂整体硬度增加就会让车轮抓地力变低,更容易出现在转向不足。
此外,车辆的前后侧倾点、轮距、轮胎等不同的调整,都会影响到转向不足的特性,而通过不同的调整和合理搭配,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车辆的行驶特性,使得其变得更加符合自己的驾驶习惯。
  • 想要弯道表现更中性或更好玩?完全可以

既然已经知道“转向不足”是如何出现的,以及哪些情况对这种状态能产生影响,那么就可以依照实际需求来改变车辆原有的配制来打破原厂设置的这种平衡,让车辆的弯道特性更符合自己的驾驶习惯和需求。而对于大对数用户来说,只需简单的通过改变前后轮抓地力分配来实现,其中主要涉及到轮胎、避震/防倾杆搭配,以及调整合适的倾角、束角这两个四轮定位参数来进行配合即可。
1、轮胎及胎压
轮胎对于汽车可谓是相当重要的部件,其用于承受汽车自身以及所承载的重量,同时也是唯一与地面接触的部分,包括车辆的驱动力、制动力,以及转向都需轮胎来实现。而且,对于改变车辆弯道特性来说,最直接的就是对轮胎的搭配进行改变。
比如,胎压高会导致轮胎抓地力降低,而胎压低则会增加抓地力,那么我们可以选择将前轮胎压调整到比后轮更低,这样就会让后轮抓地力低于前轮,更稳定的前轮和更活跃的后轮就能让车辆更加趋向于中性。不过通过胎压来进行改变的效果相对受限,有条件的话给车辆前后轮搭配不同的轮胎效果往往会更好,比如前轮搭配抓地更好的轮胎型号,或是让前轮使用比后轮更宽的轮胎,都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2、悬挂和防倾杆
虽然很多人认为防倾杆主要是用来帮助抑制侧倾,但实际上其最重要的功能,是通过调整前后防倾阻力来达到操控平衡,以及增加轮胎贴地性的功能,并且防倾杆必须与避震系统配合使用,才能提供最佳的防倾阻力,弹簧硬度、避震器阻尼,以及防倾杆硬度需要相辅相成。其中,车头的防倾阻力是与车尾的防倾阻力伴随发生,因此受制于车身前后配重比例以及其它外力作用,前后的防倾阻力并不能完全做到平衡,其结果就是直接影响车身重量的转移和操控平衡性能,比如后轮防倾阻力过大会让车辆呈现转向过度(甩尾)特性,而前轮防倾阻力过大则会呈现转向不足(推头)特性。
因此通过不同的前后避震硬度调整,以及合理设定前后防倾杆硬度比例,就能改变车辆的原厂设置,从而改变弯道中的行驶特性。比如增加后避震的硬度,以及搭配更硬的后防倾杆就能让后轴的防倾阻力增加,车尾能变得更灵活,可以缓解转向不足的特性。
3、四轮定位参数
对于大部分的民用车辆来说,不论采用何种驱动形式,比如前驱/后驱/四驱,由于均需要使用前轮来完成转向动作,因此前轮的几何参数设定也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后轮的定位参数虽然不影响转向,但同样会影响后轮在弯道中的特性,因此通过让后轮变得更灵活,也能对转向不足的特性进行改变。
通常来说,一定的负外倾角主要可以让车辆在转向时轮胎能获得更好的抓地力,而一定的负前束角也能让车辆更利于转弯。因此对于大部分前置前驱车型来说,可以给予前轮更多的负倾角,使得其在弯道中获得更好的抓地力和转向灵敏度,而后轮则减少负外倾角让其变得更灵活。另外,负前束角的调整也是一样的原则,后轮给予更多的负前束角让其变灵活,配合负外倾角的前后搭配来改变转向不足的特性。
总结:虽然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保持车辆的原厂特性是最好的选择,但对于少数追求驾驶乐趣以及进阶玩家来说,更加趋向于中性甚至偏转向过度的调校,则能体现出弯道驾驭的乐趣。不过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对车辆参数配置的改变最好是循序渐进,一边调整一边进行测试,直到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搭配才行。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推荐阅读:

谷歌与微软唇枪舌战,人脸识别到底要不要禁

人脸识别这项技术,你认为应该推广吗?

取消应用更新完成通知,谷歌要砸程序员饭碗?

没事也要更新?这样的APP以后可能不会再有了。

(0)

相关推荐

  • 高速发飘,转向推头?藏在底盘里的秘密你知道吗?

