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快速记下朝廷的命令,古人发明了一种字体,后来风靡至今
提起速记,现在的年轻人可能会非常陌生,因为录音笔大大减轻了这方面的困扰,可以让会场中的记录变得简单而高效。然而,在古代,在没有录音设备的年代,速记却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技能。不管是中国还是外国,都为此伤透了脑筋。
西方最早的速记,被公认为一个叫做泰罗的人发明的。他虽然是个奴隶,但天资聪颖,文化程度很高,并在演说家西色罗看重并解放了人身自由。虽然泰罗发明的速记并不完善,只有几百个字,但他的方法却被弟子不断推广。公元前63年12月5 日,泰罗的弟子普路塔切记录了大法官对反叛者卡提兰的指控,这个日子也被认为是世界速记的纪元年。
其实,在世界各地,早于泰罗之前,都有速记的雏形。原始人在山洞墙壁上的记录,也就是一种速记。在中国,速记被认为是汉朝时正式开始的。当时的文字已经从篆书演变成为隶书,并且在朝廷的公文之中大行其道。
隶书相比篆书,最大的优点就是相对简单,便于识别、记录,但如果作为记录,仍然是离实用的要求相差太远了。皇帝在发表讲话的时候,根本不会考虑记录人员的能力,如果还在意有没有记录下来,势必会影响到说话的感情,甚至会打断思路,让原有的意思不能尽情表达出来。
既然皇帝不能迁就小小的记录官员,那么就有赖于他们自己想办法了。因此,在无数人的智慧闪耀下,一种新的字体被发明出来,并且广为传播,那就是草书。最开始还是在宫廷之中,后来逐渐被上下各级官府所推广,成为了重要的速记方法。
最开始的时候,草书的结构是七零八落的,每一个人都根据自己的理解可以书写。后来为了互相识别,就有了约定俗成的方法,写法也渐趋统一,经过量变到质变的艰苦过程,终于形成了具备相当法度的草书,这就是章草。章草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几乎脱去了隶书的痕迹,上下字之间连贯,偏旁部首也做了一定的简化,这就是今草。狭义的草书包括章草和今草。
其实,草书作为速记的方法,在章草形成后基本就已经定型了。它主要是完成了三个方面的简化,一是笔画和结构相对简略;二是使用符号化来代替字或者偏旁,比如用点来代替某个字或者部首;三是字与字之间相互连接,这就有利于快速书写甚至表达作者的感情。
从我们现在看来,草书成为速记方法,既有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和很强的实用价值,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在唐朝的时候,兴起了一种速记方法,据说可以和正常的语速相媲美,只不过后来失传了。
与此同时,草书作为一种书法字体,并没有在速记功能上越走越远,反倒是引起了书法家们的重视和珍爱。经过王羲之、王献之、张旭、怀素、孙过庭大力推广,它成为了书法的五种字体之一,而且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在唐朝的时候,从今草中引申出来的草书,被才华横溢的书法家们演绎得大气磅礴,气势如虹,笔势连绵不绝,如同惊涛拍岸一般。这种放纵的字体,看起来瑰丽奇特,将作者的情绪肆意宣泄,毫无保留呈现在读者的面前,被人称为狂草,又称为大草。
草书发展到狂草这个阶段后,作为速记的功能即消失殆尽了,完全是一种艺术表现方式。此后它的审美功能大大超过了实用功能,在别的方面都不使用,几乎只是供认欣赏的玩物。这个词并非贬义,因为这个玩物让张旭、怀素、米芾等人钟爱不已,也为后人击绝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