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组关系解密笔法

笔法既不神秘也不难,只要了解了三组关系,就能快速掌握,创造出千变万化的效果。

笔法自古以来就被神秘化,实际上再简单不过。把笔法这个问题搞清楚了,中国书法的问题就解决了三分之一,另外三分之二分别是构成的问题和人的问题。

笔法就是用笔的方法,人们经常又把它分为执笔法和运笔法。这有点教条,没有触及到本质。

不同的笔法,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反过来,不同的效果,需要不同的笔法。所以,笔法是达到效果的过程,而效果则是笔法的结果。笔法就是满足一定效果的用笔方法。只要效果达到了,笔法就对了。

毛笔是软的,控制它,才出现了千变万化的方法,于是效果也就是千差万别的。千变万化,也是组合而成,无非如下这几个要素:

1、笔按下的重与轻,重则粗,轻则细。

2、笔锋的正与侧。正,则庄重厚朴,侧,则浪漫飘逸。

3、运笔的迟与速。迟则凝重,速则轻捷。

上述三对关系,涵盖了全部的用笔方法,其他的都是派生出来的。加上用墨的浓淡润燥,笔迹的效果当然会千变万化。

任何一笔画,都不会是一种笔法写出来的,因为笔画是有起伏的,有节奏的,哪怕一点一横都是如此。

用不同笔法达到不同效果,是书法训练的重中之重。揣摩之,实践之,反复之,可入佳境。

简单讲楷书一横的用笔过程有点繁琐,但不得不如此。好学生在这个时候一定会集中思想听到底,然后开始尝试。

1、笔基本垂直于纸张,向右下方切入纸张,切入时略快,笔按下到位时(达到了所要的粗细的程度),要慢。

2、略顿,然后右行,在右行的过程中,笔锋应该处在笔画中间偏上的位置。按笔的力度由重到轻,由慢到快,以正中间为界,再转为由轻到重,由快到慢。

3、到合适的长度时,最复杂的阶段来了——运笔更慢,稍重,顺时针略微捻动笔管(会有专文就此问题阐述,现在我还不会上传视频,只能作罢),笔锋自然铺展,偏向笔画的上边缘,然后向右下方按笔,紧接着轻轻提笔直至笔锋的毫尖与纸张接触,若即若离,此时,笔管的方向应该在指腕的控制下向左上方略有倾倒;与此同时,笔尖沿着笔画右下方做弧线绕回至笔画内部,也就是说,横画的末端的右下角是用笔锋勾勒出来的饱满的轮廓,最后,笔锋收纳在笔画之中,提笔,完成。

这真要命。其实,表述起来繁琐,训练起来并不难。古人没有视频,只能靠师傅亲手传授。没有师傅的人,靠读文字来体会,确实不容易,而且古文实在是不易明确,所以就出现了神秘化的倾向,让学子们很难开悟。

下面。在介绍一下书法创作的运笔方法

一、中锋运笔

中锋运笔是指笔锋在点画的中间运行,称为中锋运笔,亦即接触纸面的笔毛的运动方向与笔的运行方向相一致。中锋运笔时,由于蓄于笔毛间的墨汁能随着笔的运行而顺利地注入纸内,因此能写出圆润浑厚,丰满充实的笔画线条。

蔡邕《九势》中云:“圆笔属纸,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说的九势中锋运笔。毛笔笔锋呈圆锥状,接触纸面时,其中部最厚,贮墨多,所书线条能给人一种立体感。但是毛笔在运行过程中也会出现于排笔刷子一样的“扁笔”现象,这时虽然仍属“中锋”范围,但所书线条薄怯枯扁,缺乏“圆笔属纸”的那种圆润感。

因此,用笔的技巧就在于调节笔锋,使其恢复、保持圆锥体状态。一旦笔毫已开又到无法调节时,就需要用“舔笔”的办法使其变圆。由于中锋运笔能写出浑圆有力的线条,使其产生三维空间的视觉效果,因此它是一种主要的用笔方法。

