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启示录8:丁元英成功三定律
《天道》中丁元英手段高超
,他是如何达到如此境界的呢?其实丁元英是掌握知识后的自悟者,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吾日三省吾身”,丁元英对于自我的剖析加上自身知识对文化的研究最终有一套独特的“天道”商业法则。
第一点、丰富的专业文化知识。丁元英1978年考入了清华大学,1979年留学德国柏林洪堡大学,并且获得了经济学硕士。任职于柏林国际金融投资公司,1992年就职于柏林《世界经济周刊》的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专员。正是过硬的经济学知识让其掌握了股市的命脉。
所以说丁元英在为王庙村进行脱贫的时候已经想到了结果,格律诗公司未来几十年甚至以后的发展终归是要靠着劳动力与乐圣公司的生产线来换取利益。这场商业战争最大的成就方就是格律诗,格律诗只不过是作为打通林雨峰乐圣集团的一套程序罢了。
第二点、对于文化属性的独特分析。丁元英眼中的文化属性其实就是对于人性的另一种分析。丁元英不止一次表示过人人都想要有救世主来拯救自己,可真正的救世主会到来吗?丁元英对于文化的观点就是无所用,无所不用。没有作为就是有作为,对于叶,冯,刘三人的退股作为一个正常的操作者应该去阻止劝说。但是丁元英则一句话也没有说过,可以说丁元英这个不作为也是最大的作为。
丁元英明白无求到处人情好,不饮任他酒价高。对于三人的退出丁元英认为自然在人性的情理之中,乐圣公司对于格律诗的起诉已经搞得三人人心涣散。都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可见人和的重要性,三人的离开之后格律诗剩下的只有欧阳雪不会再出现其他问题。而且刘冰的做法丁元英也没有当即下定论,只是淡淡地一笑。
可这一笑也是用意颇深,最终从头到尾都没有对刘冰有意见的丁元英,给刘冰上了人生的最后一堂哲学课。丁元英对于文化属性的总结简单就是一句话,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的关键核心,此乃文化属性铁律。
第三点、商业核心之道——人心人力。在丁元英对王庙村的多番考察之后,终于发现了唯一一个条件也就是丁元英此次整个计划的核心,那就是剩余劳动力。王庙村有地,有院子,有房子,构成了可以劳动的基础。接下来这也是敢于和林雨峰打价格战的核心之处,剩余劳动力的可怕性给林雨峰上了一堂哲学课。其次丁元英还告诉了王庙村的村民,想要能够使用剩余劳动力那就要不怕吃苦受累。
显然王庙村的村民能够做到,当然了丁元英作业金融学硕士,肯定不会单独只是简单地使用这个核心条件。核心条件之外的辅助条件则更为关键,王庙村一没有技术,二没有现代化的机器。而丁元英为其制定了一个独特的路线那就是高品质手工产品,社会需求量有限而且档次还高,流水线产业又无法满足,那就是定制音箱架。并且王庙村的构造也不是一个公司,而是一家家的个体工商户。各个阶段形成了相互的牵制,这也有点文化属性的规则包括在其中。王庙村作为一个有剩余劳动力的村庄在丁元英的操控下快速的开始生产,完全没有乐圣公司现代化企业需要产房,土地投资的包袱。可随时的停产,限产,没有一般企业停产消耗的包袱,丁元英表示赢得就是质量与价格。
王庙村的成功之处就是在恶劣的生产条件,忍人所不能忍,能人所不能,两败俱伤之时多一口气则是商业赢家。正所谓强中自有强中手。
综上所述商业的成功之道贵在一个字那就是“快”,丁元英永远比他人多想几步,刘冰的宝马车也是诱导林雨峰的重要因素所在。
用知识,文化和人心夺得了格律诗的成功,此乃丁元英商业成功三定律。他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是”先到为君,后到为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