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库大叶种:甜醇灵动,熟茶的另一种审美
茶客们偏爱熟茶的理由中,被提到最多的还是「粘稠」「厚重」「浓郁」等这样的字眼。较之生茶的香甜鲜爽,熟茶似乎更像是一位温和的老者,我们也愿意享受它的低沉韵味。
难道喝熟茶真的只能喝到「粘稠厚重」吗?占据市场的审美真的是我们对熟茶的唯一审美吗?
绝对不是。
1月2日,茶叶进化论举办了第9期熟茶沙龙,这次的主角是「勐库大叶种」熟茶。
作为云南分布最广的品种,它隐藏在众多名山头的背后决定着茶汤的底层风格。
本次沙龙,我们将从名山头背后解析品种这样一个概念,尝试对勐库大叶种有更精准的风格抓取,探索另一种区别于「粘稠厚重」的独特熟茶审美。
01
山头背后的品种逻辑:
冰岛系的勐库种审美
金乔:
今天的沙龙主题为「聊一聊勐库大叶种的底层逻辑」。
在这句话里,相比熟茶的树种来讲,我觉得勐库两个字可能会更深入人心,因为大名鼎鼎的冰岛就在勐库地界,这也是当下市场上理解普洱茶的一个惯用的方法,用山头来划分风味。
勐库种作为云南分布最广最核心的一个普洱茶良种,它隐藏在了很多著名的山头背后,为了让大家更好地抓取品种审美,我们选取了拥有明显勐海大叶种特点的老班章熟茶,与代表勐库大叶种的冰岛熟茶进行对比,一起喝一喝名山头背后的不同品种会带给我们怎样的审美体验。
中琦:
因为要找两个比较好的老班章和冰岛熟茶,所以这两个茶不是同一年份的。老班章熟茶是18年的,冰岛熟茶是10年的,陈化时间不一样。但可以喝两种风格。
廖波:
班章熟茶应该是厚重回甘,冰岛熟茶应该是甜柔生津,这应该是两个熟茶里最大的区别。这也是我对他们的印象。
李扬:
班章和冰岛它们分别代表两个品种,勐海种和勐库种,勐海种它确实更厚重粘稠,然后勐库种更清爽,更通透。这是我自己的感受。
茶友:
冰岛入口的时候有一种淡淡的药香,这个年份应该蛮久的。喝到第三杯的时候就能感到一点点老茶的气息,还是蛮讨喜的。生津很强,滋味也是清爽的甜。
老班章第一泡蛮香的,但第二泡和第三泡好像突然变得没有识别度了,觉得并不像在喝老班章,那种醇厚气息并没有喝出来。
高晓华:
班章跟冰岛生茶喝的多,班章熟茶在我们印象中会厚重一点。但今天这一款,假如班章生茶是关中大汉的话,今天喝的熟茶就是江南的小女子,很柔和,而且没有班章的苦涩。
冰岛这一款熟茶,也是颠覆了我们对熟茶的概念,我还喝到了勐海熟茶的桂圆香的气息。比起老班章熟茶,它的香气十分高扬突出。
茶友:
这款班章熟茶有特别明显的就是糯滑感,但是香气没有显现出来。冰岛熟茶,我更喜欢它的带有木质感的陈香,柔甜度更高一点。
茶友:
班章熟茶,一开始就给你糯滑的感觉,滋味来的比较慢,香味不是太显。冰岛生津快、回甘也快,比较通透比较清爽,喉韵凉凉的,到最后嗓子里有清凉感。这个茶可能不是一个年份的,所以没办法对比。
我觉得班章的韵在后面,冰岛登场就是惊艳的感觉。
02
勐库大叶种:
与厚重粘稠相对的甜柔轻盈
金乔:
大家是否能从刚才的品鉴中发现两个山头所呈现的风味特点其实与其所代表的品种是息息相关的,这也是我们给名山头祛魅的一个过程。
我们下一组喝的茶,是茶叶进化论纯品种坐标系中的03批勐宋(勐海大叶种)和01文山顶(勐库大叶种),在工艺上相对统一,且变量比较少,品种作为对比。我们还会产生怎样的一个对比效应。
中琦:
其实我特别喜欢喝勐库大叶种熟茶,因为它甜、清爽、通透,个人觉得吃完饭以后它会带来很好的消食感、清爽感、通畅感。但勐海大叶种喝着满足感很强,有一种饱腹感。
总体来说,如果时间久了,我还是更喜欢喝勐库大叶种熟茶。虽然勐海茶第一口更抓人,厚重黏滑,就像果冻一样,很有质感。但是勐库大叶种熟茶,喉韵的通畅感非常舒服,品质高的勐库大叶种熟茶,甜度和回甘度能让你有很强的幸福感。刚刚的冰岛熟茶,我就觉得它香、醇、浓,喝得很开心,后面的回甘也很久。
|勐海熟茶和勐库熟茶的区别是什么?
