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孔子“平反”(外一则)

《中国典籍与文化》第十辑有文章探讨《论语》,觉得比较有意思。《论语》中有些句子因理解不同,对孔子的思想也会造成根本的差异(误解),譬如最熟悉的就有“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下面举几例重新解释(我根据文意作了要点归纳,也许不够全面或有误会):

一、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

1、  关键在“与”的解释
2、  “与”可训为“如”
3、  例证:《广雅》“与,如也”,《孟子·滕文公下》“不由其道而往者,与钻穴隙之类也”,司马相如《子虚赋》“楚王之猎,孰与寡人”(最后例句原文无)
4、  为什么训“如”合适?其一,孔子孝道,包括孝母,不可能所有女子一概而论;其二,女子与小人不对等(女子与男子对举,小人与君子对举)
5、  此语是“子见南子”后讲的,句前“唯”有强调作用,似在批评南子(《论语》系孔子弟子辑录,不会收集有损于老师的言行)

二、父为子隐,子为父隐

1、  关键在“隐”字
2、  此“隐”为“檃栝”之“檃”。檃栝意为“正曲木之木,正邪曲之器”,也写作隐栝、隐括(见于《大戴礼记》《韩诗外传》《孔子家语》等)
3、  例:《管子·禁藏》“是故君子上观绝理者以自恐也,下观不及者以自隐也”(自隐,自我纠正),《后汉书·安帝记》“隐亲悉心,勿取浮华”(李贤注:隐亲,犹亲自隐也。即尽心把自己和亲戚的问题改正过来),《旧唐书·食货志》“分路捡括隐审”(下去检查,把对不上的改过来)
4、  “其父攘羊”是曲,其子将“曲”矫正过来(隐),解决问题而不是隐瞒,方法可以是送还、道歉、赔钱等
5、  “匿过”不符合孔子一贯思想,他说过“过则勿惮改”“过而不改,是谓过矣”“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三、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1、  常规断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也有人断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或“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本题不在断句中做文章,只按常规讲
2、  关键在“知”,知智通假,训为“折”(强力折服)
3、  例:郭店楚墓竹简《尊德义》“民可使道之,而不可使智之;民可道也,而不可强也”(智即强,道即导);“锲而不舍,朽木不折”,《大戴礼记》写作“楔而不舍,朽木不知”;《尚书·吕刑》“伯夷降典,折民惟刑”,马融注:折,智也
4、  另,“由”宜读作“迪”,意为启迪、引导
5、  此句意为“民可导也,不可(强)折也”

四、无友不如己者

“友”不作为动词解,没有(哪个)朋友不如自己,即“无不如己之友”,与“三人行,必有我师”合;如果“不去交不如自己的人为友”,就有问题

五、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不患”与“患”对举,如“不患无位,患无以立”“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此句似脱一“患”字,有人补为“不患莫己知,(患)求为可知也”。但“患求为可知也”说不通。
河北定州出土的汉简本《论语》,此句作“不患莫己知,未为可知也”,汉隶“求”“未”字形相近,应以“未”字为正,这样加上“患”也通了:不患莫己知,患未为可知也

(廖名春:《<论语>疑难问题新探》,载《中国典籍与文化》第十辑)

“传道受业解惑”别解

《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下文云:“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自世䌽堂本《韩集》以下诸本,“受”“授”二字皆前后不同。而坊间选本如《古文眉詮》《唐宋文醇》,则擅改上“受”字为“授”,其实非也。“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二句,盖承首句“古之学者”言之,言学者求师,所以承先哲之道,受古人之业,而解己之惑也。非谓传道与人,授业与人,解人之惑也。《论语·学而》:“传不习乎?”“传”有授、受二义,或释为传道与人而己反不习,或释为虽得师之传而己不习。韩文此二句正谓求师之举,为学者所当务。下文言“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仍自受业之一方言之,故开端“受业”之“受”,必为承受之义而非授与之义无疑也。下文之“授”,为授与之义甚明,不得因下文之“授”而遽改易上文之“受”。或以为上古“授”“受”二义本为一字,可以通用,韩愈好古,故以“受”为“授”。此说尤误。夫“授”“受”既已分为二义矣,宋元诸版本之文字亦既互异矣,而竟强同之,不亦厚诬古人乎?安在其实事求是也!

(吴小如《韩文琐札》,载《文献》第十一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