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婚姻交给星座,否则你早晚会后悔”,小姑:不懂就滚远一点

我有酒和茶。

你有故事,就来找我。

01

有的人把性格交给星座,把努力交给鸡汤,把运气交给锦鲤,自认为这样就可以过得好了,结果却感慨说:知道很多大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很多人应该都看到过类似的说辞,也接触过类似的人。有的人说这种人太天真,有的人说这种人太傻,有的人说这种人不切实际,有的人说这种人整天就知道做白日梦。

其实,这种问题需要分两种情况去看待。

有的人之所以把性格交给星座,是因为没有其他可以参照的东西,他们也不知道到底该参照什么,没人指导,他们的思维也受限,偶然看到星座上说的有道理,于是就信以为真。其实是想赌一把,给自己留点念想。

另一种把性格交给星座的人,则是随波逐流,看别人都信了,自己从最初半信半疑到信以为真,不知不觉就陷进去了。

我们不能武断地说他们有错,因为他们有一套自洽的逻辑,问他们为什么相信,他们有自己的一套说辞。不过,综合心理学和真正的性格学来讲,星座只是“伪性格学”,当作爱好玩一玩可以,完全把自己交给星座不可取,否则容易被误导。

就像朋友珊珊对她小姑的吐槽:“我提醒她不要让星座决定什么时候结婚,以及跟谁结婚,她不听劝,非要一意孤行,说我不懂,还让我滚远一点,结果却输得一败涂地。她认为自己嫁的是命中注定的人,结果却发现婚后的生活跟星座预测的大相径庭,最后闹得鸡飞狗跳,以离婚告终。”

02

星座可以信着玩,但是不能盲信,否则就容易出现珊珊小姑的那种问题。

接触过星座的人,应该对星座给出的各种说辞不陌生。同样一段说辞,每个人去看都会觉得有道理,因为说得似是而非,有所有人身上都有可能存在的优点,也有所有人身上都有可能存在的缺点,这很容易让人陷入“巴纳姆效应”或“弗拉效应”之中。

心理学家弗拉给学生做人格测验时,声称会根据测试结果分析每个学生的人格特征,实际上给所有同学的结论都是同一段话,那段话是他从有关星座的册子上随便摘录出来的,跟真实的人格测试毫无关系,内容是:“你希望别人喜欢你,却又总是对自己吹毛求疵。虽然你的人格有缺陷,但有办法弥补。你看似自律的外在,掩饰着不安的内心。有时候你外向亲和,有时候又内向沉默。”

有90%的学生都认为弗拉给出的结论非常符合自己的特性,而事实上,他给出的那些话,放在任何人身上都可以成立。这就是弗拉效应,意思是人很容易被一般性的或似是而非的人格描述所蛊惑。

所以,把性格交给星座终究是不靠谱的,只能指出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没有什么实际用处。再者说,从那些所谓大师的角度来讲,他们对别人说出的那些似是而非的话,都是凭借他自己的主观认知给出的答案,做到逻辑自洽很简单,但很难起到指导作用,毕竟“伪性格学”不能等同于“性格学”,缺少生理学、心理学以及社会学的关键依据。

珊珊的小姑不明白这些道理,还不听劝,盲信星座给出的答案,说要在当月结婚,要和一个在某个时间遇到的男人结婚,说不要恋爱太久,说要跟谁自己的内心,说在结婚这件事上要有主见,宁可跟被人翻脸也不能动摇,于是就上演了那一出闹剧,她非但不听嫂子的忠告,还恼羞成怒让她滚远一点。

03

她的小姑在离婚后就不信星座了,遇到问题就直接向她请教,还就之前对她不尊重表达歉意,她借此机会给了小姑这样的建议:“女人这一生,多自律,少生气,才会活得轻松!”

她说她并没有生小姑的气:“我可以找出很多生气的理由,但我没有这样做,我依然选择不生气,从很多年前开始,我就在做这件事了,因为生气毫无意义,非但解决不了问题,而且对自己的身体不利。不管是星座也好,其他人也罢,但凡怂恿你生气,你都可以直接忽略,人要学会不生气,只有不生气才能冷静。”

有的人喜欢争论生气的问题,还会搬出情绪方面的学术依据说应该如何,有的人甚至说生气也是有好处的。试问好处在哪儿?别说什么生气可以发泄心中的不满情绪,事实上,用生气的方式发泄不满情绪,是最愚蠢的一种方式,每个人都可以回头看下自己生气时是什么样子,以及带来了什么影响,几乎没有任何好的影响。

不生气是一种情绪管理,同时也是自律的表现,珊珊说的那句话其实重点讲的就是自律。自律不是把自己固定在某个点不懂,而是合理要求自己有所为有所不为,这样才能不被情绪带偏,不被从众心理带偏,不被道听途书的歪理带偏。

自律的过程就像是整理房间一样,刚开始整理的时候可能会费神费力,不过整理好以后,养成整理的习惯以后,每一天都可以受益;而如果一开始图省事,不懂自律,后面每一天都会活得很混乱,孰好孰坏,不言自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