二、侧锋运笔

侧锋运笔是指介于中锋与偏锋之间的运笔方法,这时接触纸面的笔毫方向与笔的运行方向呈约45度左右的夹角。这个夹角越小越接近中锋运笔;越大,越接近偏锋运笔。

侧锋运笔时所书线条的形态和质感效果介于中锋与偏锋运笔之间。由于侧锋运笔较随意,有利于承接上一个笔画的笔意,有利于书写速度的加快,古今书法家均大量采用侧锋运笔。因此,侧锋运笔仍是'合法'的运笔。但是,历代书家仍主张以中锋运笔为主,侧锋运笔为辅。当然,是否采用侧锋运笔与所书的字体及书风有一定的关系。

明丰坊在《书决》中说:“古人作篆、分、真、行、草书,用笔无二,必以正锋为主,间用侧锋取妍。分书以下,正锋居八,侧锋居二,篆则一毫不可测也”。不过,这亦仅大概而言。

清金农曾自创“漆书”,横画居然笔笔偏锋,扁如排刷,突破了书家只用中、侧锋运笔的禁区,并自创新貌,就是一个特例。行草书运笔时用偏锋过渡,紧接着以中、侧锋相承,既可省去笔笔换锋的麻烦,又可以变换一下趣味。笔画过于单一纯正反会显得单调。

三、露锋起收

(一)露锋起笔。所谓露锋起笔是指起笔时笔锋表露在点画外面的起笔方法,亦称为直下起笔、搭锋起笔。露锋起笔往往以侧锋为主,这种起笔法极为利索,精神外耀,并能承接上一个笔画的笔意,加强了点画间的联系,故友“侧锋取妍”之说,王羲之的“一塌直下”即指此法。它普遍用于行、草书中,楷、隶书体中也因书家不同的书写习惯而时有出现。

(二)露锋收笔。露锋收笔亦出锋收笔,是指收笔时笔锋表露在点画外而有明显的锋芒的收笔方法。收笔的出锋形式极为丰富,横有平出、上出、下出之分,竖有悬针、左出、右出之别,其他撇捺和点也都有多种出锋形式。露锋收笔具有增强书作点画的骨力和使精神外耀的作用;另外,出锋的所向可引出下一个点画来,从而加强了点画间笔意的联系和呼应,是传神的极重要的手段。露锋收笔适宜于篆、隶、楷、行、草等各种书体,但在行、草书中使用尤多。

四、藏锋起收

笔锋接触纸面的瞬间称为起笔、落笔或下笔;当完成了某个点画,笔锋离开纸面时称为收笔。藏锋起收分为:

(一)藏锋起笔。藏锋起笔是下笔时笔锋痕迹被覆盖在笔画中,不露锋芒的起笔方法。因为这种起笔的方向与点画运行的方向相反,故又称逆锋起笔或“逆入”。藏锋起笔又有方圆之分。藏锋方笔是藏锋起笔后再顿笔方折的结果,藏锋圆笔是藏锋起笔后再提笔圆转的结果。

(二)藏锋收笔。藏锋收笔亦回锋收笔是指收笔时笔锋回到点画内再离开纸面,笔画外不露锋芒的收笔方法。古人云“无往不收,无垂不缩”即指此。藏锋收笔也有方圆之分,其原理与藏锋起笔中的方笔、圆笔相同。藏锋起收使笔画显得凝重含蓄,篆书纯用此法,隶、楷、行、草等书体也常用此法。

五、提按

提按是指笔毫在纸上作上下运动。提按是用笔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完成点画必不可少的手段,也是使笔画产生粗细变化的关键。提笔画细,按笔画粗,提按造成了笔画粗细的节律变化。

此外,提按过程中的“提笔”还是转换笔锋的关键。随着用笔的逐步完善,对笔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到了唐代,楷书笔法已趋于成熟,笔画的中锋比例增大,要做到以中锋运笔为主,非有熟练的调节笔锋的技巧不可,这技巧就是“笔笔按,笔笔提”。

