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乐的崩坏:诸侯篇(3)| 国人暴动,周厉王为何能顺利逃到彘地

本文为系列文章。阅读顺序为《天子篇》1-4节,其后为《诸侯篇》各节,再之后将陆续撰写《大夫篇》、《医家篇》、《阴阳篇》、《兵家篇》等章节。

·

诸侯篇

第三节:王室蛀虫

·

前文中提到,在西周中期,“当周夷王之时,王室微,诸侯或不朝,相伐”。

那么,当时究竟有哪些诸侯做出了上述不臣的举动呢?

有关这一记录,先来看一下原文:

当周夷王之时,王室微,诸侯或不朝,相伐。熊渠甚得江汉闲民和,乃兴兵伐庸、杨虿,至于鄂。熊渠曰:“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乃立其长子康为句亶王,中子红为鄂王,少子执疵为越章王,皆在江上楚蛮之地。及周厉王之时,暴虐,熊渠畏其伐楚,亦去其王。——《史记·楚世家》

结合前后文可以看到,在周夷王时,“诸侯或不朝,相伐”,应该是一个相对普遍的情况,不单单只有楚国这样做。

至于究竟有哪些诸侯国做出了上述不臣之举,目前还没有相关考古材料能够证明。不过,结合周夷王把齐侯煮了的举动看,东部地区的诸侯应该不太安生,北部地区的诸侯可能也不会太老实,因此周室才采用特别残忍的手段杀死一个身份显赫的大诸侯,以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

图为烹杀的情形。周夷王处死齐哀公时正是采用了这一酷刑。

相信读到这里,有不少朋友会出现一个疑问:

周夷王时,诸侯已然不把“天下共主”周室当回事。但吊诡的是,周室在经历周厉王时的巨大动荡,迈入周宣王时代后,仿佛回光返照一般,再次获得了诸侯的尊崇,原因究竟为何?答案可能不是因为其实力的增强,因为从《周本纪》看,当时周室的实力并未有明显提升。

那么,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上述的“反常”情况呢?

想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先要弄明白一点:

诸侯的“朝”与“不朝”,究竟意味着什么?

·

朝觐:维系西周王朝运转的大动脉

在西周时期,诸侯有“朝”天子的义务。

那么,什么又是“朝”?

简单来说,就是诸侯去雒阳或者镐京向天子进行朝拜,大抵在其间进行一些述职一类的工作及效忠一类的仪式,同时,也要给天子带去一批当地特产的物资——说白了就是进贡。

至于诸侯需要缴纳多少物资,现有史料中没有具体的数字。从实际角度上分析,也不太可能有统一标准的额度,毕竟各国的经济条件有别,有些诸侯国在军事上的压力还会更大一系列,要收多少还是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参考标准。

在春秋后期的弭兵之盟时,郑国的子产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昔天子班贡,轻重以列,列尊贡重,周之制也。卑而贡重者,甸服也。郑伯,男也,而使从公侯之贡,惧弗给也,敢以为请。

从子产的话中可以看出,诸侯向周室缴纳财物的额度,一方面取决于政治地位,即“列尊贡重”,一方面取决于距离的远近,即“卑而贡重者,甸服也”。但从“郑伯,男也,而使从公侯之贡,惧弗给也”这句来看,整体来说还是地位越高缴纳的越多,地位越低缴纳的越少。

图为郑国子产,为春秋后期的重要改革家。由于其在世的时间与西周并不太遥远,且郑国又地处成周境内,子产对西周朝觐制度有所了解并不是一件奇怪的事情。

说到这里,很多朋友可能都会产生这样一个疑问:

如果说,政治地位越高,需要缴纳的贡赋就越多,那为什么卫监、楚国都曾主动向周室申请提高自身的政治地位呢?按道理不是应该政治地位越低越划算吗?

就这一问题,我们需要还原一下当时的客观环境进行分析。

这里,我们先想象一下,如果你是齐侯,这些日子你发觉淮夷的动向不大对劲,想赶紧打造一批兵器做好备战,可你手里没有青铜,只有一大批海盐,应该怎么办?

