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遗产在中国》34 庐山国家公园
《世界遗产在中国》34 庐山国家公园
庐山,坐落于江西省北部,位于长江中游南岸,北接鄱阳湖,面积302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地带500平方公里,是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庐山地质构造复杂,是座地垒式断块山。其地质形成约八万年,是中国第四纪冰川学说的诞生地。在第四纪庐山上升强烈,周围相对下陷,形成多种地貌类型,北部构造为谷岭地貌,南部和西北侧形成高峻的山峰,山地中分布着宽谷和峡谷,外围发育为阶地和谷阶,不愧有“地质公园”的称号。众多的奇峰、怪石、瀑布、岩洞形成了奇特瑰丽的山岳景观。
庐山风光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的美誉,以“奇、秀、险、雄”闻名于世,现主要有12个景区、37个景点、230个景物景观,“春山如滴,夏山如翠,秋山如醉,冬山如玉”是庐山风景的最好写照。
庐山生物资源丰富,生态系统完整。植被覆盖率达到80%以上,有植物3000余种,呈中国第三纪植被特征。庐山植物园成立于1934年,是国内外著名的亚高山植物园,同时也是中国长江中下游植物物种的重要保护基地。庐山有鸟类170多种,在鄱阳湖鸟类保护区越冬的鸟达100万余只,其中有世界上最大的白鹤群,占世界白鹤总数的95%。
庐山是中国古代的教育基地。这里有居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首的白鹿洞书院,创建于940年,宋朝理学大师朱熹曾经在此潜心研究,他的教育思想在中国教育史乃至世界教育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庐山还是中国古代的宗教中心,公元391年,佛教名僧慧远在此创建东林寺,代表着佛教“中国化”的开始,成为中国南方的佛教中心;南朝道士陆修静在庐山开创了道教南天师派。唐代马祖道在山上开创了佛教临济宗,影响深远。明、清以后,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也在这里建堂传教,形成了五教聚集一山的独特现象。庐山还是一座政治名山,国民党政府也曾经于此设立“夏都”。新中国成立后,在庐山召开了三次重要的党的会议,留下了许多珍贵文物,极具历史价值。庐山是闻名中外的避暑胜地,自鸦片战争以来,这里修建了具有英、法、美、德、等18个国家建筑风格的上千幢别墅,著名的有美庐别墅、歇尔曼别墅等,成为至今保存完好的国际别墅群落。
江西庐山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这里的佛教和道教庙观,以及儒学的里程碑建筑(最杰出的大师曾在此授课),完全融汇在美不胜收的自然景观之中,赋予无数艺术家以灵感,而这些艺术家开创了中国文化中对于自然的审美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