董其昌曾说过:“发笔处便要提得起笔,不使其自偃,乃千古不传语。”这句话说的就是提笔的重要性。例如,写横画时“欲横先竖,起笔直下。这时笔锋向上,笔是卧在纸上的;如果往右行,势必出现偏锋运笔。为了达到中锋运笔的要求,必须在发笔处便要提得起笔,即下笔后紧接着就是提笔,然后转锋,使笔在右行时笔毛的运动方向与笔的运行方向一致,成为中锋运笔。可见,提笔是用笔过程中重要的环节之一。

六、平移

平移亦称行笔、过笔,是指笔毫在纸上不作上下的运动,而仅作平行于纸面的中锋移动。平移的线条没有明显的粗细变化。笔毫在平移时可以作直线或弧线运行。

七、换锋

换锋亦有两种类型,即提笔折锋和翻笔折锋。

(一)提笔折锋。用提笔的方法调节笔锋,使原来的中锋线条在折点后仍然保持中锋运行,这种换锋方法叫提笔折锋。这一类型的换锋也有方圆之分。

1、方折。用提笔顿折的方法取得方笔效果的折笔叫方折。

2、圆折。用提笔圆转的方法取得圆笔效果的折笔叫圆折。

运用这两种折笔法,笔毫在运行中虽然经过折点而改变了方向,但毛笔触纸的毫面并没有很大的改变,基本上还保持在原来的毫面上,这被称为“笔用一面”。此法在多种书体中被广泛运用。

(二)翻笔折锋。在书写过程中,使原来中锋运行的毛笔的某一毫面在折点上作毫面的翻折,使改变方向后接触纸面的另一相对应的毫面继续做中锋运行,这种不用提按而仅作毫面相对方向改变的折笔方法称为翻折法,亦即'锋用八面'。翻折法的效果与方折相似,但一般显得生硬些,不像方折那样效果纯净。但翻折速度快,在行、草书中被大量运用;方折精到,常用于楷书。用笔往往是若干动作的综合构成,除了个别体如“玉筋篆”基本是单一的中锋运笔外,其他书体的用笔大多为复合运笔。在实际书写时,不能机械地照搬某一种方法,应灵活变通,才能运笔得法。

八、转折

转与折是笔画转换方向的两种形式。

(一)转。转笔是指笔毫在平移时作圆弧形的转向运行。转笔又有翻绞之转和平移之转两种。

1、翻绞之转:笔毫作圆弧运行时,接触纸面的毫面不断变化,左右翻绞,在瞬间运动中将中锋、侧锋、偏锋的变化连成一体,从而在翻绞、迭压、皱擦中产生千变万化的线条,其边缘有时光圆,有时毛涩,有时枯辣,有时湿润,具有丰富的韵味和生动的节奏。这一手法在草书特别是狂草中被广泛运用。

2、平移之转:“平移之转”即笪重光所说的“自转”(见《书筏》:“一画之自转贵圆。”)。自转指毛笔作圆弧运动时,接触纸面的笔毫部分始终保持不变,以中锋作圆弧形平移,产生质感圆润而匀齐的线条。小篆转笔全用此法,隶、楷、行、草中的一个笔画自身的转动也用此法。

(二)折。笔毫在平移时,突然在一点上作方向的改变,形成一个折角,折角的顶端称为折点,这种运笔方式称为折笔。

折笔时侧锋甚至偏锋现象在行草书中时有出现,这时顺势率然直下的结果。若要使原来的中锋笔画在折点后继续保持中锋,必须换锋“暗过”。朱和羹《临池心解》说,转折须暗过,方知折叉股之妙。暗过处,又要留处行,行处留,乃得真诀,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中对“行留”之说做了这样的解释:“凡横、直平过之处,行处也;古人必逐步顿挫,不便率然径去,是行处皆留也。转折挑剔之处,留处也;古人必提锋暗转,不肯使墨旁出,是留处皆行也。”

各位师友您认为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