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过去那点事
(迪化城南门外街景)
其实在哥老会的王高升纵火焚烧迪化城的大小十字商业街之前,迪化就有了消防队。民间的不是官办的。
1884年,新疆建省,将乌鲁木齐都统官衙所在地的迪化做为省城,当年随左宗棠进疆“赶大营”的天津挑货郎已由行商转为坐商,迪化城的大小十字一带,形成了津商“八大家”。现在的商家流行供财神或者关公,那时候商家供的是“火神”,对商人来说,“贼偷三次不穷,火烧一次全光”。津商的主要商品是生活日用品,怕火。
当年,内陆有消防队,官办、民办都有,迪化没有。
各大商号的柜房中挂着火神像或者牌位。虔诚的商户“晨昏三叩首,早晚一柱香”。火神是供着,但火灾很常见。
众商户觉得起火是因为怠慢了火神爷,于是,集资建了一座火神庙。位置就是现在乌鲁木齐南门人民剧场后部的位置。供奉着火神祝融,也有人说供的是冶铁的始祖罗炕,每年夏季酬神演戏三天,盛世才时期,火神庙内开过女子维新缝纫厂,后迁至水磨沟,庙被拆除,所以解放后“七纺”建在水磨沟是有前因的。
那时候,津商“八大家”首富商号:永裕德。老板郑永乾1883年左右与亲友十余人“赶大营”,经过几年的往返贸易,发了,与同来的人合股开了“公聚成”。后来,又自出资开了另一家商号“永裕德”,并在喀什设了分号。
1899年的时候,郑永乾已去世6年,后人就在天津请了一位职业经理人杨绍周负责“永裕德”的生意。这个杨绍周从天津购了一套消防水龙机,这之后,各商铺也买了太平桶。
这些工具在王高升火烧商业街时起到很大作用。(有兴趣了解的读者可以看本号的原创:火烧迪化城(上、下))。
津商能发展起来,与当地的官员有很大关系,当年的“八大家”的子弟有钱后多捐有官职,与迪化各级官员密切。所以火烧迪化城后,津商得到的补偿也多。
1911年4月,迪化在巡抚袁大化的要求下成立了迪化总商会,会长就是“永裕德”的经理杨绍周。当时迪化有工商户1134家,津商占的比例并不大,大概有97家左右,此外还有各省商会形成的“八大帮”,还有俄、英、德等外国人的洋行。从袁大化的角度上,组织迪化总商会是因为这些商人平时彼此争利,祸时互不相助,特别是王高升纵火后,商户要求赔偿,内陆省拖欠的协饷不给,新疆省政府太难了。
辛亥革命的前夜,为汲取教训,商会决定建立消防组织。这其中有巡抚袁大化的作用。官方办不起,那就由商会办公益。
挑头人叫韩乐常,此人是“怡和永”商号的经理,时任迪化总商会副会长。
这韩姓的经理家业并不大,相当于现在一个杂货铺老板。但此人热衷于公益,趁商会建立之时,利用副会长的身份,四处化缘,并他把自己商号的全部资产捐献,建立了迪化第一个民办的消防队“清平水会”,也叫水龙局。商会集资从天津购买了大型水龙18台,配置了大量太平桶,斧头、扁担、挠钩等器具。
水龙局下设了五个分局,第一分局在小西门外,就是现在乌鲁木齐消防支队的位置。在南关设立两个分局,一处在现今的山西巷附近,一处在现今团结路上,当年是财神楼,解放后拆了,建了一个团结旅社,这一带当时是南门外的回商和洋行的贸易区,在城里的分局主要分布在南门内财政厅附近和北门一中附近。韩乐常被推举为首任“水龙局长”。
队员来自民间,主要成员是郊区的菜农,商铺的店员,饭馆的伙计。人数有八、九百人之多,完全自愿,平时,“水会”组织对各商业聚集点进行灭火演练。
发生火灾时,城头的瞭望哨发现,会用铜锣和蚌壳吹响,各义务消防员会放下自己手头的活计,穿上印有“水”字的坎肩,拿起自己的工具跟着水龙局值班的人员到火灾现场扑火。乌鲁木齐当年水位高,城中水井很多,灭火主要靠水龙机抛下吸水管吸水,或者由水夫挑水。
1920年的时候,南大街的“集义生”起火,火势蔓延到南门瓮城,马上要烧到当地的商业街,南门外就是回商的贸易区,当时称为“天井”,是一条长500多米,顶上搭有可燃棚子的商业街。“清平水会”的成员,奋力扑救,天井才幸免于难。事后,回商买了10只羊犒劳参加灭火的“清平水会”成员。还有一次火神庙边上的一户居民家起火,如果不是“清平水会”的消防员及时扑救,连火神庙也一并烧了。“清平水会”先后扑救的火灾多达数百起。
看来,灭火是要靠消防员,火神是靠不住的。
“清平水会”自发的灭火行动一直到盛世才时期,韩乐常会长卸任时,水龙局上殿挂着金树仁(盛世才之前的新疆督军)书写的“勇于为善”和民政厅长李棨书写的“防于未燃”等三块匾额,厢房墙上挂满了群众送的匾额。
这是一段远去的历史,即使是从事消防工作的人员,也知之不多。
记录下来,纪念为消防事来奋斗过的前辈们。
那时候,消防员是怎么灭火的,下面影像是真实的记录,大家也可以了解一下水龙机是个什么样子。
上击上文可进入原创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