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喷火的“根特之龙”与颇具争议的“城市大厅”

上一篇:一幅画究竟蕴藏着多少秘密?这篇文章为您抽丝剥茧详解根特祭坛画

圣巴夫主教座堂西边的圣巴夫广场被根特旅游网站称为“根特的特拉法加广场”。特拉法加广场是伦敦的市中心,也就是说这里是根特的中心广场。

广场中央的水池里矗立着一组雕像,是为纪念佛兰德斯作家和诗人扬·弗兰斯·威廉姆斯(Jan Frans Willems,1793-1846)而建。他在法占期积极推动佛兰德斯文学复兴,被称为“佛兰德斯运动之父”。

雕像对面的华丽建筑是尼德兰皇家剧院,建于1899年,主立面上方的图案是主宰艺术的阿波罗与众缪斯,建筑顶端则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和谐女神哈耳摩尼亚。

广场西边与圣巴夫主教座堂钟楼遥相呼应的是根特钟楼。与布鲁日一样,根特城中除教堂自带的钟楼以外,也单独建造了一座。与布鲁日不同的是,这里的钟楼是全城最高的一座,达到91米。好在里面有电梯,使我们的登塔变得没那么费劲。

塔内的展厅介绍了根特钟楼的历史。它建于1313-1380年,兼有钟楼、瞭望塔和档案库等多种功能。塔尖上的“根特之龙”是这座城市的吉祥物,从1377年起便被立在塔顶守护着古老而骄傲的根特城。现在从外面看到的是2018年新安装的“根特之龙”,它在每年的根特节期间(7月第三个周日前的周六开始算起的十天)表演喷火,而旧的“根特之龙”则被摆在展厅内供人近距离观赏。

再上一层是古钟展厅。

钟楼的主钟名叫罗兰德,目前还在使用。最早的罗兰德钟为1314年铸造,开始只作为报警钟,1378年以后才兼做每小时敲响的报时钟。1539年根特起义被镇压后,查理五世曾下令将罗兰德钟拆除,原因是它为守城的根特起义军报了警。1659年,根特人请当时最著名的钟匠法国人彼得·赫蒙尼(阿姆斯特丹王宫的古钟也是他铸造的)将罗兰德等几口大钟熔化重铸,没想到在1914年居然被新装的电锤敲裂了。现在挂的是1948年铸造的第三口罗兰德钟,凑到近前还能看到钟壁上刻着关于几次铸造年代的铭文。

最上层是个钟琴房,操控着由54口钟组成的钟琴。这些钟琴的总重达到30吨,是比利时境内最重的一组钟琴。每周五的晚上8点、周日的上午11点,以及夏季的周六晚上都会演奏一小时的钟琴音乐。

顶楼上有一圈观景台,是俯瞰根特古城的最佳地点。站在这里向东可以欣赏对面圣巴夫主教座堂的钟楼,它的高度与我们只差2米。

向北,近处可以俯瞰到市政厅,远处带尖塔的为圣雅各教堂。

西北方向能眺望到古老的伯爵城堡。

正西则是圣尼古拉斯教堂。那座教堂也有座钟楼,与根特钟楼和圣巴夫主教座堂钟楼并称“根特三塔”。

从钟楼上下来,紧邻楼体的长方形建筑被称为布料大厅,建于1425年,最初为羊毛布料贸易事务部的总部,是进行羊毛检测、布料交易的场所。根特的羊毛加工业没落后,这里成为民兵组织协会,后来又被改为监狱。1741年在长方形建筑的西南角建了一座配楼,作为监狱的入口和警卫室。

值得一提的是这幢配楼的立面上有个看上去略显粗糙的浮雕,主题是《罗马人的善举》,内容源自公元1世纪的古罗马历史作家瓦莱里乌斯·马克西穆斯(Valerius Maximus)所著的九卷《古罗马人难忘的行为和语录》。讲的是一个叫西门的老头被判处禁食饿死之刑,亲人探视也被禁止携带食物,但他始终都没被饿死。后来狱卒发现他的女儿每天探视时虽不带食物,却用自己的乳汁喂饱了父亲。官府被此善举打动,于是释放了西门。这个听起来有些不堪的故事与中国的二十四孝倒是颇有几分相似。

钟楼西边是以比利时政治家埃米尔·布劳恩(Emile Braun,1849-1927)命名的埃米尔·布劳恩广场。这是一个下沉广场,周边是自行车库和免费的公厕。绿地上有一组名为《死者的春天》的雕塑,五名裸体男孩跪在池边望着水中的倒影,让人想起奥维德《变形记》中的那喀索斯。它是比利时艺术家乔治·米尼(George Minne,1866-1941)的代表作,据说米尼擅长通过雕塑表现人物内在的精神冲突,这组雕像所要表达的真正含义也许是对希望的期盼,尽管希望总像水中月、镜中花。

广场西北角的平台上挂着一口钟,它就是我们前面说的1914年被电锤敲裂了的那口罗兰德钟,被修好后于2003年挂在这里展示。

广场北侧的现代建筑被称为“城市大厅”,是2010-2012年建造的。

它由四根粗大的水泥立柱支撑,柱内为通往地下自行车库的电梯。屋顶则由非洲柚木打造,通过1600个小窗进行采光。

据说市政府通过设计竞赛选择这个方案是想通过这样的设计营造一处能够遮风挡雨的供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不过它招致了许多批评的声音,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它与周围的建筑极不协调而自身体量又太大难免造成喧宾夺主。尽管当天正值五一国际劳动节,我们来的时候也没看到有什么市民在此开展娱乐活动。只有一位身着古代宫廷服饰的艺人吹奏黑管,希望能挣几个小钱儿。

城市大厅北侧是根特的市政厅。它由两部分组成,外观上呈现出截然不同的两种风格。北边的部分建于1519-1539年,为火焰哥特式,外墙壁龛上装饰着许多雕像。

最早的雕像很多都找不到了,现在看到的据说多为20世纪初重新添加的,包括佛兰德斯历史上的众多统治者。

南边的部分建于1595-1618年,文艺复兴风格。窗外立柱由下至上分别为多立克式、爱奥尼式和科林斯式,仿效了古罗马竞技场的柱式规范,只是一水儿的黑柱金饰,让人看了好生奇怪。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