有3个选项:

其一,把这批海盐拉到市场里换成青铜——需要说明,公元前11世纪至前8世纪,中国尚未有相对完善的市场体系,你只能派一大批人分散到各地的小市场里进行交换,其间不可避免地会消耗掉大量的零售成本和时间成本;

其二,把这批海盐拉到卫公室那里,换取一些中原的手工业品,然后再拉到燕公室那里交换青铜——考虑到当时没有电报一类的通讯方式,沟通所需的大量时间成本也比较棘手;

其三,在朝天子的时候多拉一批海盐到雒阳,找一同前来朝拜的卫公室、燕公室、楚公室、虢公室进行交换——这种形式可能会出现“三角债”一类的困局,不过由于齐侯的地位十分尊贵,找周天子从中进行协调应该不会是太难的事情。

对比以上3种形式,可以明显看出第三种的效率最高,交易成本也偏低。也许有朋友会说,贡赋的金额也应该算在成本里才对。这种想法虽然没错,但诸侯终归是有缴纳贡赋的义务,并不会因为不在雒阳进行交易就有所减免,因此并不能将其完全记在成本当中。

现在,我们回看一下之前提出的问题——既然政治地位越高缴得越多,那为什么诸侯还希望提升自身的政治地位?

其根本原因在于诸侯的政治地位越高,越能获取更多的利益,相比之下多缴纳一定额度的贡赋是物有所值的。比如,如果上文中的第三种情况确实存在的话,那诸侯的地位越高,在列国交换物资时越有机会得到天子的协调,这样就能保证交易更划算。当然还有其他益处,这里不做展开,只强调一点:

西周时期,诸侯对周室的“朝”并不完全是一种负担。对诸侯来说,“朝”本身极有可能是列国之间交换物资的渠道。在春秋时期,薛宰曾表示“宋为无道,绝我小国于周,以我适楚”,鉴于当时周室的力量已十分微弱,强大的宋国之所以会去禁止薛国去朝拜周天子,其目的之一大抵就是要断了薛国的这一渠道。

如图所示:

紫圈为雒阳的大致位置,通常周天子于此接受诸侯的朝觐;

红箭头为四方诸侯大致朝天子的路线,多有水道联通,客观上确实能够为诸侯之间交换物资带来便利。

可是,如果说“朝”对诸侯来说是一件好事情,为什么周夷王时期又会出现诸侯“不朝”呢?

粗略来说,可能存在有以下4种因素:

一为某些大诸侯因为野心或其他因素产生了割据的倾向;

二为有一批诸侯国已经开始能够自给自足,因此对朝天子失去了兴趣;

三为诸侯与诸侯之间的纠纷,比如相邻的诸侯国之间可能存在有水利及军事上的摩擦,如果周室不能解决上述纠纷,吃亏的一方自然会产生诉诸武力的意愿;

四为诸侯与王官之间存在有一些矛盾,如果“朝”能给诸侯带来一些利益,王官在其中免不了雁过拔毛,最终有可能演化为排挤政敌,进而引起一部分诸侯的反感。

以上4种因素均有可能存在,在这里我们需要特别注意第3种和第4种因素——因为这两种因素直接关系到周夷王时期诸侯的“相伐”和周厉王时期的“专利”。

·

西周崩溃:诸侯默然下的忠诚

周夷王死后,周厉王继位。周厉王在执政后期实施了“专利”制度,进而导致了西周王朝的倾覆。

有关“专利”一事,我们会在《大夫篇》里做详细介绍。在本节中只强调3点:

第一点,该制度能够给周室带来额外的财政收入;

第二点,应有一部分王官能在其中获利;

第三点,镐京一带的国人或(及)采邑主应当是这一制度的牺牲品。

从《周本纪》的记载来看,周厉王实施“专利”的目的应与重塑周室的权威有关。在当时,周廷可能以诸侯为假想敌,通过“专利”筹措军资金以重建周室的军团,以此警告诸侯的不朝或不逊。

《楚世家》称:

及周厉王之时,暴虐,熊渠畏其伐楚,亦去其王。

可见,周室的军事实力在周厉王一朝时确有提升,连周夷王一朝时最为桀骜的楚子熊渠都有所收敛。

在“专利”制度实行了一段以后,《周本纪》称:

王行暴虐侈傲,国人谤王。召公谏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其谤鲜矣,诸侯不朝。

注意,上文中称“专利”制度在执行后期出现了“诸侯不朝”的现象。可见,“专利”制度虽有效果,但最终还是引起了诸侯的离心。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了诸侯的离心呢?

