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车偶遇——南苏丹维和部队归来的可爱战士
当代最可爱的人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可以使我们获得知识、智慧和力量,行万里路可以使我们阅尽人间美景,更可以在与形形色色的人接触中感悟人生。今天我想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日前在旅途中亲身经历的一个真实故事。
9月19日我乘K518次列车从吉林回南京,20日清晨5点多钟车到济南站时,我的下铺上来一个小伙子,手里拎着中秋礼盒和一个大箱子,因光线暗看不清他的脸。只听邻座上铺的一位中年妇女对他说:自己的手坏了爬不上去上铺,想和他换铺位。只见他二话没说,问清铺位,直接把箱子举了上去,睡觉去了。我不由对他产生了好感,要知道现在的年轻人哟……
上午9点多钟小伙子下来吃早饭,我才看清这是个1米8、9,身材魁梧的年轻人,胳膊上的肌肉线条清晰可见,浑身透着朝气和活力。闲来无事就和他攀谈起来,一问才知道他居然是我们国家第一批赴南苏丹维和部队的战士,如今已转业,这次是回常州老家准备找工作的。
我的内心不由得增添了些许敬意。我称赞他把下铺让给了别人,他诧异地扬起了眉头说:“这不很正常吗?”我问:“为什么?”他告诉我:自己曾经在泥地里、雨水里、车箱的地板上抱枪和衣而卧,经历了战争、动乱和贫穷环境,他觉得祖国人民太幸福了,他睡在哪里都觉得舒服。他的一席话使我真心地喜欢上了这个小伙子。这样的经历,这样的境界,使得你不得不对他刮目相看。
他给我看了他头戴蓝色贝雷帽,胸前佩戴着联合国和平勋章的照片,真的好帅气、好威武哟!我问他:“在南苏丹苦吗?面临枪林弹雨害怕吗?”他说:“不害怕是假的,但我们是代表中国的维和部队,害怕也要挺住。我们执行任务时就遭遇过南苏丹反政府武装的包围,他们用枪抵着我们的脑袋,那一刻真的很危险,要不是联合国协调人员及时赶到,我们真的会“光荣”了。南苏丹很穷,又面临战乱,我们负责看守联合国物资储备站,就经常遭遇抢劫与枪战,现在我的脸上还留有当时留下的伤疤。”他平静地述说着,仿佛在说别人的故事。他接着说:“南苏丹地处非洲,天气非常炎热,每次我们执行任务时都要穿上厚厚的盔甲,还要插上防弹钢片,高温下浑身就像泡在汗水里一样,可还是要穿,不然有生命危险。”我问:“防弹衣真的防弹吗?”他说:“可以防住,但巨大的冲击波足以令你的五脏六腑瘫痪。”
我听了不寒而栗。“最危险的任务是长途巡逻。奔袭五天的途中不一定会遇到什么突发情况,每天都要面临枪林弹雨和生死考验。我的下一批战友就是因为巡逻中一颗榴弹炮弹过来,五名战士全部牺牲了。”可能是想到了战友,他的表情凝重起来,声音低沉地说:“阿姨,经历了这些,你说我换个铺,又算得了什么呢?”我顿时肃然起敬!
我问他:“你是怎么去的维和部队?”他说:“我是从济南军区几千人中经过层层选拔出来的。”我问:“父母知道吗?”他说:“没敢告诉他们,只在上飞机前给他们打了电话,说自己出国旅游了。”我问:“那一刻真的把生死置之度外了吗?”他说:“是的,也有一股兴奋和冲动。”我理解:这是一个热血男儿内心奔涌的使命与担当。
列车向前奔驰,窗外金黄色的稻田、一幢幢农舍一闪而过,也许是刚才的谈话触动了他,他望着窗外若有所思。我问:“怎么想家了?”他回过神来不好意思地说:“有点。”我小心地问:“退伍后为什么没有接受安置工作,而选择了自主择业?”他说:“自主择业可以拿到更多的钱呀。
我的父母都在农村,父亲因养殖遭遇天灾欠下了近80万元的债务,母亲一度要和父亲离婚。我把安置费和在部队攒下的钱都给了家里,告诉母亲:我是你们的儿子,这个债我来还。”我感动得热泪盈眶,我们这些战士都是有血有肉的人,面对亲情,面对苦难,他选择的是一条艰难曲折的路。否则,他完全可以凭着自己的一身武艺和在维和部队服务的经历,找到一份好工作,安排好自己的后半生。
我问他:“今后打算怎么办?”他叹了口气说:“其实我对部队很有感情,那里毕竟是我锻炼成长的地方。离开了部队,我真不知道怎样去生活。现在除了会开车,其他什么都不会。我要融入社会就要有技术,这次就是去青岛拜师学艺的。”我感受到了他内心的迷茫和无奈。是呀,我们的战士把美好的青春,危急时刻甚至把生命都献给了祖国和人民,而在退伍之后面临生存,不得不重新对生活做出选择。我们应该多关心帮助那些曾经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为祖国和平、安全浴血献身的战士们,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人民的骄傲啊!
不知不觉中列车已临近南京,我要下车了,可和小伙子的谈话还意犹未尽。整理东西,匆忙中依依惜别却忘记了问他姓名,深深的遗憾。祝福这个当代最可爱的人,前途似锦,好人一生平安吧!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