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新闻传播学必考的10道理论题(传播学篇·下)

今天是公历2017年12月1日,距离2018考研初试还有最后的22天。最后冲刺复习的三周时间内,木铎家的学长学姐依然会给大家持续输出强力助攻😎。同时你有任何复习疑问,也可以在本条推送下留言,我们会帮你们一一解答。

好啦,言归正传,上期2017年新闻传播学必考的10道理论题(传播学篇·上),我们已经给大家介绍了今年必考的5个传播学理论——【把关人】、【传播学主要流派】、【议程设置理论】、【传播控制】以及【涵化理论】。

今天,我们就给同学们详细讲解另外5个必考传播学理论。当然,更多更完整更详细的今年考试热点,你可以参看我们的【2018新闻传播学年度热点书】【热点专题书】得热点者得天下,2018新闻传播学热点书强势来袭

必考传播学理论六:框架理论

1
理论概述:

什么是框架?戈夫曼认为,框架指的是人们用来认识和阐释外在客观世界的认知结构,人们对于现实生活经验的归纳、结构与阐释都依赖一定的框架,框架使得人们能够定位、感知、理解、归纳众多具体信息。

媒介框架:媒介机构信息处理的组织框架,它适用于多种类型的媒介信息生产和传播过程的研究。这个概念适用于新闻的选择、加工、新闻文本和意义的建构过程的研究,称为新闻框架。

什么导致框架?恩特曼发现有两种机制对新闻框架的建构与实现有着重要的意义,分别是“报道规模控制”和“具体信息的呈现”。

加姆森认为,新闻框架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是框限,即决定新闻取材范围,主要使用选择策略,选择不同的事实或事物不同属性加以提示或凸显;第二层是内在结构,即使用充足策略,建构文本完整意义。

框架产生什么影响?框架效果,即对受众的认知、态度和行为产生影响。更详细的框架理论相关分析,可以参见每日考点 | 框架理论内涵及出题要点汇总)。

2
必考理由:

知网搜索可见,学术界对于框架理论的研究一直保持着高度的热情,从2007年起到2017年,每年发表的与框架理论有关的论文都在1000+。所以,同学们务必对框架理论高度重视,要背的滚瓜烂熟才能胜券在握。

而往年真题对新闻框架的考察,其相关基础知识占据很大一部分比例,“框架”、“框架分析”、“框架效果”、“媒介框架”、“新闻框架”等词的基本含义需要牢记,2017年对新闻框架的考察为4道题目,2016和2015分别考察一道。

2017年:

【简答题】:议程设置理论与框架理论的基本内涵(2017年西北大学新闻与传播专硕综合)

【论述题】:什么是框架及框架效果,对新闻工作有何启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传播基础440)

【名词解释题】:框架(2017北京工商大学新闻传播)

【材料分析题】:给出一段关于新闻框架的材料,请阐释你的理解。(材料内容是新闻框架的内涵,表现形式以及影响方式)(2017武汉大学学硕809新闻传播学基础)

2016年:

【论述题】:新闻框架的定义,构建新闻框架的两种机制和四种具体功能(2016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硕440)

2015年:

【论述题】:请结合当前某个你所熟悉的新闻热点事件谈谈你对新闻框架及其功能的理解。(2015同济大学615新闻理论)

3
答题要点:

框架是传播学的一个经典理论,近几年对于框架和议程设置效果的比较成为热门考题。在这里着重分析一下两者的异同。

框架效果与议程设置效果第二层的异同:(1)从相同方面来看,设置框架是从有待感知的现实中选择某方面,使其在传播的文本中更加显著,它的具体做法是促进对一个问题的特殊界定方式、因果解释、道德评价以及(或者)提出该问题的解释方案(新闻框架的四大功能)。议程设置的第二层是媒体对议程属性的显著性排列,会影响受众对这些属性重要性的判断;(2)从不同方面来看,议程设置的第二层只是框架效果的一种,框架不等于属性,框架是一个格式塔,包含整体的感觉。

作为新闻生产的框架主要表现在媒体框架以及框架建构,作为媒体效果的框架表现在媒体的框架对受众的认知效果以及受众的认知框架对受众接受媒体的内容认知的影响、新闻工作者的个人认知框架对报道内容的影响。

必考传播学理论七:两级传播与意见领袖

1
理论概述:

两级传播理论概念的变迁

两级传播理论开创了大众传播研究中的有限效果时代自20世纪40年代诞生以来一直争议不断,但有一点一直未变,那就是在媒介传播过程中关注“个人影响”的实质。

(一)拉扎斯菲尔德关于“两级传播流”理论假设的表述,最早出现在1944年出版的认民的选择》一书中,它对概念的表述是:“信息是从广播和印刷媒介流向意见领袖,再从意见领袖传递给那些不太活跃的人群的。”但这个对我们影响甚大的定义只是简单地把两级传播作为一个信息流动的过程,意见领袖的作用也只是充当了信息“转播”的角色,它看不出个人在媒介与受众之间所产生的影响。

