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浮力

教学内容5、浮力课时1教学目标1、上浮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2、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3、当物体在水中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4、学习用弹簧秤测量泡沫塑料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5、运用浮力和重力的概念,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上浮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运用浮力和重力的概念,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教具准备泡沫塑料块、木块、小船、弹簧秤一个,一块大泡沫塑料块,一个底部带小滑轮的精确刻度杯(共用),细线,记录表(教材13、14页)。教学过程教师行为学生行为一、感受浮力:二、测量一块泡沫塑料块的浮力:1、观察泡沫塑料块、木块、小船浮在水面的情况,用手指轻轻按压小船,有什么感觉?分别把泡沫塑料块、木块、压人水中,有什么感觉?2、出示关于浮力的描述性定义: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板书:浮力3、生活中我们什么时候感受到水的浮力?4、出示教科书12页的浮力和重力示意图,讲解示意图的含义。(当泡沫塑料块静止浮在水面时,它受到的浮力等于它受到的重力,且方向相反。)1、讨论怎样测量浮力:当把泡沫塑料块压入水中时,它受到的浮力有变化吗?是多大呢?我们能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浸入水中的泡沫塑料块受到的浮力大小吗?2、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演示规范的测量方法,讲解注意的地方。特别要讲清楚浮力的计算方法。(详见13页上图下)1、学生操作:分别把泡沫塑料块、木块压人水中,交流感觉。2、学生阅读并结合自己的实验中感觉理解什么是浮力。3、学生根据以往的生活经历谈感受。可以结合实际进行实验感受浮力。4、看图听讲解理解浮力及认识浮力的方向。1、学生组内讨论进行交流,然后再全班进行交流,同组可以相互补充。2、学生看教科书第13页的示意图,理解浮力等于重力加拉力的道理。听清浮力的计算方法。教学过程教师行为学生行为三、测量不同大小泡沫塑料块的浮力:3、组织学生测量泡沫塑料块浸人水中的浮力,完成下表。小部分浸入水中大部分浸入水中 全部浸入水中拉力大小浮力大小排开的水量4、教师根据学生的分析交流(板书):浸人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就越大。1、教师出示三块不同大小的泡沫塑料块或者三块不同大小的木块,完全浸人水中,它们受到的浮力大小相同吗?2、组织学生对三块不同的物体完全浸人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的情况进行测量,并巡视。大小不同的泡沫塑料块受到水的浮力记录表小泡沫塑料块  中泡沫塑料块    大泡沫塑料块自重拉力大小浮力大小排开的水量3、组织学生分析泡沫塑料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有怎样的关系?(浸人水中的体积)(浸人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就越大。(排开的水量)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就越大。)4、教师操作:把泡沫塑料块压入水里,一松手,为什么它会上浮?3、学生测量泡沫塑料块浸人水中的浮力,按照教科书的要求测量三种状况,分别把测量结果(拉力大小和排开的水量)记录在表格中。4、学生根据实验分析拉力、浮力和排开的水量之间的关系。1、组织学生预测:大小不同的泡沫塑料块或者木块,完全浸人水中,它们受到的浮力大小会?2、学生参照前一个活动的测量方法,独立自主完成测量,把测量结果填入记录表中,并分析浮力大小与体积大小之间的关系。3、学生结合前后两个测量活动中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交流。4、学生观察回答交流:浮力大于重力板书:                    5、浮力浮力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  物体受到的浮力就越大浮力大于重力     上浮浮在水面的物体   浮力等于重力教学反思: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