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小妙招】冲突管理、班级精神、空间文化……看这个与众不同的文科班大建设

本期主题

建设文科班的班级文化

开篇语:

网上一直有这样一句话:“学文科的人都是决定社会发展方向的人,学理科的人都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人”,可能这句话并不准确,但也恰好折射出大众对文理科的认识。

班级文化不仅是班级工作的一个阶段,更是一种境界。如何创建具有文科特色的班级文化,请看下面扬州第一中学张喆老师的做法。

(文末开通了打赏功能,快来支持你喜欢的主讲人哦!)

主讲人

张喆

扬州市第一中学教师、 扬州市教学能手、

中学一级教师、多次被评为市级、校级先进工作者

获得市万名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基本功大赛二等奖,

市直“顾黄初杯”教学竞赛二等奖、

市直高中语文命题大赛二等奖、

扬州市第一中学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

市教学反思论文一等奖、

市“黄埔杯”教学论文评比二等奖,

建班之前,需要班主任做好的是班级文化建设的规划,包括物质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以及精神文化建设。重点是落实精神文化建设,为班级注入灵魂。

01

班情分析

在接手班级之前,首要任务是分析班情。班情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进班动机和心理、目标意识、性别构成。

进班动机

大部分学文科的学生是带着复杂的心情进入文科班的,许多学生进班不是主动选择,而是理科薄弱的无奈之举。

心理目标意识

社会上长期存在的“重理轻文”的偏见,让选文科的学生自信心不足,目标不明确,较为迷茫,学习较被动。

性别构成

文科班的女生多,这是众所周知的,女生心思细腻,情感较脆弱。而男生人数的有限,容易造成班级性格的偏女性化,毅力和活力欠缺。部分女生人际关系敏感,班级容易形成一个个小团体,从而影响班级的凝聚力。

基于以上分析,引导学生形成明确的目标,激发文科班的学习动力,营造文科班的学习氛围,必须借助班级文化的长期熏陶和思想引领,使学生逐步走进内在有序的学习状态。

02

实施途径

1
开班仪式确定班级精神

在开学第一次主题班会暨开班仪式上,我们在教室里进行了几个“破冰”团队游戏,游戏结束后我们重点探讨了几个问题:在游戏中,从“我”到“我们”需要经历哪些过程?如何理解“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集体”这句话?

学生通过愉快的游戏和理性的思考,初步认识到一个班就是一个团队,所有成员共同铸造了班级精神。我选取了斯皮尔伯格导演的电影《ET》中感人至深的一个场景是,孤独的外星人用模糊的声音说出 “Home~”的那一瞬间,击中了多少人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2
结合文科营造空间文化

学习园地贴上了学生们心仪的大学简介,贴上了学生的工笔画,还有学生精心剪制的镂空花瓶,给教室里增添了文化气息。

01
学习园地

开学之初学生请来了“班草”——一盆多肉,由专人负责,一周之后发现多肉花盆上贴了一张 “请勿浇水”,我心里窃喜,原来不止一位同学在照料它。我在班上大力表扬了学生的爱心和班级责任感,这盆植物不再是我们班级的摆设,而是班级的一份子。“

班花”是在迎接小高考,学生复习很疲惫的那段时间,出现在班级讲台上,是我给学生送的惊喜。每周一束花,给上课的老师和同学们带来了美好的心情。学生主动为“班花”修剪、换水。

02
“每周一花”

班上设一个“生日墙”,每个月给孩子们送上生日祝福。班长还向我提议在跑操后的操后小班会上,给当天过生日的同学合唱一首生日歌。每当有同学生日时,大家唱完后大家都自发地鼓起掌来。场面非常温情热闹,让身处其间的我也很感动。“生日墙”让班级的每个人都都有存在感,都能被尊重,能得到关心和祝福,也增加了班级的人情味。

03
生日墙

我们班是政史文科班,考虑到班级选科的特点,利用黑板的上端来营造文化氛围,进行恰当的人文精神教育。

比如在9月18日那一天,历史课代表在黑板最上方写上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在中国东北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警钟长鸣,勿忘国耻。”

10月24日,农历九月十二,霜降。语文课代表在写上这一句“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初霜出现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意味着冬天的开始”。以后的日子里,当每个节气书写到黑板上时,我们慢慢能感受到时光的节奏,季节的变迁,让身处书斋,身处城市,远离泥土的我们感受到自然的智慧。

3
开展趣味班级活动

元旦文艺汇演上,我们模仿诗词大会,进行“飞花令”比赛,我给学生准备了精美的书签作为奖品。

运动会入场式和艺术节,我们班级选择的歌曲和服饰都带着浓浓的古风。

班会课上,我们开展“时事论坛”, 带领同学们思考时事,培养关心时事、关注社会的时代精神。

04
时事论坛

我们开展“国学小课堂”等活动,分享国学经典名句,并说说自己的感想。促使学生在课后主动阅读国学经典,领悟做人的道理。

如有的学生分享自己阅读《论语》中 “益者三友 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时,认为这句话对自己的交友有一定的启发。还有同学对“匹夫不可夺志”这句话产生了质疑,如果一个人在志向执行上有困难,是否仍然要不顾一切地坚持下去呢?在阅读经典的过程中,学生们带着自己的思考去理解经典,在阅读中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思辨精神。

06
阅读经典
4
冲突中铸造班级精神

文科班女生多,部分女生人际关系敏感,容易出现各种小团体。开学一个月以来,尽管看起其乐融融,其实暗流涌动。一个月之后,冲突终于不可遏制地爆发了。

班上有一位精神中度抑郁的女生,因为过于敏感,情绪波动较大,与座位周围多名同学之间发生了言语冲突,影响了班级的正常上课,也引起了其他家长的强烈不满。我先跟相关学生私下沟通,侧面了解这个孩子的心理,也了解班上学生对她的看法。后来跟家长也沟通了多次,建议家长正视孩子的问题,带孩子去看专业医生。但是班上的其他孩子对她依然有成见。

为此我召开了一次主题班会,引导学生客观地认识这次冲突。若想化解此冲突,就没有对与错,只有得与失。即正确认识冲突才能更好化冲突为双赢。

我跟学生讲了一个小故事:公交车上有时上演这一幕:公交司机指认某乘客没有投币或刷卡,该乘客坚持认为自己是冤枉的,二人争执不下,甚至上演到道德与人格问题。自然车子停在路边,所有的乘客在干着急。此时,若出现另外的一位乘客再投一次帀或刷卡一次即化解冲突。

通过这个小故事引导学生不要把冲突当作“你死我活”的战争,不要试图判定谁对谁错。让学生正确认识冲突之后,思考解决的策略。班级融合的过程就是在冲突中慢慢磨合,互相包容,甚至是互相妥协的过程。

结束语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只有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从“我”到“我们”,从“班级”到“班集体”,是一些列冲突、碰撞、融合的过程,正视班级矛盾,协调处理矛盾,是班级精神铸造的过程,也是学生精神成长的过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