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磁共振成像特征分析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PCNSL)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类少见肿瘤,约占原发性脑肿瘤的5%,约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1%[1],其手术治疗后复发率高,预后较差,而对放疗及化疗敏感。为了加深对本病的认识,提高正确诊断率,采用正确的治疗方法,搜集本院2012年3月‐2017年3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10例,结合临床及影像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搜集本院2012年3月‐2017年3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35~66岁,平均(49.9±9.3)岁,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及恶心呕吐等。
1.2检查方法
磁共振成像(MRI)检查采用SiemensTrioTim3.0TMR扫描仪,10例患者术前均行脑MRI平扫、扩散加权成像(DWI)及增强扫描,其中1例行磁共振波普检查,MRI平扫采用SE及TSE序列,常规横轴面、矢状面扫描。T1WI:TR264.0ms,TE2.70ms;T2WI:TR4000ms,TE96.0ms;T2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TR4300ms,TE94.0ms。DWI扫描采用自旋回波-回波平面成像(SE-EPI)序列,取b值为0及1000s/mm2,TR3500ms,TE100ms;视野24cm×24cm,层厚5mm,层间距0.3mm,层数20。增强扫描对比剂为钆喷酸葡胺(Gd-DTPA),剂量0.1mmol/kg,行T1WI横轴面、矢状面及冠状面扫描,扫描参数同平扫T1WI。
1.3影像学分析
所有检查序列均由2名有经验的副主任医师在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PACS)诊断工作站上对病变的大小、形态、信号及强化特点进行分析。
2结果
2.1影像表现
10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中7例位于幕上,3例位于幕下。病变大小为2.0cm×1.5cm×2.5cm~3.5cm×4.0cm×3.8cm(左右径×前后径×上下径)。T1WI像7例呈低信号,3例呈等信号;T2WI像7例呈稍高信号,3例呈等信号;T2FLAIR像6例高信号,4例稍高信号;DWI像8例呈明显高信号;2例稍高信号。静脉注入GdDTPA后,7例明显强化,3例不均匀强化,见图1。
图1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a:T1WI轴面见左侧丘脑类圆形低信号,边界尚清晰,周围伴水肿;b:T2WI轴面示病变呈稍高信号;c:T2WI黑水像轴面示病变呈高信号;d:轴面DWI(b=1000s/mm2)可见明显扩散受限呈高信号;e:轴面增强扫描,病变呈明显不均匀强化;f:矢状位增强扫描,病变呈不规则明显强化;g:冠状位增强扫描,病变呈不规则明显强化;h:时间-增强曲线,病变强化类型呈缓慢上升型;i:磁共振波谱显示病变侧NAA峰及NAA/Cr比值减低,Cho峰及Cho/Cr比值升高。
a:T1WI轴面见左侧丘脑类圆形低信号,边界尚清晰,周围伴水肿;b:T2WI轴面示病变呈稍高信号;c:T2WI黑水像轴面示病变呈高信号;d:轴面DWI(b=1000s/mm2)可见明显扩散受限呈高信号;e:轴面增强扫描,病变呈明显不均匀强化;f:矢状位增强扫描,病变呈不规则明显强化;g:冠状位增强扫描,病变呈不规则明显强化;h:时间-增强曲线,病变强化类型呈缓慢上升型;i:磁共振波谱显示病变侧NAA峰及NAA/Cr比值减低,Cho峰及Cho/Cr比值升高。
2.2手术及病理
肉眼观肿瘤呈灰红色至灰白色,无包膜,边界尚清,质地较软;镜下见肿瘤细胞大小较一致,核大,胞质少,呈弥漫片状分布,围绕血管排列,见图2。
3讨论
3.1临床及病因
