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尖穴点刺放血,治病有几多

河北 石家庄市

/宋禄法

耳尖穴,位于耳朵的上方,向前折耳,耳郭之尖端处是穴。

///

患者取坐位,放松全身、调匀呼吸。施术者先以拇、食指指腹将耳朵上部皮肤揉搓至发红、发热,然后在耳尖穴常规消毒或涂0.5%碘伏。左手将耳郭前折,以拇、食指捏起耳尖部皮肤,将耳软骨捏在指腹中。右手持一次性三棱针,或一次性注射针头,或经消毒的缝衣针,迅速点刺耳尖穴1~2毫米,挤血5~10滴。或根据体质情况,由黑血挤至血色变淡。

耳尖穴,首载于明代《太医院经验良方大全》(简称《奇效良方》),为经外奇穴,主治“眼生翳膜”。到了后世,应用耳尖穴治病的范围不断增加。至1959年,由中国中医研究院(现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编著的《针灸学简编》,载耳尖穴主治“眼生翳膜、急性结膜炎、喉痹、麦粒肿、高热”。

现代临床研究表明,耳尖穴刺血疗法,具有退热、抗炎、抗过敏、镇静、止痛、降血压及清脑明目、活血祛瘀、软坚散结、扶正祛邪、调整脏腑功能、增强人体免疫力等功效。可治疗偏正头痛、头晕、神经衰弱、顽固性失眠、高血压、中暑、肝昏迷、醉酒、咽喉肿痛、面部疖肿、痄腮、颈部淋巴结炎、周围面神经麻痹、口疮、牙痛、急性乳腺炎、眼生翳膜、急性结膜炎、麦粒肿、电光性眼炎、青光眼、沙眼、皮肤瘙痒症、痤疮、脂溢性皮炎、小儿湿疹等。治病范围涵盖了中西医的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等各科,可谓治病多多。

其中,尤其对于热盛、血瘀、邪实之证,用之见效迅速。

治疗外感高热,刺血双耳尖穴,经2个小时后体温即可下降。

治疗肝阳上亢之高血压,刺血耳尖穴,经5~15分钟后血压即有可能下降。

治疗初期麦粒肿(眼疮、针眼),刺患侧耳尖穴,后挤血10多滴,眼睛的肿胀疼感随即可减轻,视物清亮,一般治疗一次即可痊愈。

治疗痄腮(流行性腮腺炎),点刺耳尖穴,一般治疗1~2天后即可退热消肿。

对于醉酒者,耳尖穴刺血4~6滴,即有醒脑开窍之功,效果立竿见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管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主办

本文作者:宋禄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