李扬:
勐海大叶种,相对来说粘稠厚重,因为它天然的苦味物质含量较多,有机酸含量较少,酸氛比较低的茶,它会有重量感,有压舌感。
勐库大叶种相对来说更清爽,它有机酸含量更高一些,苦味物质含量会少一些,所以它就会显得很轻盈。
这不是高下之分,这是风格之分。
|有人说年份越高,茶的粘稠感更强。熟茶粘稠感是和品种有关,还是和年份有关?
李扬:
粘稠感跟茶里的糖类含量相关,也与其他有机物有关系,但是糖类的关联度最高。黏稠跟糖有关,品种会决定它的糖类的多少,年份也是会的,两者是共同决定。但在所有参数一样的情况下,勐海大叶种要比勐库大叶种要黏一点。
|勐库种的“干涩感”?
黄素贞:
可能我本人我对茶的涩感比较敏感,我喝到冰岛茶的时候,第一杯下去,上颚开始涩,觉得没有滑感,包括舌面和喉咙都有点发干的感觉。
想请教李扬老师,熟茶让人口腔涩,是工艺缺陷,还是品种原因?
李扬:
从感受上来说,你要把「涩」先做一个清晰的定义之后,我们才可以展开讨论。
一个茶只要含有酚类,会跟舌头上的黏蛋白产生疏水键重新结合,都会有涩感,茶有涩感是很正常的。
这种涩感,我认为只是个风格,它不是什么缺点。
但是如果有一种异物感,比如吃到灰尘,明显的异物感卡喉,想把它咳出来之类,这个就不太好。仓储太潮湿,发酵过程中杂菌长的太多,以及不干净,这都有可能。
往期文章:《普洱茶中的“涩”到底是什么?》
中琦:
我今天一直在强调勐库大叶种的熟茶审美,但是我卖茶的时候,如果他不说他的偏好,我会给他推荐勐海大叶种,要不然我怕给他一个勐库大叶种,他会觉得干,不够黏不够厚,然后我解释的比较麻烦,但其实我长期还是喝勐库大叶种。
我喝茶比较喜欢去发现美,我觉得第二款冰岛茶就是。我想要达到舒适度,甜醇香,它已经全部达到了。
很多人觉得第二款涩,我就觉得他不涩,这就是勐库大叶种的一个特点,我们接触过很多学员,他老是觉得勐库茶又干又涩,后来我用几个茶来调试,我发现他就喜欢喝勐海茶。
勐库茶的清爽感、清凉感以及不够滑的感觉,很多人就觉得是干涩。
茶友:
有时候他会有代入感,他已经习惯了某种风格。就像南方人爱吃大米饭,北方人爱吃面条,你让他顿顿吃米饭,北方人他就觉得不舒适,有的时候我们也是从习惯上判断萝卜青菜的问题。
杜洋:
不是勐库大叶种不好,而是刚才那款茶不好,刚才确实觉得干。有很多勐库大叶种并不干的。杂味在第三泡也就没有了,第三泡它的甜度还是蛮舒服的。而且它的香气特别像90年代那种老茶的香气。
但是它的缺陷也非常明显,并不是说一定要去包容缺陷,我觉得干的情况如果没办法通过时间或冲泡去解决的话,这个干还是会很影响。
李扬:
刚才杜总强调的一点,干的感受会影响选择,这应该是行业内普遍的认识,和普遍的痛点。
的确,有些茶的干,是异物感或者是杂菌造成的,这种也不用考虑去包容它。
但是,值得讨论的是什么?