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淋巴瘤指原发于脑、脊髓和脑脊膜的淋巴瘤,身体其他部位未发现淋巴瘤,恶性度高,预后差。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约占原发性脑肿瘤的5%,约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1%。90%PCNSL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为高级别型,其他少见类型有Burkitt's淋巴瘤和T细胞淋巴瘤。诊断PCNSL需符合以下条件:(1)以颅内或椎管内病变症状为首发表现;(2)经病理组织形态学、免疫组化证实;(3)详细检查全身各部位以及血液、骨髓,以排除继发性病变;(4)确诊后3个月内未出现全身其他部位的淋巴瘤。PCNSL多见于成年人,发病年龄45~70岁,中位年龄55岁左右,男性略多于女性。艾滋病患者发病年龄较轻,平均为39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多为颅高压和神经系统损害的症状和体征,可有记忆力下降和精神障碍,癫痫发作少。本组10例患者以头痛、头晕及呕吐为主要症状,符合此病临床特点。
3.2MRI表现
PCNSL的常规MRI表现与淋巴瘤内丰富的网状纤维分布及瘤体富于细胞成分有关。典型淋巴瘤可单发或多发,以幕上分布为主,常位于脑深部,易侵及额顶叶脑白质、胼胝体、丘脑及基底节区[2],肿瘤边界欠清,形态不规则,瘤周水肿较轻[3],在T1WI序列上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与脑灰质信号相近,出血及钙化少见,静脉注入Gd-DTPA后扫描呈明显均匀结节样或团块状强化[4],临近室管膜或软脑膜易出现异常强化,大部分肿瘤可见“缺口征”、“尖角征”及“抱拳样”等表现[5]。DWI序列对淋巴瘤的诊断、鉴别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由于瘤细胞排列密集,细胞间隙相对较小,水分子扩散受限[6],DWI多表现为高信号[7]。磁共振波谱(MRS)可以提供活体组织的代谢变化信息[8,9],肿瘤实质区NAA峰减低,Cr峰减低,Cho峰、Lip峰明显增高[10],Lip峰与淋巴瘤细胞的凋亡密切相关,凋亡越多,Lip峰越明显,所以明显升高的Lip峰对鉴别淋巴瘤与其他实性肿瘤有高度的特异性。本组患者中,T1WI像7例(7/10、70%)呈低信号,3例(3/10、30%)呈等信号;T2WI像7例(7/10、70%)呈稍高信号,3例(3/10、30%)呈等信号;T2FLAIR像6例(6/10、60%)高信号,4例(4/10、40%)稍高信号;DWI像8例(8/10、80%)呈明显高信号;2例(2/10、20%)稍高信号。静脉注入Gd-DTPA后,7例(7/10、70%)明显强化,3例(3/10、30%)不均匀强化,较符合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影像特点。
3.3病理表现
脑内原发性淋巴瘤90%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大体标本呈鱼肉状,较柔软,大多为灰白色,无包膜,与正常脑组织界限尚清。组织形态学瘤细胞多数大小较一致,核大,胞质少,呈弥漫片状分布,围绕血管排列,即围管现象,形成所谓的“袖套征”,部分瘤组织中见散在分布的吞噬细胞,即“星空现象”,有时肿瘤组织周围见反应性胶质星形细胞增生,免疫功能正常患者出血及坏死罕见,而免疫缺陷患者有时可见坏死、囊变及出血。脑内原发性淋巴瘤绝大多数B细胞标志物为阳性。本组患者免疫组化CD20、CD19、PAX-5呈强阳性,符合此病临床特点。
3.4鉴别诊断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需与以下疾病相鉴别:(1)成胶质细胞瘤:多呈T1低信号T2高信号,T2WI信号多高于淋巴瘤,内部囊变、坏死多见,花环状强化,磁共振波谱(MRS)淋巴瘤实质内多出现高耸的脂质(lipid,Lip)峰[11],具有较高的特异性;(2)转移瘤:中老年人多见,常有原发灶,好发于皮髓质交界区,瘤周水肿明显,小肿瘤大水肿为其较特征的表现,囊变、坏死多见;(3)感染性或肉芽肿性病变,患者多伴发热、恶寒等临床症状,脓肿形成后呈规则光滑的环形强化,抗感染治疗有效;(4)脑膜瘤:多呈类圆形,边界清楚,脑膜尾征及白质塌陷征常见,由于脑膜瘤为脑外病变,不含神经元,MRS脑膜瘤N-乙酰天门冬氨酸(N-acetyl-asparticacid,NAA)缺失,有特征性的丙氨酸(Alanine,Ala)峰出现,Lip出现在坏死区。
总之,磁共振成像对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可以准确定位,清楚显示病变部位、大小,磁共振成像表现上有一定的信号特点,结合发病年龄和临床特点,可做出初步诊断,最终确诊需依赖于病理检查。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