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人容易得胆囊炎?
慢性胆囊炎指胆囊的慢性迁延性炎症,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疾病。慢性胆囊炎在我国多见,20岁以上的人发病率逐渐增高,女性略多于男性,男女发病率之比为1 ∶1.9~3。女性的发病率在45岁左右达到高峰,经产妇或肥胖者多见,儿童少见。
胆囊炎怎么发生的?
胆囊炎就是胆囊的炎症。胆囊在肝脏的下方,贮存胆汁,帮助消化食物,但有一部分人胆囊会长结石,导致胆道梗阻、胆汁淤滞,诱发胆囊炎。胆道结石是导致梗阻的'罪魁祸首',反复的炎症反过来会促进结石的形成,进一步加重胆道梗阻,形成恶性循环。
慢性胆囊炎一定是因为结石的原因吗?
虽然超过90%的慢性胆囊炎患者伴有胆囊结石,但有一部分患者是由于急性胆囊炎反复发作、失治所致,或者由于细菌、病毒感染,消化运动功能障碍而引起。老年人胆囊括约肌松弛,细菌容易进入胆道,所以相对于年轻人来说,老年人更容易出现胆囊炎症。
不吃脂肪,可不可行?
了解了胆囊炎的发病原因后,一些患者就理解为了「吃脂肪 = 排胆汁 = 诱发胆囊炎发作」,因此就会吃类似「清水煮白菜」这类无脂饮食。
这样其实是不对的!
虽然高脂饮食会明显刺激胆囊收缩加重腹痛,但平时适量进食脂肪不会诱发或者加重胆囊炎。相反,适量的脂肪摄入会刺激胆囊正常的收缩,使胆囊内的胆汁及时排空,减少胆汁瘀积,避免形成胆结石、加重胆囊炎。
此外,脂肪也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之一,缺少脂肪的摄入,会逐渐出现乏力、记忆力下降、免疫力下降、凝血功能异常等表现。
如果慢性胆囊炎病人因饮食不当、劳累、细菌感染等原因,诱发胆囊炎急性发作,出现明显腹痛、发热甚至皮肤变黄等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进行治疗。
临床表现
慢性胆囊炎的临床表现多不典型、不明显。多数病人可长年没有症状,只在体检、手术时发现,称为无痛性胆囊炎。
一般病人表现为反复发作性上腹或右上腹不适、持续性右上腹钝痛或右肩胛区疼痛。平时经常有右上腹部隐痛、腹胀、嗳气、恶心、厌食油腻食物和腹泻等消化不良症状,这些症状虽不严重,却顽固难愈,进脂肪类食物后加剧,喛气后可稍减轻。
临床上具有慢性反复急性发作的特点。当伴有胆结石并发生结石嵌顿时,可发生胆绞痛,少数病人可出现发热、黄疸等症状。发作间隙期多数病人无阳性体征,部分病人体格检查可发现右上腹深压痛,胆囊区轻度压痛和叩击痛,但无反跳痛;急性发作时右上腹可有肌紧张或Murphy 征阳性;胆囊增大时右上腹可扪及囊性包块。
什么样的人容易得慢性胆囊炎
不良生活方式如长期高能量、高脂饮食,长期不吃早餐,长期空腹,暴饮暴食,吸烟,酗酒,运动量少等;
肥胖或体重迅速降低;
长期口服避孕药、头孢曲松等药物;
胆囊结石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多发于40岁以上女性,同时生产次数越多也会导致胆囊结石发生率增高;
部分疾病如高血脂、糖尿病、肝硬化、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胃切除术后、长期肠外营养等。
慢性胆囊炎就是个小毛病,不需要做手术?
反复发作胆绞痛、胆囊无功能、有急性发作,症状反复不缓解,尤其是伴有结石者,应手术治疗。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导致的感染和炎症是胆囊癌的最高危因素。
慢性胆囊炎饮食上有什么要注意的吗?
胆囊炎患者以低脂肪、低胆固醇、适量蛋白和高维生素饮食为宜。急性发作期应禁食或无脂饮食,充分休息,以缓解疼痛。慢性期或缓解期的患者以低脂肪、低胆固醇饮食为主。适量摄入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丰富维生素,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要注意卫生,防止肠道寄生虫和细菌感染,注意营养的均衡,规律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