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无邪”的童真 ——读9则儿童小作文

近日网上有博文《小学生作文《孤独》火了,老师满分评论直呼:天才,看哭了!》。作者“朗读君”选出了9篇大约八九岁的孩子写的小作文,并且为每一篇小作文认真写下了评语。我阅读之后后觉得“朗读君”在标题里惊呼的“天才,看哭了”绝不是虚夸之词,真的,自己也差一点看哭了!每篇小作文不过百来字,字字纯情,又灵动机敏,真乃神童妙文,我这个白发皓首的老者也被深深打动,思绪潮涌,反复诵读品味,最后就抽象为这几个字“思无邪的童真”。

儿童生活的环境里接触最多的是亲人之爱,《没收》《爷爷》《孤独》表达的就是这种纯真的情感。通篇没有出现过一个直白的“爱”字,却洋溢着浓浓的爱意,对爱的追求(“工作没收了爸爸的陪伴”),对爱的渴望(《孤独》),对爱的感恩(“我和我姐姐没收了妈妈的时间”;“这个世界的风雨/都绕过我/向他一个人倾斜”)以及对爱失落的苦恼(《孤独》)。前两篇用的是散文诗体裁,写作上也表现出更多的形象思维,有相当的文学性。

《孤独》这篇小小的记叙文根据生活真实平平说来,先抑(父母离婚)后扬(父亲说海南度假),再转而直落低谷(度假没有“我”)。情节简单却一波三折,这样的结局不由得让人心头一沉。幸而老师的批语非常温馨,给小作者送去“冬天里的一把火”,但愿他的父亲读到这篇小作文,明白儿子是多么渴望父爱!

《低调》和《眼睛》两篇写出了儿童丰富的感情世界,而且富有浪漫情怀,这样的情怀在中年以上的人群中差不多是绝迹了,所以读下来觉得尤其珍贵,让人宝爱。

《低调》从百十亿年的天体宇宙说起,又以百十亿年的宇宙终结,中间穿插着当代儿童与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难以隔断的联系,大有“万物皆备于我”的豪放,可见小作者的心里装下了多少精神财富。文后老师的批语似乎隐隐暗示小作者的家境可能称不上富裕,但物质生活的不足却被从正面做得光彩夺目,三个反问句(“我炫耀了吗?我膨胀了吗?我骄傲了吗?”)理直气壮,豁达的人格跃然纸上。

《眼睛》的小作者与前一位小朋友一样,眼里同样装得下天地世界,回想我辈幼年多数人大概更多的只是数星星,听牛郎织女。他们或许也听过神话故事,但可贵的是他们更有自己的主体意识,从眼睛“大小”的对比瞬时转到个人的弱小无助:“有时遇到心事/就连两行泪/也装不下”——何等委婉何等细腻的情感;全文的前后对比构成了诗意的反差。难怪老师批语十分恳切:“自愧不如!活了一大把年纪了,道理都懂,就是写不出”。这句批语真让人感同身受啊!

同样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儿童主体(自我)意识觉醒的还有篇《挑妈妈》。以母子对话为规定语境,似乎孩子不是被动地由“命运”把他安置在某个母体里降生,而是摆脱了自然规定性,成了小生命的自主选择。也许在天上,“看见了你/觉得你特别好/想做你的儿子”。就这么几句简单直白的话语构成了一个当代童话。这个温馨的童话倾诉了儿子对母亲浓浓的爱。

能够写下《男人女人》的小朋友一定是个小机灵。这样年龄的小朋友其实识字并不多,但他能够使用发散性思维对汉字结体里相似的符码进行重构,而且赋予同作文题目《男人女人》完全契合的字义(“女人能扳倒山,成为‘妇人’”;“女人能捅破天,成为‘夫人’”)。这种开放性思考能力在儿童身上确乎不可多得,只是要长久保持这种能力,在今后接受的课堂教育过程中不因为接受“填鸭式”的灌输而磨灭自主思考能力,那是很不容易的。

《委屈》这个小故事里我们看到了孩子的抗争,这种抗争不是任性的“无理取闹”而是建立在逻辑推理基础之上的。首先是事实:爸爸喝酒,外公也喝酒;但是母亲的态度完全不一样;孩子基于事实的类比逼出母亲的强辩(“那是我爸”),好吧,孩子用了逻辑类推(“那这个也是我爸啊!”)回答了母亲。正所谓“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我们可以想见一个尴尬的母亲不知如何作答。

老师的批语是“孩子,你爸没白疼你”,此语似嫌轻薄调侃,本篇真正的价值在于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基于逻辑力量的抗争。

《秘密》看上去有点游戏文字,但这样的游戏文字只有孩子才能写得出来。

“妈妈说我是捡来的”,这样的话语普遍存在于有孩子的家庭里,姑且不论学者们所称的“性教育不够普及”的遁词,其实“捡来”的话在半大不小的孩子心里总会留下疑虑。写作文的这位孩子很聪明,它有一定的逻辑思考能力。在还没有懂得婚姻家庭知识的前提下,依照简单地逻辑类比推论出“谁是捡来的”结论,虽然在我们看来很可笑,但对于孩子来说,那可是动过脑子进行思考后的结论。应该为他的思想能力点个赞。

老师批语“孩子真是世界上最纯洁的生物”。兴许作文的孩子还不能深入理解这句话——正因为他的纯洁,但是我觉得孩子理性的萌芽我们要倍加爱护,这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起点;不能任由孩子永远“纯洁无瑕”。

其实“永远藏在心中”“不想说出的秘密”,不仅表现出小作者认知的内心满足和俏皮得意,更是他对母亲挚爱的浓墨重彩之笔。

键盘敲到这里,却觉得上面自己的那些文字简直是狗尾续貂,老气横秋,反而遮掩了童稚的灵光。可厌的是忍不住要涂抹几笔,一是被小朋友深深打动,心潮难抑;二是觉得发表博文的“朗读君”所写的评语“课堂腔”太重,不是说这位老师写得不到位,可能仅仅是职业习惯使之下笔所然。故而忍不住用自己动情的体会表达一下对小朋友的喜爱和赞叹。当然,孩子们能写出这样充满童趣又不乏思维力量的短文也是老师和家长悉心教育培养的成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