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程招募 | 巴蜀文人食话:诗与美食不可辜负
都说西域人尚乐舞,草原人尚骑射,中原人尚农耕,而巴蜀人尚滋味。
自古以来,巴蜀地带 “地富鱼为米,山芳桂是樵”,滋养出独特的饮食文化,以及大吃货。
比如后蜀主 “孟蜀尚食,掌食典一百卷”;
比如住在眉山上的苏轼,和到巴蜀游玩的陆游、李白、杜甫,都留下了许多诗歌描写川食;
还有国画大师张大千,自诩“以艺事而论,我善烹调,更在画艺之上”……
在巴蜀地区出土的汉代陶俑随葬品中,庖厨俑的比例非常大,这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
右侧这尊陶俑案板上是一条鱼,出土于巫山县,就是“巫山烤鱼”那个巫山,是吃货没错了 =)
///
很多人说川菜的魅力,就在于麻辣鲜香,百菜百味。
然而,在有“川菜”这个概念之前,四川人民并不吃辣椒哦~ 东坡没尝过水煮肉片或者宫保鸡丁的滋味,在他的饮食诗歌里,不但没有麻辣味,甚至是很清淡。
有人统计过,在现代的川菜百味中,只有1/3是辣的,也就是说,大部分的川菜味道,你也许从来没尝过……
历史上的四川,传统饮食文化一度濒临毁灭,成为今日的美食之都前,它都经历过什么?
清代开始,川菜才慢慢出现在官方菜谱中。
到上世纪60年代,在堪称国宴指南的《北京饭店名菜谱》中,收录川菜达143种,为全国菜系之首,里面有很多大家耳熟能详的名菜。
///
一千多年前的西南地方史书《华阳国志》里面记载:
“蜀人,尚辛香,好滋味。
既然不吃辣椒,辛香滋味从哪来? 不得不提到中国的古代三香:椒(花椒)、姜、欓(dǎng,茱萸)。
三香之首的花椒,中国是原产地,最大的产区在巴蜀地区,使用非常普及。《诗经》中专门有一篇《椒聊》,南北朝时期记载“人家种之”,明代政府每年从四川购买花椒6800斤。
“蜀椒”这块招牌,早在“川菜”诞生之前,就名遍全国了。
四川人自古开始种花椒、吃花椒,这种传统一直延续到今天,成为川味的核心。
川菜的24种味型里,有专门的椒麻、麻辣味,另外的五香、怪味、家常、陈皮、荔枝等调味也都离不开花椒。不仅大量使用整粒花椒,还使用花椒粉、花椒油来调味,今天的川菜中,使用花椒的经典菜品有:
水煮肉片、麻婆豆腐、水煮鱼、麻椒鸡……(真香!)
比花椒更令人上头的辣椒,进入四川,或者说进入中国,也不过400年的历史,它是怎么迅速上位的?
首先得科普一下:中国人最早的辣味来源——欓(dǎng,茱萸),《本草纲目》中记载:“食茱萸“味辛而苦,土人八月采,捣滤取汁,入石灰搅成,名曰艾油,亦曰辣米油。味辛辣,入食物中用”。而食茱萸这种植物,枝干上布满尖刺,号称“鸟不踏”。
也许是因为茱萸的采摘和制作比较麻烦,当遇到纯粹又霸道的辣椒,自然就被取代了。
食茱萸的枝干长满了瘤状尖刺,果实气味类似花椒。今天中国南方和台湾部分地区还保留使用茱萸调味的传统。
辣椒原产地在中南美洲,元末清初进入中国,一般认为是通过海路由我国东南逐步向西北内陆传播的。此时的巴蜀地区经过几十年战争的血洗,人口剩下不到10%,传统文化断裂。之后清朝开始长达200年的“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新的物种与文化进入,与接近消亡的传统融合,我们所熟悉的“麻辣鲜香”才初步形成。
辣椒刚到的前100年,起初只作为欣赏植物而存在,直到清乾隆年间才有食用辣椒的文献记载。
中国最早关于辣椒的记载见于明代文学家、养生家高濂撰写的《花草谱》和《遵生八笺》:“番椒丛生,白花。果俨似秃笔头,味辣色红,甚可观。” 这种颜值,当花养没毛病。
四川人并不嗜辣,比不上湖南、贵州,而是选择把辣椒用的五花八门:炝炒辣椒、海椒油、过油辣椒、辣椒粉……搭配花椒、大蒜、生姜、豆瓣酱等,让辣味激发出更多风味的层次,不求最辣,但求最香!