这个问题回答起来比较简单,举个例子来解释就十分清楚。

比如说:

你还是齐侯,你家在周成王、周康王时期每年都要为周室提供一批海盐,顺带着在朝天子时找其他诸侯换一些青铜、布匹之类的东西,虽然其中免不了要支出一些物资用来公关王官,但整体日子过得还不错。

可到了周夷王时期,你发现周室已经管不了纪国和淮夷在东方瞎胡闹了,自己向周室输送海盐时又会有一批又一批的王官索要重贿,此时的你自然会对周室产生一些不满。

当然,这种不满的不可能只有你一个人,鲁、宋、燕等国也不可能对周室太满意。在一番抱团的运作之下,东方列国很有可能集体出现“不朝”的倾向。

现在,你再想一想,如果真的出现了这种情况,那周天子把你煮了到底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如果不能,周室要做什么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等到了周厉王时期,周室通过一系列变革行动获取了一大笔财政收入,以此重建了宗周六师及成周八师,纪国和淮夷因为畏惧周室的军事实力终于有所收敛。

在这种情况下,你作为齐侯,一方面能感觉到周室军事力量的压力,一方面也能意识到获得周室的支持有利于压制纪国和淮夷,那么此时的你是完全有理由重新去朝天子的——只要给之前的“不朝”编一个合适的理由,比如因为蛮夷肆虐道路被切断云云。

可是,在朝觐过一阵子以后,你渐渐发现有些事情不太对劲。

首先,你发现周天子和召公这类地位十分高贵的重臣存在着相当的分歧;其次,你发现周廷的王官之间矛盾重重,几乎势同水火;再其次,你发现周王畿的国人对周室十分不满,由于宗周六师和成周八师的主体是国人战时的临时武装,你不得不对王师的战斗力产生严重的怀疑。

如果你在当时确实意识到了以上因素,忽然又听说周厉王使用巫师杀伐政敌的消息,你是否还会对周室抱有幻想?

如果不会,那再度“不朝”就成了必然的选择。

其后,周厉王对反对者的打压愈发严重,甚至到了“道路以目”的程度。三年后,愤怒的国人最终揭竿而起推翻了周廷的统治。当是时,国人攻进了镐京,周厉王被迫出逃,此后滞留在晋国的彘地长达14年之久。

图为周厉王出逃的大致情况。

如图所示:

紫箭头为周厉王出逃的大致路线,终点即彘地,属晋邑;

红圈为当时宗周、成周的大致范围;

蓝圈为当值重要诸侯国的大致位置,从左到右依次是申、虢、卫、宋、鲁、齐,这里画圈的范围只是为了便于大家看清楚位置,与当时列国的疆界无关;

紫圈为晋国的大致位置,注意,当时晋国的范围并不规范,图中的范围只是草率地圈了一下,实际并没有这么大的规模;

紫圈为霍国,紧邻彘地。

从地图上来看,周厉王的出逃路线确有几个令人匪夷所思之处:

一者,周室的直属领土广阔,周厉王为什么不往成周或宗周的其他地方跑?

二者,周厉王为什么不逃至比较近的诸侯国,比如当时还很强大的虢国、申国,非要穿越河西的蛮夷之地再渡过黄河,最终逃到晋国?

三者,晋公室为什么不把周厉王供奉在国都,而是安置在了一个尤其偏僻的位置,还非要安置在霍国的旁边?

四者,霍国在其中究竟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霍国本为周武王设立的三监,在三监之乱以后被转封到了今山西中部地区,在周厉王时期是仍属于诸监还是已转化为诸侯并不确切,当时晋国为什么要把安置周厉王霍国旁边的彘地,霍国的态度是否有一定关系?

以上4个问题不太可能有确切答案,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那就是——当时诸侯对此事基本没有太明显的兴趣。面对14年的朝中无主,近处的诸侯视若无睹,远方的诸侯不闻不问,晋国因为某种原因接纳了逃亡的周天子,可也只是将其安置在犄角旮旯,从未有过“挟天子以令诸侯”或以此另立周廷的举动。

那么,究竟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此时诸侯的冷漠呢?

如果说,西周崩坏的根本源自于内部的蛀虫,包括周天子本人的贪婪及王官、采邑主的腐化,那在西周的大厦坍塌之后,手握重兵的诸侯为什么不到朝中清扫蛀虫,另立新君,而是放任召公、周公、共伯(注)这些采邑主把控周廷14年之久呢?

(注:有关共伯和的身世,有说法称系卫武公,不过此说有一定争议,此处暂不采信此说。)

在下一节中,我们将试着分析在共和14年间诸侯的动向,看看是否能在只言片语中找到一些答案。

·

下一节:

粉饰太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