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中李定斗倒苏舜钦,历史上却更能折腾,差点害死苏轼

《清平乐》是今年以来最火热的历史剧,但随着剧情的发展,褒贬逐渐不一。有人认为它严重脱离了原作,仅仅将成功的网络小说《孤城闭》当作一个噱头,有人则认为它的主题不鲜明突出,让人弄不清是宫斗剧还是历史正剧。但小珏还是认为,这部电视剧的编剧还是非常用心的,力图以每个细节,还原北宋那段风流雅韵的历史。然而,在第44集的剧情中,却出现了一个严重的失误。

在这一集中,倾向庆历新政的集贤殿校理苏舜钦用所拆奏封的废纸换钱置酒饮宴被告发。这本来是历史上的真实一幕,被称为“进奏院狱”。也就是因为这件事,直接导致苏舜钦被削籍为民,参与的十几位名士被贬逐,这也影响到了“庆历新政”的走势。然而,电视剧中告发苏舜钦的官员,却让小珏大吃一惊。

字幕君显示,此人名叫李定,小珏以为自己看错了,却又在后面的剧情中反复听到这个名字。这可不太符合历史,是编剧张冠李戴的结果。

在历史上,此事白纸黑字地记载在《宋史》之中:

拱辰廉得之,讽其属鱼周询等劾奏,因欲摇动衍。事下开封府劾治,于是舜钦与巽俱坐自盗除名,同时会者皆知名士,因缘得罪逐出四方者十余人。世以为过薄,而拱辰等方自喜曰:“吾一举网尽矣。”

也就是说,告发的主谋是王拱辰,执行者是他的下属鱼周询。可能很多人会有疑惑,后面不是还有一个“等”字吗,会不会就是李定?不会的,李定这个人,其实做出过同样的事情,却闹得更大,受害者的名气则更大。

北宋时确实有个叫做李定的官员,不过比苏舜钦要小二十岁。在苏舜钦案发时,仅仅十六岁,根本还没有考上进士,更不用说入朝为官了。在宋仁宗晚年,李定方通过科举为官,不过长期都是在外担任一些芝麻绿豆大的小官。

本来,已经年过不惑之年的李定,也就只是在官场中蹉跎一生而已。然而,他却抓住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他幼年时,本来就曾经拜在王安石门下学习,熙宁变法时,他入京大唱赞歌,大力夸赞新法的好处,这让王安石大为欢喜。宋神宗同样高兴,也就是听了李定的话,对新法的弊端视而不见。

李定中年发迹,已经殊为不易,然而他却和名满天下的苏轼结下了梁子。苏轼从好友佛印口中得知,李定没有为生母守孝,便写了一篇关于孝子文章,参杂了李定的故事。苏轼这样的文坛领袖一出手,影响力是非常巨大的,这让满朝纷纷攻击李定,甚至斥责他是“猪狗不如”的人,还一度使他丢官。只是在王安生的力保下,才重新得到启用。

这段故事同样精彩,佛印是李定同母异父的兄弟,才能如此精确了解到原委。原来,佛印的母亲仇氏长得貌美,却生性风流,闹出了一些绯闻,被净身出户。仇氏后来从江西到扬州,嫁给了李问做小妾,这才生下了李定。

然而,仇氏是妾,在当时生下的儿子,是要归为正妻的名下。更何况仇氏依然风流成性,没多久又因为行为不端而被驱逐,所以李定并不知道这个生母。《宋史》中也记载了李定的辩白之言:

定自辩言,实不知为仇所生,故疑不敢服。

不管怎么说,苏轼让李定丢人丢官,也让两人结下了大梁子。李定由此产生了怨恨之心,寻找机会进行报复。他先是检举苏轼在奔丧时贩卖私盐,因为没有证据而不了了之。后来,他抓住苏轼的诗句大做文章,污蔑苏轼讽刺新法,最终闹出了著名的“乌台诗案”。

有宋一朝,对于文人士大夫是十分宽容的,这在《清平乐》中也有所体现。宋朝也几乎没有令人恐怖窒息的文字狱,这也是文化蒸蒸日上的原因之一。然而,“乌台诗案”却是一个例外,它让苏轼九死一生,差点掉了脑袋,而且还牵扯到了许多官员。李定在历史上的折腾,可比《清平乐》中闹得更大,也更有影响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