///
文人与川菜
在现代川菜定型以前,“蜀味”“川食”这些概念最早出现于唐宋时期的诗词当中,很多具体的菜名也是依靠诗文来传播的,当时的社会文人风气盛行,李白、杜甫、苏轼、陆游这些大诗人贡献不小。其中最广为流传的属「东坡」菜品。
甜的东坡肉VS辣的东坡肘子,你好哪口?
东坡是个超级吃货,一边自嘲“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一边立flag“居士自今日以往,不过一爵一肉。有尊客,盛馔则三之,可损不可增”,像不像喊着减肥然后往嘴里塞了一块红烧肉的你?
东坡还是个美食博主,做啥写啥。
光是讲如何吃猪肉,他就写过《食猪肉诗》《炖肉歌》《猪肉颂》;吃汤羹则有《狄韶州煮蔓菁芦菔羹》《东坡羹颂并引》《过子忽出新意以山芋作玉糁羹色香味皆奇绝天》……
苏轼是个百科全书式的全才:伟大的书法家、画家、诗人,酿酒的实验者、瑜伽术的修炼者、美食创造者,集政治才能、文学修养、生活技能于一身的时代传奇。
从南宋至今,一直被效仿,从未被超越。
///
现代川菜馆里最常见的「东坡肉」,在宋代并没有记载。历史上以东坡为名的许多菜品,大都是后人附会的,早在明末就有人真相了:“今人于豕肉豆腐及它巾服之类皆加以东坡名,谓为眉山所制也。”
很多人有东坡菜情结,如果你想尝尝正宗的东坡味道,肯定是要去眉山的。
📍眉州东坡酒楼 母亲店
眉州东坡酒楼在东坡故宅的西园,开设了三苏祠店,试图重现当年西园雅集的盛况。
地址: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下西街三苏祠西门旁
人均消费:¥97
///
到了近代,20世纪40年代抗战年间,大量人口迁入川蜀,其中包括很多名门望族、文人学者,这使得川菜文化被再一次升华,也辗转成了我们更熟悉的川味。
民国时成都著名川菜馆「姑姑筵」创办于1929年,掌门人黄敬临是四川双流人,祖籍江西,曾就读四川法政学堂,还中过秀才,后弃官从厨,成为一代川菜宗师。
推动近代川菜发展的文人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国画大师张大千,自诩“以艺事而论,我善烹调,更在画艺之上”,还不忘教导弟子:一个人如果连美食都不懂得欣赏,又哪里能学好艺术呢?
张大千是四川内江人,拿手菜是粉蒸牛肉。这道菜香浓软糯,且麻辣可口。据他的秘方所陈,先下大量郫县豆瓣茸、花椒辣椒面爆炒,和以酥香炒米与腌制好的肋条肉小火慢蒸,出锅热气升腾的刹那淋上一勺红油蒜泥,一把香菜末,整个房间顿时浓香弥漫。
张大千喜欢做菜,尤其喜欢宴客。每次宴客,他都亲自“画菜谱”。
1981年,张大千在台北宴请张学良,开了张“大风堂酒席菜单”,上面就有干烧鲟鳇翅、红油猪蹄、蒜薹腊肉、葱烧乌参、干贝鸭掌、蚝油肚条、清蒸晚菘、绍酒闷笋、干烧明虾、氽王瓜肉片、粉蒸牛肉等。据说,张学良饭后悄悄跑到厨房里去揭墙上的菜单,想拿去收藏。
此后,张大千的菜单被人争先恐后地收入,成了拍卖市场上的抢手货。
1998年北京翰海的拍卖中,有一张有“大风堂”钤印的张大千的行书菜单,成交价 1.21 万元,轰动一时。连成都川菜博物馆也收藏有其数张菜谱,其间详细介绍了盐水鸡、清蒸鱼、春卷皮及小吃油酥饼的做法。
///
文人与美食家合体,秒杀江湖。
还在看商业榜单和网红照骗吗?不如跟着又懂吃又会讲故事的文人去寻味!
深耕于文化旅游的悦物派,首次破圈美食界,向您发出邀请函:
『巴蜀文人食话』之旅启动!