(二)1955年,在迪凯特调查基础之上,拉扎斯菲尔德伊莱体·卡茨共同出版《个人的影响》,对这一概念作了如下改动:“‘观念’常常先从广播或印刷品流向意见领袖,然后再流向人口中那些不大活跃的部分。”

(三)1968年拉扎斯菲尔德《人民的选择》第三版序言中,关于两级传播的概念他又做了重新修改:“使用这个概念,我们意指大众传媒往往通过两个过程向受众传递信息。意见领袖读报或听广播后,会将过滤后的小量观点和信息,传递给那些不太活跃的人群。这里新提到了媒介传播的“两个过程”:

  • 第一是指对信息的接收与关注过程;

  • 第二是指对影响或信息进行接收或拒绝的反应过程。

拉扎斯菲尔德使用了“流”的概念进行解释,他认为,大众媒介只是完成了信息传送的功能(信息流),而影响传递的功能(影响流)则是由两级传播中的第二级——意见领袖来完成

2
必考理由:

两级传播理论是传播学中一个最基础的理论,与之相联系的“意见领袖”、“传播流”、“创新与扩散”、“有限效果论”、“大众传播”、“人际传播”等理论几乎涵盖了传播学重要的考点每日考点 | 两级传播与网络意见领袖新特征)。

因此,当我们谈到“两级传播”,就不可避免的要谈到“意见领袖”。同学们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了解这两个的关联性。知网的搜索“意见领袖”可以看到,从2012年到2016年,“意见领袖”的论文数量都在2000+,2017年截至本文发布的11月30日,也已经发表了1823篇,全年突破2000篇也是板上钉钉。

在近年来诸多社交媒体中,我们都能发现拥有大量追随者的“意见领袖”,比如各种网络大V、各种网红,他们通过两级传播甚至多级传播影响着中国舆论环境,与过去的“意见领袖”相比,他们所关注的领域和影响的范围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与此同时,当“初级群体”扩展为更大的网络集群后,群体结构也在发生变化,无论在身份、心理和类型等方面都变得更复杂,但群体所形成的某种规范和一致性仍然存在。而当传统的面对面人际传播发展为以文字和音视频为主体的网络人际传播后,后者比前者更具有广泛性、偶然性、隐匿性和多重性,但它仍属于人际间交流传播的范畴。这些变化说明了两级传播在当下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真题方面,对于这两个关联考点的考察依然十分密集,需要着重复习。

2017年:

【名词解释题】:意见领袖(2017浙江大学学硕719传播学理论)

【名词解释题】:意见领袖(2017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专硕440)

【名词解释题】:两级传播(2017广西大学学硕新闻传播史论)

【论述题】:意见领袖及如何评价(2017年河北大学新闻与传播440)

2016年:

【名词解释题】:意见领袖(2016上海交通大学传播学原理)

【名词解释题】:两级传播理论(2016厦大新闻与传播基础)

2015年:

【论述题】:何谓意见领袖,他们的特征是什么,他们在传播过程中产生怎样的影响,结合具体案例探讨意见领袖是如何引导舆论的产生和发展的。(2015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基础714试题)

【名词解释题】:两级传播(2015上海交通大学传播学原理)

【论述题】:具体解释媒介传播效果两级传播模式,沉默的螺旋,新闻建构理论(2015上海体育学院体育传播学)

3
答题要点:

要想深入、清晰掌握“两级传播”的概念,就必须清楚以下三个理论支撑:

(一)“初级群体”的重新发现:两级传播的环境。拉扎斯菲德把“初级群体”这一概念运用到两级传播的研究中去,并从库利概念中家庭的范围扩大到更广阔的人际关系亲密群体中,探讨初级群体是如何共享意见和态度,并形成一套基本理论框架,从而完成了“初级群体”的“重新发现”的过程。他把发现的过程分解为两个步骤:第一步,发现“意见领袖”存在的事实。 第二步,发现在这一群体中所有人际关系都是一个潜在的传播网络,而其中“意见领袖”扮演着特殊的传播角色。

(二)意见领袖:两级传播的动力。拉扎斯菲尔德与伊莱体·卡茨1955年出版的《个人的影响》一书中表明:人际影响比任何一种媒介都更为有效,证明了意见领袖存在于群体内各个阶层的事实。

(三)人际传播:两级传播的路径。施拉姆认为两级传播理论“是把大众媒介与人际传播渠道联系起来的假说”。他这一说法是指,信息流向意见领袖是属于大众媒介传播的过程,而观点和意见从意见领袖流向受众则是人际传播的过程。在他看来,人际传播渠道通常是指从人到人的传播渠道没有中介。