是一种误解。因为酚类,这种能够在你口腔当中造成疏水反应,造成涩感的物质,在茶叶中是普遍存在的。
甚至会造成回甘生津清凉感的糖苷物质,本身也会产生收敛感,而当这个物质特别丰富的时候,可能会被误以为干。
如果这个时候,一棒子打死干涩,会让你错过等上一两年后就会变得非常好的茶。
中琦:
因为其实是每个人的风味审美以及口腔的审美都不一样。茶要有基本的活性、喉韵、正确的工艺,要确定不是小树茶。这个茶,整体构成的意向是不是我接受的?整体有可期待性,就可以谈包容了。
往期文章:《普洱茶长期主义品鉴观》
03
金乔:
喝完4款茶,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这四款茶入口,你心中会更偏好哪一款?
茶友:
可能我对香气一些的偏好,会根据香气来判断茶。我觉得最后冰岛的这款评分上更高一点,勐海那款茶很好喝,但是它的香气太腥了,有点腻。可能再放一两年会更好。我更偏向于勐库种。
黄素贞:
现在每一个人喝茶,他的关注点各自不一样的。比如说像这位茶友他一直关注香气,我觉得我对香气就很不敏感,关注点更多的是在于口感,某段时间会对那种很糯很像米汤感的那种熟茶比较迷恋。
刚刚喝到勐海味的那款的时候,口腔的冲击度,口感的粘稠感都让我印象深刻。
高晓华:
我喝茶更注重口腔喉咙的感受,勐库大叶种这款茶在口腔里面很活泼,也没有上一款勐海大叶种的涩,很舒适。黏稠度也刚刚合适,没有那种我们说的重发酵的米汤感,但是它的厚重在喉韵里面还是一直存在的。我个人是比较偏爱这一款。
刘明华:
相比下来的话,我觉得我会更喜欢班章熟茶的层次感。从前到后香气会有变化,我觉得很舒服,虽然它的甜润、稠滑度都很好。
中琦:
我们为什么一直在这里说大家喜欢哪一款茶,喜欢哪个风格?
一般来说市场对于熟茶的审美就是浓黏厚重这一类,老班章确实好,或者说勐海熟茶确实好,但就是说的人太多了,我们想给市场增添另外一种审美,让喝茶的人心中有另一个框架,另一个锚点,有更多的选择。
我更喜欢冰岛和文山顶,为什么?
我们喝熟茶喝糯滑、厚重,能见到的非常多,特别是熟茶本身已经被发酵过了,它整个滋味是低沉的。
但是勐库大叶种熟茶给了我们另一种可能,原来熟茶不止是低沉的,也可以有甜有香、轻盈舒爽,我觉得这是勐库大叶种熟茶一个宝贵的地方。
而且从10年的那个冰岛茶到18年的文山顶,我们会发现它香气会越来越馥郁,甜度越来越高,这也是勐库种熟茶经过时间洗礼之后呈现的独特魅力。
想象你喝一口老班章,一入口带给你的冲击就已经十分爆炸了,后面总感觉再也比不上第一口来的惊艳。
勐库大叶种的第一口可能是含蓄轻柔的,但它带给品饮者的后韵却足够持久悠长,我觉得这很符合我们宋人审美中那种带着留白的清幽意向。你会越喝越喜欢。
金乔:
刚刚听大家的分享过程中我做了一个统计,显然沙龙是非常有意义的。
我和中琦一直以为勐海大叶种的粘稠度在市场上非常受欢迎,但是显然咱们这个不到20人的抽样调查里,其实勐库大叶种也是非常受欢迎的。
它们是两种审美,审美本无高下。
我现在特别想听听李扬老师对这两款茶的审美是怎样的一个态度?