与师同行·文人美食家
东野
东野老师是悦物派的老朋友了。来自台北的他常年在外游荡,逛博物馆、访古寻踪,会四海之友、品天下诗酒,活成了现代的云游文人,让人好不羡慕。用他公号签名概括,“学如逆水行舟,身似不系之舟。关于人文、涉足游览、兼及会展,亦不忘饮食的行旅。且与君,散发弄扁舟。”
图:东野老师在青城山上清宫,带朋友们看张大千与徐悲鸿照片展
东野老师和张大千一样,都是资深东坡粉,不但对字画颇有建树,还爱聊饮食与烹饪。曾在19年前往成都为「大千宴」和「东坡宴」出谋划策,这次,他将再次入蜀,带您一路从眉山到成都,游山玩水畅聊历史,寻味文人食事。
///
石光华
因为一本《我的川菜生活》被封为川菜达人,但石老师总是很无奈的说,自己只是个爱做菜的读书人。
石老师爱研究食物,一根葱一头蒜能讲上一整个下午,尤其喜欢讲花椒的故事,他说,“辣椒和花椒相隔万里,一旦见着了,就永生离不开,堪称世界饮食史上的一场艳遇。一个来自万里之外南美洲,一个是中国古已有之的本土植物,它们共同创造了一个菜系的最大特色。”说起美食写作的机缘,也很直接:饥饿让我喜欢吃,贫穷让我喜欢写。
本次行程中,石光华老师坐镇成都,把耳濡目染几十年的川味烟火气讲给你听。
///
孙阿姨
祖籍天津,长于台湾的美食达人孙阿姨,定居成都已经十数年,70多岁高龄的她有着传奇的一生,她擅长卤味,在台湾创立“鹿鼎记”中餐厅,后分店又开到洛杉矶,连续多年上榜“美国十大中餐厅”。56岁时她将餐厅交给儿女经营,自己则与先生开始云游四洲,却又因为在旅行途中爱上成都,干脆定居于此,将她的”移动厨房”也搬来成都,71岁再创业,以“孙不悟空“之名在成都开设家宴。台湾著名中餐厅鹿鼎记创始人,现居成都,一生传奇。
行中,我们将做客孙阿姨的家宴,在隐匿热闹市井中的古早院落里,以阅历佐酒,与孙阿姨一起食卤味,聊传承,从寻常百姓家的味道到大千食谱,让胃沉浸于不得不爱的成都生活。
///
『巴蜀文人食话』行程概览
第一日 1月6日 星期三
成都—乐山
行程安排:游览乐山大佛,品尝乐山的宝藏美食:跷脚牛肉、西坝豆腐、甜皮鸭、乐山豆腐脑、萝卜泡菜等等。夜宿大佛脚下的乐山禅驿。
特别安排:东野老师讲座《家在西南长作东南别》
分享巴蜀地区的历史地理及苏东坡故乡的背景。
第二日 1月7日 星期四
乐山—夹江
行程安排:早餐后前往唐代摩崖造像千佛岩,感受“两山对峙,一水中流”的奇观。
下午拜访夹江大千造纸厂,并动手体验手工拓印的乐趣。当年张大千为了做出适合敦煌临摹壁画的用纸,专门在这里住了几个月,来改良夹江蜀纸。
晚上入住夹江峨眉山月花园酒店,在青衣江畔,枕着千年纸乡的书香气入眠。
讲座安排:东野老师《大千与纸张文房那些事儿》
美食安排:山林鲜美的全竹宴+牛气冲天的全牛宴
第三日 1月8日 星期五
夹江—眉山—成都
行程安排:在东坡诞辰当日,跟随东野老师前往东坡故里——眉山,漫步三苏祠,品尝东坡名菜,领略苏轼一家的风流人物往事;
前往老君山脚下的小众美术馆——「知美术馆」,在自然与艺术之间,作一次精神的远游。之后到达成都,开启东坡之夜,夜宿文殊院旁的成都院子。
特别安排:樱园寿苏会及东坡晚宴
东坡诞辰当晚,由两位老师带来特殊的东坡之夜
东野——《尔来四万八千岁:历代文人寿苏趣事》
罗怀宇——《东坡诗会,走进大文豪的精神世界》
之后品尝一席特制的“东坡晚宴”,对酒当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