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避险须让“人防 技防”融合发力
一声异响,听出滑坡征兆;一潭浑水,窥得山洪之危。近年来,在各方努力下,成功避险案例在多地上演(详见本报8月6日一版)。一个个成功的避险案例背后,是一个个生动的防灾减灾实践。纵观这些避险案例,笔者认为,成功避险须让“人防+技防”融合发力。
近年来,我国气候异常,极端天气事件多发频发。面对雨情汛情,各地力推关口前移、源头治理,强化风险早期识别和预报预警,为成功避险提供了基本遵循。县包乡、乡包村、村包户,三级包保责任制,联防联控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收到暴雨红色预警,牢记职责,连夜值守,鸣锣示警,迅速转移;建立险情观测行业责任清单、避让撤离属地责任清单、应急救援综合责任清单机制,农房被埋却无人员伤亡……
这些有效的“人防”办法,筑牢了“生命堤坝”。事实证明,及时转移是避险的关键。各地政府和相关部门针对重大灾害性天气过程,应组织滚动联合会商,发挥气象、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专业优势,精准研判风险,把落实责任作为刚性要求,及时果断转移危险地区群众,落实好“转移谁、谁组织、什么时转、转到哪去、转移群众服务管理”5个关键环节,确保应转早转、应转尽转。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提前13分钟提供滑坡临坡时间、广西壮族自治区利用新安装的先进检测设备成功应对9起地质灾害……可见,科技手段不仅为地质灾害防控插上“科技翅膀”,也为成功避险提供有力支撑。
然而,再先进的技防手段都离不开有力的人防措施。应建立完善“人防+技防”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破解“隐患在哪里”“结构如何”“灾害何时发生”3个难题,及时发布预警,特别是要做好短临预报预警,确保预警信息到村、到社区、到户、到人,周密部署防范。人防不可少,技防更有效。通过点面有效结合,“人防+技防”融合发力,切实提升防灾减灾能力。
(本文转载于《中国应急管理报》2021年08月07日 编辑:虞 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