必考传播学理论八:媒介仪式

1
理论概述:

媒介事件和媒介仪式是《传播学教程》第一版中所没有的内容,在2011年出版的第二版中和“框架”“基模”等概念一起增补进教材中。新的概念、新的内容,也反映了学术界研究的新方向,所以也是考察的新重点。

媒介事件由美国传播学者戴扬&卡茨提出,指在电视上进行现场直播的国家级历史事件,称为媒介事件。包括划时代的政治和体育竞赛,表现出超凡魅力的政治使命(总理访问),大人物们所经历的通过仪式(查尔斯与戴安娜王妃的婚礼),概括为:竞赛、征服、加冕。

媒介仪式是指广大电视观众通过电视媒介符号的传播,被邀请参与到某些重要显著的共同性活动或者某些盛大事件,最终呈现的一种象征性和表演性的文化实践过程和行为。

2
必考理由:

根据知网对包含“仪式”主题词的相关的文献量来看,近几年热度依然很高,因此结合实际案例来正确认识这一传播理论是很有必要的。如庆祝建军90周年阅兵:一场建构国家共同体的盛大政治仪式

根据历年真题分析,考察最多的是媒介事件以及詹姆斯·凯瑞的“仪式观”基础理论,两者之间的区别是学界目前存在争议的问题,有必要将两者联系起来进行系统思考。

2017年:

【名词解释题】:媒介事件(2017年华南师范大学440真题)

【名词解释题】:媒介事件(2017年中山大学新闻传播专硕334)

2016年:

【简答题】:传播传递和传播仪式化的区别(2016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硕史论)

【名词解释题】:传播仪式观(2016南京大学传播学史)

2015年:

【论述题】:简述戴扬与卡茨关于电视新闻传播的“媒介事件”现象,并举一例进行阐释,报刊市场是否是多边市场,为什么?(2015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学史论学硕)

【简答题】:简述传播的传递观和仪式观(2015北京大学传播学专业一)

3
答题要点:

(一)媒介事件与媒介仪式的关系。

(1)媒介事件是媒介仪式的发生主体。媒介事件是媒介仪式形成的前提和主体,没有媒介事件的预先组织和播出,就不会有观众的关注与参与,也就更不可能形成一种象征性的和表演性的文化实践过程和行为。

(2)媒介仪式其实就是媒介事件的“仪式化表述”。正是这种“仪式化”的呈现方式,才使得以媒介事件作为主体的媒介仪式具有惊人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二)媒介事件的特点与功能。

 (1)特点:电视直播;中断了日常生活和日常的电视节目;事件预先策划,按脚本进行;直播解说充满虔诚与敬畏;强制性;规模的巨大——整个世界都在观看;事件的功能是促进社会整合;典型的功能是提供安慰和调和。

(2)功能:说服和变革。能征服数量最多的观众,并引起社会事态的变化,还会导致社会政治的变化,促进社会运动;提高事件组织和“主演”地位;发挥社会整合功能,维持社会最高秩序的统一。

(三)媒介事件存在的问题:赋予它所关注的问题以特殊的重要性,还会遮蔽其他问题;转移人们对现实社会的关注,对手中拿起到麻醉作用。但是这种现象并非绝对,受众有自己的反向解读。也就是说,这一仪式过程不单纯是传播者的意识操纵,最终意义是传播者和接受者共同协商的结果。媒介事件不仅庆祝一致性,也欢呼多元性,受众也会对这一事件引起不同的意见展开讨论。

必考传播学理论九:使用与满足

1
理论概述:

“使用与满足”研究把受众看做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做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该理论的提出是传播学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首次从受众的角度出发来考察大众传播的过程,是对受众心理和行为进行微观研究的一个成果。

“使用与满足”理论的集大成者麦奎尔等学者指出,使用与满足理论考量的不是“传媒对人们做了些什么,而是让我们研究人们通过传媒做了什么”,也就是说媒体为受众提供的只是平台,更重要的是受众通过“使用”媒介所提供的这个平台对自身需求的“满足”。

2
必考理由:

“使用与满足”也是传播学的经典理论之一,可以说是常考常新。

历年考题着重考察使用与满足理论本身,对于基础知识和互联网时代的新发展的考察是一大倾向,各大高校对于传播学的经典理论还是相当重视,“使用与满足理论”是一个必备的考点。

2017年:

【名词解释题】:使用与满足(2017年郑州大学新闻传播专硕334)

【论述题】:使用与满足理论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应用(2017年中山大学新闻传播440)

【论述题】:使用与满足研究的意义和局限性(2017辽宁大学新闻传播专硕440)

2016年:

【论述题】:互联网时代的使用与满足(2016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传播历史与理论)

【论述题】: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利弊,结合实例谈谈你的认识(2016南京大学研究方法和传播业务)