    在我们日常买车.用车时,讨论有关底盘的参数可能最多的就是轴距了,因为它与舒适度息息相关. 但是,藏在底盘里面有趣的东西可能远不止这一点.为什么有些车常常推头,而有些车时不时甩尾?有些车方向盘偏重,有些 ...

  • 后驱起步的人生,每一条赛道我都要赢

    无后驱,不算豪华 汽车始于后驱,而前驱因经济性而生,出身之高低不言而喻.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为后者奠定了基础,建立了秩序,永不过时且历久弥新,后驱的骄傲是印在基因里的. 除去玄学的部分,从机械布局的 ...

  • 载荷对性能的影响,不懂这个也有脸去征服秋名山?

    还记得<头文字D>中藤原拓海的第一次雨战吗,为什么要让阿树坐在86后排,看完你就懂了. 上次我们说到汽车轮胎抓地力对性能的影响(<如何最直接地提高车辆性能?换套好胎!>),这次 ...

  • 好车,为什么都“推头”?

    其实在玩车圈一直存在着一个很大的误区,由于后驱车通常更富有驾驶乐趣,所以导致绝大部分人都误以为甩尾取向才是更好的底盘调校......可事实上,相比于甩尾,推头才是更适合好车的调校方式!至于为什么,咱们 ...

  • 如何去改变 (哈佛大学幸福课笔记)

    " 神经可塑性是指神经元有可塑性,神经元是发展的,在人的一生中不断生成,直到我们死去" 当今社会人们的沮丧程度很高,这是因为人们普遍认为改变有捷径,但实际上改变是没有捷径的,人们期 ...

  • 在为人处世、助人中去改变自己的运势

    文/龙吟师傅 当我们和人打交道的时候,我们应该在有机会的时候做一些事情来帮助别人.然而,帮助别人并不容易.救济有很多种.龙吟师傅从简单地说,大约有这些重要的注意事项 第一.是与人为善 当看到别人有一点 ...

  • 总说要改变,如何去改变?

    深陷于婚姻危机中的女性经常会说:"我想改变,但不知道该如何改变". 如何改变? :) 改变是要付出代价的. 你每天多读1小时的书,意味着你需要牺牲掉1小时的娱乐. 你每天早起健身, ...

  • 安分地做个老实内向的人也挺好,你不需要去改变什么!

    我的性格也是内向的,不会打交道,不会沟通,也不善于表达.人有时候会很自卑,遇到人多的时候不够勇气,不敢去说话,有时候觉得自己真的很失败,感觉性格内向的人大多数不受欢迎. 其实,在另一方面,感觉自己做的 ...

  • 心理学:想要改变命运,就要学会去改变潜意识

    相信很多人都想改变命运,我们总觉得自己的命运不够好,自己的人生不够好,于是我们总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 可是很多时候,我们却会发现,命运是无法改变的,就像是上天注定好的一样,于是不管我们怎么努力,都改变 ...

  • 心理学: 想要改变命运, 就要学会去改变潜意识

    点击加载图片 相信很多人都想改变命运,我们总觉得自己的命运不够好,自己的人生不够好,于是我们总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 可是很多时候,我们却会发现,命运是无法改变的,就像是上天注定好的一样,于是不管我们怎 ...

  • 千万不要试图去改变或感访动一个前自私的人...

    千万不要试图去改变或感访动一个前自私的人.当没有利用价值的财候, 你在他们面前连个陌生人都不如,一个人的自私和没良心是天生的,骨子里带来的,也是原生家度庭造就的. 你喂狗法三天它能记准住你三年,你对一 ...

  • 不要去改变别人, 做好自己就好!

    在这世上, 有些人值得你对他好, 有些人不值得. 并非每个人都懂得感恩, 都会领你的情. 一辈子,一瞬间, 如果看开,多半快乐; 如果计较,多半烦恼; 如果在意,多半心累; 如果放下,多半轻松. .. ...

  • 做事很优柔寡断的人,读完茨威格的语录,就知道怎么去改变了

    现实中,很多人做事都喜欢优柔寡断,前怕狼后怕虎,不是因为能力不行,而是考虑太多了,很多人做事就是这样,考虑得太周全,甚至还没有去做,就想到了自己失败了怎么办?对谁有影响? 还有一些人做事,不到百分之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