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房何许最清深 ----《暮归禅房》赏析
夏日的晌午,窗外烈日当空,镜子般的玻璃幕墙反射着强烈的阳光,绿茵茵的香樟顶着热浪委靡地站在高楼旁,稚嫩的叶子被烤得打起卷儿,偶尔从树上传来几声有气无力的蝉叫,似乎在与你诉说着酷日的淫威。
这样炎热的周末,如能在茶桌上备一壶清茶,放几方美石赏玩,也不失是一种消暑的好方法。于是冒着酷热在院子的石堆里寻找,终于翻出一方十年前雪藏的画面石,清洗后涂上硅油保养一番,当石头放于案台时,眼前不由一亮:一幅多美的僧人暮归图呀!一缕淡淡的禅意氤氲着从石头里散发出来,原本因炽热而烦躁的心,瞬间安静了许多。我赶紧掏出手机把图片发给好友共赏,好友回赠我一个优雅的题名----《暮归禅房》。
《暮归禅房》表达的是一个幽静的画面:黄昏在西山悄然徘徊,暮色偷偷窥视着晚霞,一位高僧化缘归来,正沿着弯弯曲曲的小道走向幽深的后院,他唱经礼佛的禅房就在后院花丛树林深处,如火如荼的夕阳映照着他的僧袍,把它渲染得如一袭深红的长衫。山风拂过,青丝飞扬、衣诀飘飘,而四周却空旷沉寂,山路杳无人迹,似是大自然和人世间的所有其他声响都寂灭了,只有那茕茕孑立的身影在款款而行,那悠扬而宏亮的佛音在耳边幽幽回荡,引导着他进入禅的境界。
《暮归禅房》让我领悟到了空门禅定那自由自在、不疾不徐、清净安详的境界,也让我产生诸多联想,仿佛自己就是高僧化身,举目望见寺外的青山,树林焕发着夕照的光彩,寺院“铛铛”的钟声引导我来到一汪清清的水潭旁,只见天地和自己的身影在水中湛然空明,心中的杂念和尘世的烦恼顿时涤除。
我沉浸在这纯净怡悦的画面中,浑然不知窗外已落日熔金,惟觉石头中的那份孤寂和清欢在我心头萦绕,如墨滴水中,在我心海弥漫,纷乱却又清晰。这份清幽,让我欲罢不能,似又在心里平添了几分“孤形吊影”的味道。
我蓦然回神,目光透过窗外,只见傍晚吝惜着余辉,霞光仿佛浸透一般,染红了我一身。这情景也正应着我眸中的石头,简简单单、不施修饰却又楚楚堪怜。我转身捧起心爱的石头,摇晃着一身夕晖,满心怜惜地把它放在书桌上,随手捡起一本古诗集翻开,首篇竟是唐代诗人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如泣如诉的诗句一缕缕划过心坎,让我清凉顿生。这诗中的意蕴,一如我此刻的心境,更似这方优雅而清远的画面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