3
答题要点:

新媒体语境下,对受众“使用媒介”新的“满足”体现在一下几点每日考点 | “使用与满足”的内涵及与新媒体相关的考点

(一)使用新媒体发布信息以满足受众自我表达和自我实现的需求;

(二)使用新媒体构建公共领域以满足受众参政议政的需求;

(三)使用新媒体本身使受众娱乐和参与互动需求的满足得到延伸。传统媒体环境中受众“使用媒介信息”,新媒体时代这一现象转变为受众“使用媒介信息”和“使用媒介本身”相结合。

“使用与满足”理论作为一种研究视角,可以出现在受众的内容消费观、媒介技术的发展、媒介内容产品的创新等多个视野中。除了单独作为考题考察之外,也是新闻学与传播学答题必备的“葵花宝典”。

必考传播学理论十:媒介素养

1
理论概述:

(一)传统媒介素养。英国学者大卫·布金汉姆定义:“使用和解读媒介信息所需要的知识、技巧和能力”。着重帮助人们尤其是青少年对媒介信息谨慎、理性对待,在有关健康、购物、价值判断上做出明智的选择,同时帮助人们称为媒介的创新消费者,有效传递他们的所思、所想和优势。

传统的媒介素养注重培养受众获取、分析、评价、传播这四大能力,可以概括为两方面的技能:实践的批判能力和带有批判性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新媒介素养。雷恩尼·威尔曼提出,强调公众作为传播者的角色,以传统媒介素养为前提,包括道德素养要求。

2
必考理由:

随着互联网“开放”与“共享”的特征越来越明显,受众的话语表达的情绪化以及信息接收的盲目化现象也越来越受到学界关注。根据知网相关文献统计,“媒介素养”的研究量基本逐年升高,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考点。

此外,历年的考题主要基于对理论本身的考察,在复习这块儿知识的时候,注意和互联网发展现状、新闻学等联系起来。每日考点 | “媒介素养”的内涵及发展

2017年:

【名词解释题】:媒介素养(2017年兰州大学新闻传播史论)

【简答题】:新媒体发展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以及谈谈媒介素养对策(2017年华南师范大学334真题)

2016年:

【名词解释题】:媒介素养(2016天津师范大学 334)

【论述题】:谈谈你对媒介素养的认识(2016上海交通大学传播学原理)

3
答题要点:

媒介素养教育历程与传播学的发展紧密相关,单从传播理论层面来分析,其紧密结合传播学派中文化研究学派、批判学派等流派的主流思想。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免疫范式阶段(保护主义阶段)

英国文学批评家利维斯和他的学生汤普森认为,大众传媒因为商业动机的驱使,推崇的只是流行的大众文化,是在推销“低水平的满足”,这将误导社会成员的精神追求,尤其是青少年。因此应该建立系统化的课程训练,培养青少年的媒介批判意识,使其能够辨认大众传媒的不良影响。

这一时期为20世纪30、40年代,当时大众文化研究者以及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和媒介持否定态度,这一时期有鄙视大众文化,推崇精英文化的色彩。

(二)分析范式阶段

20世纪50、60年代,开始强调理解、判断和欣赏媒介。

当时英国文化研究学派认为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在审美价值上无高下之分,都是人类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承载大众文化的大众媒介是合理的。人们需要的是分辨力而不是免疫力,以辨别媒介内容品质。

(三)解码范式阶段

20世纪70年代,强调培养公众对媒介“建构现实”功能的解码能力,从而获得知识为己用。

李普曼的“拟态环境”对此产生影响。文化研究学者认为大众媒介的内容是通过符号编码而来,编码过程中夹杂了各种制约因素,但受众拥有解码的能力。

(四)自主范式阶段(能动赋权阶段)

20世纪80年代以后,媒介素养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被许多国家和地区纳入正规课程教育系统中。

此阶段中,培养信息社会合格的公众成为主要目标,包括分辨、选择和评价媒体及信息内容的自主能力,通过理性对话监督影响媒体的能力,通过参加传播创造、积极推动传播过程的民主参与能力。这个时期,保护主义仍然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媒介技术教育、媒介艺术教育、传播理念的民主教育都是重要内容。

好啦,【2017年新闻传播学必考的10道理论题(传播学篇)】到这里就告一段落,下期我们将会带来【2017年新闻传播学必考的10道理论题(新闻学篇)】。

聪明的你,如果仔细翻阅了我们的这几期梳理就会发现,其实无论是传播学考点还是新闻学考点,很多都是相互关联的,比如两级传播和意见领袖、媒介事件和媒介仪式,在复习时候就应该善于思考和勾连相近、相关、相邻概念的异同点,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而在具体答题时候,也必须结合实际的案例来进行解答,这样才能有事半功倍的复习效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