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澄注道德经述成·道经·三七章

道经·三七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吴澄:道之无为,久而不变,非特暂焉而已,故曰常无为。虽一无所为,而于所当为之事,无一不为也。若无为而事有废缺,则亦何取其无为也哉?此之无为,盖性焉安焉者也。

原成:道恒无为也。

原成:凡涉及“道”的运动、矛盾、本质等内容,吴氏及先贤注释皆不取。

道德经中凡出现“无不为”字样,皆是衍文。老子言“无为而无以为”。

此章老子阐述了“道”是如何做到“无为”的。老子“无为”的真正内涵是“约束而不干预”,先贤对“无为”的曲解之厚,执迷之不悟,让人叹息。

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化。

吴澄:侯王若能守此无为之道,则虽无心于化物,而物将自化。

原成:矦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原成:凡涉及“道”的运动、矛盾、本质等内容,吴氏及先贤注释皆不取。

此句老子阐述“道”为何要无名、无为。“道”无名而不为主宰,万物自宾。“道”无为而约束,故万物自化。

万物接受“道”做为唯一标准,故曰自宾。万物接受“道”的运动方式来发展变化,故曰自化。

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亦将不欲。

吴澄:欲谓有心为之。作犹起也。言未能纯乎无为之道者,方将待物之化而遽有心于欲其化,欲之之心一起,则非无为之道矣。吾欲作者之自吾也。镇谓压定使之不起。无名之朴谓此无为之道也。欲作之时,必将以此无名之朴镇压,其有心之欲以道自治也。既以此无名之朴镇其欲,则其欲亦将不欲矣,此之不欲复焉执焉者也。

原成:化而欲作,吾将贞之以无名之朴。贞之以无名之朴,夫亦将不辱。

原成:凡涉及“道”的运动、矛盾、本质等内容,吴氏及先贤注释皆不取。

“无名之朴”,泛泛而谈而与“道”同义。但此处老子不用“道”字,而是使用“无名之朴”,当是别有深意。老子此处言“无名之朴”而不言“道”,就是以“无名之朴”来强调“道”的运动特性,即“无”运动与“有”运动。也就是说,老子将“道”的运动特性,称之为“无名之朴”。

化,自化也。老子把万物发展变化的过程,称之为“化而欲作”。

“化而欲作,吾将贞之以无名之朴”,这句话就是老子对“道”是如何做到“无为”的阐述。从上面论述可知,“道”就是通过约束万物的运动,来做到“无为”的。也就是说,“道”以无名的方式,使万物接受“道”做为唯一标准,这个唯一标准就是“道”的运动方式。有了这个唯一标准,万物在其自身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就必须遵循并不能超越这个唯一标准的约束,所以“道”无为。

辱,犹曲也,犹结果也。“贞之以无名之朴,夫亦将不辱”,这句话老子想表达什么思想呢?把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运动必然产生结果”。

我们再整理下老子这句话的含义:

凡物皆是处于不断运动之中,运动必然产生结果。

这句话就是万物的唯一标准。万物以这句话做为唯一标准来约束自身,故万物能自宾、自化、自定。“道”对万物有了这层约束,故“道”不干预万物。

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吴澄:静者,作之反其始也。欲作既以道镇之,则欲者不欲,而作者静矣,故虽无心于正天下,而天下将自正。其与万物将自化者亦无以异,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原成:不辱以情,万物将自定。

原成:凡涉及“道”的运动、矛盾、本质等内容,吴氏及先贤注释皆不取。

静,情也。情,实也。实者,如实不二也。凡物皆是处于不断运动之中的,运动必有结果呈现出来。“无”运动烈度超过限度,通知并请求“有”运动如实地将“无”运动产生的不可见结果呈现出来。随后,“无”运动中止当前进程,开启新进程,并以突破新进程的限度为已任。

结果由“无”运动生成,但要依赖于“有”的如实呈现。这个曲折过程,老子称之为“不辱以情”。

吴澄:此章前二节言无为而民自化,后二节言好静而民自正。

除特别注明外,所有文章为作者原创文章,作者保留原创文章的一切权利。

如果此文对你有点滴帮助,请点赞关注作者,给作者以鼓励!

(0)

相关推荐

  • 《道德经》通读 第三十七章 原文

    <道德经>通读   第三十七章 原文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此章命题为:朴则生. 大道无为而无 ...

  • 吴澄注道德经述成·道经·一章

    道经·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吴澄:道犹路也.可道,可践行也.常,常久不变也.名谓德也.可名,可指定也.道本无名,字之曰道而已.若谓如道路之可践行而-道,则非此常而不变.之道也.德虽有 ...

  • 吴澄注道德经述成·道经·二章

    道经·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吴澄:美谓美于他物,以质而言也.善谓善于其事,以能而言也.美恶善不善之名相因而有,以有恶故有美,以有不善故有善,皆知此之为美则彼为恶矣,皆 ...

  • 吴澄注道德经述成·道经·三章

    道经·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吴澄:尚谓尊崇之,贵谓宝重之,见犹示也.人之贤者,其名可尚上之,人苟尚之,则民皆欲趋其名而至于争矣.货之难得者,其利可贵 ...

  • 吴澄注道德经述成·道经·四章

    道经·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 吴澄:冲字本作盥器之虚也,或疑辞不敢必也.道之体虚,人之用此道者亦当虚而不盈,盈则非道矣.渊,深不可测也.宗犹宗子之宗,宗者族之统,道者万物之统,故曰 ...

  • 吴澄注道德经述成·道经·五章

    道经·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吴澄:仁谓有心于爱之也.刍狗,缚草为狗之形,祷雨所用也,既祷则弃之,无复有顾惜之意.天地无心于爱物而任其自生自成,圣人无心于爱民而任其自作 ...

  • 吴澄注道德经述成·道经·六章

    道经·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吴澄:谷以喻虚,虚则神存于中,故曰谷神.谷即中之处而守之者神也,不死谓元气常生而不死也.牝以喻元气之濡弱和柔,上加玄字者,赞美之辞.玄牝者,万物之母也,庄子所谓太一者 ...

  • 吴澄注道德经述成·道经·七章

    道经·七章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久. 吴澄:天地以其气生万物,而不自生其气. 原成: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 原成:玄牝衍生万物而不衍生自身 ...

  • 吴澄注道德经述成·道经·九章

    道经·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吴澄:持,奉之也.已,止也.揣,捶之也.此章谓道不欲盈,而又以锐为比,言盘水者不可以盈,盈之则易至于溢,不如已之而不使盈也.遂言捶锥锋者不可以说, ...

  • 吴澄注道德经述成·道经·十一章

    道经·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甩: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吴澄:辐,轮之轑也.毂,轮之心也.无,空虚之处也.埏,和土也.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