李扬:
因为文山顶对我个人意义不一般,所以我更喜欢勐库大叶种,当然这个是纯主观的。
从客观来说,有些茶你喝的时候能给你饱腹感,有些茶是越喝越饿,给你饱腹感的就是勐海茶,勐库大叶种就是越喝越饿。感觉现代社会大家天天吃撑的这种节奏,勐库茶则更被需要了。文山顶是我自己的口粮茶,我习惯于这个味道。
04
金乔:
我们今天的主题是勐库大叶种,所以说我们下面再喝一款最新发的勐库大叶种,然后大家感受一下这个品种转化的轨迹。(2020文山顶)
中琦:
勐库大叶种的美好之处就是它的香型转化。
伴随底层的始终是松木香,初期会有蜜香、甜香,甚至偶尔会出现坚果香、巧克力香,逐渐的它会向枣香、木香转化,最后为木质感的陈香。
勐海大叶种的审美在市场上已经有一些词语了。比如说糯香、米汤感等词语,这些词语作为一个标签是很容易让这个品种的特点深入人心传播的。
假如说我们给另外一种审美,勐库大叶种,找一些能够作为标签的词语呢?
高晓华:
其实我觉得「果冻感」是很能形容勐库大叶种的清爽和滑的。
中琦:
果冻感这个词我们说一种汤质的时候,其实更多会在说版纳茶,一个茶存放较好,它的汤质会呈现一种软软的,一团的感觉,勐库大叶种偶尔有些时候会有,但确实会更清爽一点点。
高晓华:
我们俩描述的果冻感不一样,我想的是果冻的那种滑和清甜感。
中琦:
一般来说喝到勐库系的品种品质比较好的熟茶,一些茶友会用「冰糖甜」这个词,但这更多是个描述生茶的词汇。
黄素贞:
这种冰糖甜其实是在品种上面,不管是生茶还是熟茶,这是它的基因,尽管它表现的不一样,但是甜是它品种的基因。
廖总:
其实我觉得有一个词可以形容,「鲜灵感」。我觉得勐库种的茶鲜爽、灵动、有活力。刚才有茶友形容的很活泼的那种感觉,特别有灵性,在鲜爽度来说,我觉得是超过其他品种的,鲜明感特别强的。
中琦:
这个描述我觉得特别好,我个人确实勐海茶它要更呆板一点。勐库大叶种的茶它更活泼一点,很灵秀,抓的非常精准。
黄素贞:
勐海茶就是个中年人,勐库茶更像是个小姑娘。
李扬:
如果勐海种就是神形兼备,勐库种就是得意忘形。
茶友:
如果用武侠小说的人物来比喻,我觉得勐海茶就像乔峰一样的,内功深厚。勐库茶更像是段誉,凌波微步,很轻盈的那种感觉。
高晓华:
勐海大叶种是直线,勐库大叶种是波浪线。
金乔:
我们今天喝了五款茶,也试图让大家构建勐库种的这样的一个品种的审美,但是显然基本上都不用构建,大家完全可以欣赏勐库种的美感。
其实对于茶叶进化论而言,勐库种无论是在我们的知识体系上,还是在产品设计上,都是一个非常核心的一个板块。
在我们的纯品种坐标系里除了勐库种,还有勐海大叶种,还有易武绿芽茶、凤庆大叶种,其他的三款大家有空的时候都可以过来我们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