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真正的铜境

  古人将铜、铁、硅、铝及一些不常见的金属比如锡、铅、锌等按照一定比例混合,放在熔炉中进行熔化,成为金属汁后浇入事先准备好的模具中,待凝固变冷后,就成了铜镜的雏形。

  新仿的铜镜,锈是移上去的,用硬物一碰就掉下来了,老锈就是用刀也刮不掉。新仿铜镜纹饰不清晰,锈色不太多。

  从文献记载和考占发掘中铜镜的出土状态来看,铜镜除被古人用于照面梳妆外,还有多种特殊的用途。对此虽然不少文章和专着中已有论述,但所述及的多为某些特殊场合或活动(如千秋节、涉外礼仪、婚嫁)中的馈赠现象,实际上很少超出铜镜的基本功用范畴。本文不揣冒昧,拟结合古籍文献和考古资料对铜镜在古代社会中的“另类”用途作一探讨,不妥之处,期请指正。

  铜镜收藏与投资也存在着盲从与风险。市场中高烧不退的辽、金、元等时期铜镜,虽近期价格有所回落,但仍有失理性。铜镜有着几千年历史,横跨广阔疆土,纵穿几十个朝代,融合了多民族文明,这其中既机会多多,也风险密布。收藏投资群体的鱼龙混杂和铜镜市场价格步出洼地,更使有意初涉铜镜者应格外谨慎。

  《尚书》《国语》《庄子》等先秦著作中,提到过古人“鉴于水”。《说文·金部》释“鉴”为“盆”,因此可以说盛水的盆(鉴),就是最早的镜子。随着合金技术的出现,开始了使用铜和锡或银铅等制作铜镜的历史。铜镜一般制成圆形或方形,其背面铸铭文饰图案,并陪钮以穿系,正面则以铅锡磨砺光亮,可清晰照面。

  一面古铜镜,价值多少,常人大多不太清楚。古董嘛,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已不足为奇。可是,一面铜镜价值几千万,这在收藏界里,恐怕也属奇闻。去年中国嘉德春拍时,日本一位铜镜收藏家千石唯斯带来了3面海兽葡萄纹镜,还未上拍,就被浙江一位房地产老板看上,他出价1个亿,意欲收藏这3面铜镜,未果。上海藏家冯先生却以3500万元谋得其中的一面。

  铜镜的纹饰和铭文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这些纹饰和铭文的产生与流行,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生活及时代风尚有一定的关系。

(0)

相关推荐

  • 珍贵古铜镜鉴赏,值得收藏

    新仿的铜镜,锈是移上去的,用硬物一碰就掉下来了,老锈就是用刀也刮不掉.新仿铜镜纹饰不清晰,锈色不太多. 铜镜的纹饰和铭文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这些纹饰和铭文的产生与流行,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 ...

  • 鄂州曾今的古铜镜制作之乡

    "谪仙人"在<秋浦歌>中写到:"灯下天姿人不识,唯对铜镜自心伤."唐贞观十七年,直言的魏征因病去世.唐太宗难过的说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 ...

  • 你不能不知道“铜境”这个大咖

    历代铜镜铭文内容体现着一定的社会背景和文化情怀.汉代多见纪年.纪氏.宣传铜镜质量.祈求升官发财.反映升仙思想的内容.唐初镜铭常以富有韵味的五言诗.回文诗的形式咏镜颂人.宋代以后流行的商标字号铭则是铸镜 ...

  • 古铜镜的鉴定小技巧

    为保证铜镜能具有真实.清晰的效果,古人在铸造铜镜时,镜子的大小和弧度有严格的比例关系.所以可以从形状上对古铜镜的真伪进行辨别.一般来讲,小一点的铜镜可以看到比较平缓的弧度,超过20公分的铜镜就基本是一 ...

  • 以铜为鉴:中国古代铜镜文化

    古人云: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衰,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作为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器具,铜镜成为中国古代使用时间最久,铸造数量最多的铜器.考古发现证明,中国在距今4000年前的 ...

  • 只有深入了解铜境才能更好拥有

    古代铸镜的方法,被人们称为"范铸法".就是先用泥塑造出模型,在镜子背面雕塑出各种花纹图案或者文字,等到阴干以后,再烧制成母模.再用母模翻制泥范,同样要阴干烧制.接下来再熔化合金,浇 ...

  • 青铜境的收藏价值

    所谓铜镜,大体分为镜面,即镜的正面,光亮可以照面;镜背,上面多铸有各种纹饰和铭文;镜钮,即在镜背中 央,有孔可以系绳,可用手持或系在镜台上;钮座,即钮的周围,紧连钮的装饰部分.另外还分内区.中区.外区 ...

  • 铜境:离天价还差多远

    现在的铜镜收藏以水银古.黑漆古为上品,铅背次之,青绿古又次之.真品铜镜都经过在土壤中的自然埋藏,一件铜镜入土几百数千年,其锈色坚硬自然,层次分明与镜胎浑然一体,牢固坚密,不易脱落,用手抠不掉.新仿的铜 ...

  • 古铜镜究竟具有多大的收藏潜力

    从文献记载和考占发掘中铜镜的出土状态来看,铜镜除被古人用于照面梳妆外,还有多种特殊的用途.对此虽然不少文章和专着中已有论述,但所述及的多为某些特殊场合或活动(如千秋节.涉外礼仪.婚嫁)中的馈赠现象,实 ...

  • 天价成交的古铜镜,价格一度飙升

    铜镜还有一个很浪漫的用途,就是被当做一种信物.我们现在也有成语,破镜重圆.这说的就是乐昌公主和她的驸马因为战乱不得已而分开,两人把铜镜摔成两半,两人各拿一半,作为日后联系的工具. 仿制的铜镜除了用汉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