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理学基本常识——性宗与心宗

久石让 (ひさいし じょう) - 太阳照常升起 [mqms2].mp33:44
来自圆光妙音

朱熹是性宗代表人物。

陆九渊是心宗代表人物。

王阳明继承的,是陆九渊的心宗。

王阳明之前拜谒了吴与弼的高足娄亮,吴与弼又是明朝理学开总鼻祖之一。这几位继承的,又是朱熹的思想。由此可见,儒家的理学在合流,即性宗和心宗的合流。

朱熹和陆九渊是同时代的。他们两位进行过三次理论上的辩论,“鹅湖辩论”,他们及他们的弟子一起辩论。就是心宗性宗的辩论。这个辩论,是没有结果的。谁都没能说服对方,双方还非常尊敬对方。但当两位先后老去、谢世后,朱熹的理论逐渐被压制,陆学虽然坚持留存下去,但是其弟子,主要是四位,对其理论也只是局限在一隅,没有进行广泛推演。随着宋朝灭亡,元朝待兴,朱熹的理论又得到采纳。那时的科举考试,仍以朱熹的理论为准。也就是说,朱熹在世,及刚离世不久,他的理论没有得到大举弘扬,反而是逐渐走向末流;到了元朝,又给提上来了。大家想一下,这里有个什么样的历史背景,导致出现这样的现象?

朱熹是南宋的,当时大金把北宋灭亡了,北宋朝廷南迁,形成了南宋。在南宋出现过岳飞、韩世忠北伐,岳飞被十二道金牌召回,最后被赐死。在南宋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即想爱国的人,想为国家做事的人,实际上遭到了压制;有激情、有热情的人,受到了压制。这就是“天理不彰”。老百姓一看,觉得没天理。你们看过《射雕英雄传》,岳飞被民间推崇为岳武穆,这就体现的全面的情怀,朝廷的正统性一步步衰落,不能得到大众的支持。朱熹的性宗理论,一般被认为是理学正宗。“理”字,强调“道理性”。朱熹讲“格物致知”,“穷理尽性”,特别强调,要合乎天理做事。这个“天理”怎么来?要“格物致知”,才能知“天理”。只要“穷革物理”,把所有事物的道理都了解明白,那我们怎么做事的步骤,也就全清楚了。这就是朱熹的理想化思想。事实上,大家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时移世易,时代会发展的,他以为人会跟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而事实上,人经常滞后于时代的发展。有一些固有的东西,不是一下子就能改变的。曾经让你成功的东西,也许是你未来要进步时的累赘。从这个意义上讲,朱熹的思想过于理想化。其实他在晚年也作了一些反思,但那只是针对他个人的人生历史而言。这里讲的是学术历史,要尽量去除一些个人的因素。

结合我刚才说的,在南宋这个大背景下,老百姓所感知到的天理——因为天子就是应天理而来,要听皇帝的。这是儒家所构建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无论是从理论学说还是社会角度来讲,这是符合天道的模式。按朱熹的理论是这样的。结果,岳飞什么下场?这样,老百姓就伤了心了。(朝廷)迟迟不去北伐,有能力也不去北伐,故国江山就是不能得到恢复。老百姓是寒了心的,文人士大夫也是寒了心的。外加奸臣当道,这些都会让人寒心。一旦出现这种“寒心”的情况,朱熹理学就会出问题。为什么?因为“天理”出了问题。老百姓在现实中看不到天理。

心学跟性学最大的不同是,心学重实修,而不是理论朱熹的性宗,实际上是理论的推演,而不是实修的推演。一旦从理论走向实修,实修真正地透知理论,其实两者不会出现矛盾和冲突,两者是可以和合的。如果不能和合,后世就不会出现儒家学说对两者的合流。到了后世朝廷元朝出现后,统治者地位巩固,天下又安了。元朝以统治者的身份,是会强调心学,还是朱熹的性学?刚才我讲过,“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是儒家说的,从“天理”推演出来的“人理”,它解析天道,然后把天道的理直接扣给人间。人间就有上有下,上者为君,下者为民。可是,君与民的关系,是天与地的关系,性学从对大自然的了悟直接转到人间治世上来。有了这样一套关于天道运转的思想,而且被老百姓普遍接受的情况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成了三纲五常,不可更改。“为人就该如此!”咱古代老百姓不都这样吗?为什么老百姓尊重皇帝啊?因为老百姓认为,人活着,就得有皇帝,就得有君王。 这套理论怎么来的?天道演化中说的。老百姓敬天礼地,就得敬君爱民。这一套又能说皇帝,又能说百姓。君舟民水嘛!这一套符合朱熹讲的。是纯理论化的。直接在理论上推演,天道如何如何,然后开始证明。你承认了之后,觉得天地运转是这样的,他就来一句,“那我们人是怎样的呢?”天、地、人事中国古代的世界观,必然要谈到人。既然天地都是这样,人也得这样。“君为臣纲,父为子纲,父为妻纲”,“三纲”就这样产生了。这是天命论,围着天地转的。

