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593年,楚国令尹孙叔敖一病不起,...
公元前593年,楚国令尹孙叔敖一病不起,弥留之际把儿子叫来,说:“我快不行了,有一件事,你需要牢记在心。”儿子大哭:“没了父亲,我怎么办啊?”孙叔敖说:“不要怕,按我说得去做,几百年家族无忧。”
孙叔敖是谁呢?历史上一位名人。孟子名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其中有一句“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说得就是他,这是一个连孟子都很推崇的人物。
孙叔敖是古代水利专家,因为才能出色,被楚庄王拜为令尹(宰相)。孙叔敖辅佐楚庄王发展经济,使楚国迅速强盛起来,楚庄王也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后来,因积劳成疾,孙叔敖38岁病逝。孙叔敖虽贵为令尹,但是为人清廉简朴,家里穷得叮当乱响,临终时连棺椁都买不起。
躺在病床之上,看看一脸茫然的幼子,孙叔敖不由得心中恻然:“孩子还这么小,我要是走了,他将何以为生啊。”于是,就对孩子说:“有一件事,我已经思量很久了,你一定要谨记。”
什么事呢?《智囊》是这样记载的,【孙叔敖疾将死,戒其子曰:“王亟封我矣,吾不受也。为我死,王则封汝”】意思是,大王屡次要给我封邑,我都没有接受。我死后,大王一定会封你。
儿子含泪点点头。
孙叔敖不放心,问道:“如果大王封赏你,你是要肥沃之地还是要薄瘠之地呢?”儿子说:“当然是要好地了,离都城越近越好,人口越稠密越好,水利设施越齐备越好。”
孙叔敖摇摇头,说:“孩子,如果你这么想,则家族不保啊。肥沃之地,那是人人眼中的厚土,必然你争我夺,到时候,必然累及家族啊。”
儿子害怕了,哭着问:“那可怎么办呢?”
《智囊》记载,孙叔敖说,【汝必无受利地!楚、越之间有寝丘,若地不利而名甚恶,楚人鬼而越人禨,可长有者唯此也。”】
翻译过来就是:“你千万不要接受良田美地。在楚越边境有一个寝丘(今河南沈丘县),这里地处偏僻,土地贫瘠,地名也不好(寝丘意指坟地)。楚国人视之为鬼地,越国人也认为此地不祥。可是,能让子孙长久安定,免于刀兵的,只有这个地方。”
孙叔敖死后,儿子的日子过得异常艰难,每天砍柴为生。后来,在父亲好友优孟的帮助下,楚庄王果然要封赏他,而且封地广袤肥饶,《智囊》记载,【子辞而不受,请寝丘。】
孙叔敖的儿子谨记父亲的嘱咐,说:“我父亲生前曾有遗命,如果楚国不忘其劳苦,把寝丘封给我就心满意足了。”
既然如此,楚王只好把寝丘封给他。结果,一直到几百年后的汉代,孙叔敖的子孙都保有寝丘,生活的很好。为什么呢?因为别人的封地太肥沃了,不是被他人霸占,就是被楚君收回,要么就是成了争夺厮杀的战场。
这个故事,记载在《智囊》中。读完不禁感叹,孙叔敖才是大智慧。【知不以利为利,知以人之所恶为已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孙叔敖的智慧就在于,不看眼前小利,而看长远利益;别人所厌恶的,恰恰就是自己所需要的。这就是得道高人与凡夫俗子的区别!
还有一个故事。郭德成的妹妹是朱元璋的宁妃,郭追随朱元璋南征北战,立功无数。朱元璋想给他加官进爵,封他一个大大的官,郭德成说:“别介,我只会喝酒,当个骁骑舍人就行了。”后来,很多功臣都被朱元璋杀掉了,郭德成竟毫发无损。这也是一种知止的智慧。
《史记·货殖列传》有句话非常好:“人弃我取,人取我与。”这不仅仅是经商之道,更是做人智慧。孙叔敖选择寝丘,别人不要的我要下来,就如富兰克林所言:“废物,其实是放错了地方的宝贝。”这本质上也是一种逆向思维。
现在职场和商场也是如此,领导要奖励你,你不要贪大,不贪大则奖励不断。做生意也是如此,能挣一块钱,你挣八毛就是了,这样一来,人人都愿意跟你做生意,你的钱永远也挣不完。
《智囊》是明代奇才冯梦龙所著智慧总集,后人誉之为“小资治通鉴”。全书收录先秦至明代1200多个谋略智慧故事,既有处事大谋略,也有生活小计谋,堪称一部篇幅庞大的智谋锦囊。
这些故事,职场和生活中屡见不鲜。读过《智慧》才明白,竟有这样高明的智慧,要是早点知道,你又怎么会被动呢。
纪晓岚无论到哪,《智囊》都不离身。曾国藩也甚喜此书,经常挑灯夜读。杜月笙也爱不释手,他识字不多,就让别人给他读,感慨道:“读懂此书,才算读透了社会。”
我建议大家读读《智囊》。说心里话,有时你感觉缺少机会,实际是缺少智慧。
看不懂文言文咋办?我看的这套不但有翻译,疑难之处还有注释,谁都能看懂。而且有作者冯梦龙的分析点评,堪称高人指路。
这套《智囊》共6册,仅58元,每本还不到10块! 如果喜欢,点击下方【看一看】就可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