我们现在在从心理角度解构历史。到了元朝的时候,讲得是“道理我来定,规矩我来讲,你们执行就好”,如此一来,性宗和心宗两套理论,相比之下,性宗更能为朝廷所用了。因为,朱熹的性宗是“从上往下”讲的,心学是“从下往上”讲的。心学特别强调得是,“你再讲得好,你做得到吗?”他强调得是执行力如何,执行的时候会遇到什么状况。所以,像“知行合一”这种理论,都是心学推演出来的。“格物致知”中,传统的理学家讲得就是个“知”,他们觉得,知道就能做到,事实是,知道了也没做到。历史上就是这样。这种主张下,道理知道了,事情也砸。因为都没做到。当做不到时,心学就得补足。到时大家就知道心学的好。所以,元代统治70多年,很快就结束了,朱熹这一套推广,大概就是40-50年时间。

还有一点,清代和元代所执行的民族政策是什么?是对汉人的压迫、虐待。那时,汉人是最没地位的存在。这种情况下,传统士大夫阶层晋升无门,投效无路。理学思想又会对他们形成双重打击。他们会觉得,实际处境和听的道理是两回事。他们也没法爱这个国家,爱这个天下。这些都是现实的思索。这样,就不得不引发他们对思想理论的反思。在反思过程中,天然会涌现一些心学的元素,再加上心学的开山鼻祖都在,比如程颢这一系、陆九渊的体系,都在,这就形成了继承关系。大家听着朱熹的理论时,内心就在产生心学的元素,而心学的宗师们又都在,这样一来,一旦时机到来,这些思想就会实现融合。这样,就出现了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

上节课主要讲了人之间的传承,讲了三位,其中特别提到一位,元代的吴澄,他的理念之中,就有心学的元素涌现。吴澄、刘因,等。到了明代,开宗的就是吴与弼娄亮是吴与弼的高足。吴与弼还有好多位高足,为什么要特别提一下娄亮呢?因为,王阳明在十七八岁的时候就见了娄亮,就接受了很重要的理论的启发,一直到王阳明提出自己的心学主张。所以我们一直说,程、朱、陆、王。理学四大家,程,是二程,程颐、程颢;朱,指朱熹;陆,指陆九渊;王,指王阳明。程、朱,是性宗体系;陆、王,是心宗体系。我从心脉流传发展的角度,给大家理顺脉路。

我们后人都推崇阳明学,可是刚才梳理脉路的时候,就告诉大家,阳明学本身带有朱子学的元素。我们当今更多疏忽的是朱子学的元素,把阳明学纯当做实用学。这是阳明学的没落!一旦排除朱子的元素,所称的阳明学,就纯成了“方法论”。

大家不需要考试,我在带领大家以一种体悟的方式,让大家学习,而不是简单地填充知识。大家肯定没有很多时间去读儒家原典了,即使读的,可能也是碎片化学习,不能形成体系,因为过了黄金年龄。比如,在你很小的时候,会用大量时间阅读你明知道对自己可能没有什么用的东西,求知欲的驱使。今天大家还只是求知欲吗?不是吧,读书的欲望很复杂了吧?所以就很难用心地把一本书读下去了吧?一年能读几本书啊?我们内在太复杂了!可是,如果平时花功夫多读书,以一种天真的心态,去读,在这种好奇心、涉猎心等心态下读,博学广闻,随着年龄的成长,只需要听一些提纲契领、结论性的话,就可以了。这就是“点睛”。如果过去没有这些储备,现在听我讲,就不是“点睛”,还是在灌输阶段。我不想这样讲。所以,我才要给大家讲细一些,尽可能讲得落地一些,让你们内心里能够了解、体会一些,不当知识来讲了。这是我的用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