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本《竹书纪年》史料价值之争
- 中国社会科学院
-
今本《竹书纪年》史料价值之争
内容摘要:经当时学者整理、考订,成书75篇,其中《纪年》12篇,史称《汲冢纪年》或《竹书纪年》。《竹书纪年》记述夏代至战国史事,西周以后采用晋国纪年,三家分晋后则用魏国纪年,止于魏襄王二十年(前。此外,明代开始流传两卷本《竹书纪年》,称为今本《竹书纪年》(以下简称“今本”)。陈力《今本〈竹书纪年〉研究》(《四川大学学报丛刊》第28期, 1985年)反驳《竹书纪年》亡佚的说法,并历述南宋以后未被征引的《竹书纪年》条文,说明南宋以来《竹书纪年》流传过程,以此来确定今本与《竹书纪年》有密切关系。以前学者多侧重古本的辑佚和今本的辨伪,程平山《〈竹书纪年〉考》(中华书局, 2013年)的研究范围远超以往,他系统梳理《竹书纪年》学术史,考证了《竹书纪年》的版本、流传具体情况,揭示今本来源与伪谬及其难以被信任和利用。
关键词:竹书纪年;学者;整理;王国维;伪书;真伪;流传;夏含夷;考证;竹简
西晋太康二年(281),汲郡(今河南省卫辉市)一座战国墓出土大量古简。经当时学者整理、考订,成书75篇,其中《纪年》12篇,史称《汲冢纪年》或《竹书纪年》。《竹书纪年》记述夏代至战国史事,西周以后采用晋国纪年,三家分晋后则用魏国纪年,止于魏襄王二十年(前299),实为战国时魏国史书。晋、唐时期,《竹书纪年》有13卷,后在流传中亡佚。后代学者为恢复其原貌,从宋代以前古籍中辑录出断语残篇,形成古本《竹书纪年》(以下简称“古本”)。此外,明代开始流传两卷本《竹书纪年》,称为今本《竹书纪年》(以下简称“今本”)。围绕今本的真伪和价值,学界有两次较大争论:第一次从清代中期到民国初年,主要在中国学者间展开;第二次为20世纪80年代至今,争论遍及海内外。
清中期到民国初年对今本的认识
今本最迟在明代中期已出现,清代学者对它信疑参半。信者使用它来证史,并专门考订、注释今本。徐文靖《竹书纪年统笺》和雷学淇《竹书纪年义证》考证出今本所依据的文献出处,尤其是徐文靖在笺注中指出今本中沈约注并见于《宋史·符瑞志》,但他们并没有怀疑今本系伪书。1812年,陈逢衡写成《竹书纪年集证》,这是清代对今本研究的集大成之作。
同时,一些学者则认为今本为伪书,钱大昕在《十驾斋养新录》中说:“今本《竹书纪年》乃是宋以后人伪托,非晋时所得本。”乾隆年间编订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也详列证据,认为今本是“明代人抄合诸书以为之”。姚振宗在《隋书经籍志考证》中推测是明朝天一阁主人范钦伪造而成。道光年间,朱右曾在《汲冢纪年存真·序》中罗列出12条证据,求证今本是伪书,并指出“不知何年何人,捃拾残文,依附《史记》,规仿紫阳《纲目》,为今本之《纪年》”。受其影响,1917年王国维发表《今本〈竹书纪年〉考证》,对信任今本的学者提出质疑,并用惠栋辨伪《古文尚书》的方法,把今本的“伪文”逐一析出。现以帝禹夏后氏几条为例,以窥梗概(前为今本原文,后为王国维考证)
(八年)秋八月,帝陟于会稽。(《史记·夏本纪》:“十年,帝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
禹立四十五年。(《预览》八十二引古本《纪年》如此。今本既云“八年,帝陟”又云“禹立四十五年”足见杂综诸书,未加修正)
因此,王国维认为:“且其所出,本非一源,古今杂陈,矛盾斯起。既有违异,乃生调停,纠纷之因,皆可剖析。夫事实既具他书,则此书为无用;年月有多杜撰,则其说为无征,则废此书可。”
王国维的观点影响了许多学者,今本系《竹书纪年》原本的看法逐渐消失。受疑古思潮的影响,有些学者甚至认为《竹书纪年》出土后即作伪,西晋学者借古书来非尧舜、薄汤武,宣扬自己的政治看法。(吕思勉《先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今本非伪书说
20世纪80年代,一些学者力图证明今本并非王国维所说的“无用无征”伪书,他们认为王国维重点在于证伪,似有预设的前提,即今本的出现不早于元明时期。这些学者则着力求证今本并非仅见于元明,而始出于宋代或更早。他们在具体问题的研究上有分歧,但一致认为今本虽经后人窜改、增饰,然与《竹书纪年》一脉相承。
陈力《今本〈竹书纪年〉研究》(《四川大学学报丛刊》第28期,1985年)反驳《竹书纪年》亡佚的说法,并历述南宋以后未被征引的《竹书纪年》条文,说明南宋以来《竹书纪年》流传过程,以此来确定今本与《竹书纪年》有密切关系。杨朝明(《〈今本竹书纪年〉并非伪书说》,《齐鲁学刊》1997年第6期)对比今本、古本中西周时期周厉王以前22条材料,发现今本与古本相差不大。推测今本“即使不是直接采自汲冢原简,也会取自散佚之前的古本《纪年》”。张富祥则认为,“今本来源于唐代开元年间整理国家藏书时,由当时所保存的古本《竹书纪年》不完整本及历来所积存的一些附录性注释资料,统加整理,改变和增补而纂辑成书的”(《今本〈竹书纪年〉纂辑考》,《文史哲》2007年第2期)。他肯定今本史料价值,并利用今本来考证夏商周年表。
美国学者倪德卫《三代年代学之关键:今本〈竹书纪年〉》(《经学研究论丛》第10辑,学生书局,2002年)指出,今本可能是《竹书纪年》原本的一个副本,即西晋学者整理的一部尚未完成的本子派生而来,并利用今本求证西周诸王实行“两元年”(第一个元年是新君即位;第二个元年是新君守丧完毕,正式登基)。倪德卫的假说得到夏含夷的支持,夏含夷《也谈武王的卒年——兼论〈今本竹书纪年〉的真伪》(《文史》第29辑,中华书局,1988年)以荀勖《穆天子传序》中“其简长二尺四寸,以墨书,一简四十字”为假说基点,推理今本在编排上存在错简,把周成王纪年的竹简误置于武王纪年末尾,他发现类似的错简共有4条,只有原本竹简整理者才能犯这样的错误,借此证明今本是从最初的整理本流传下来。
今本伪书说
另外一些学者继续否定今本,他们除阐发先辈辨伪方法和观点外,进一步从历法、列王年数、思想倾向、著作体例以及具体史料的辨析等方面,证明今本是后人增益重编。
邵东方《〈竹书纪年〉研究论稿》(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从《竹书纪年》未亡佚辩、编年体例辩、今本注文义例考、今本重辑考、今本编定于宋代说辩、今本史料价值辩等六个方面辩难,分析陈力为今本“翻案”证据并不充分。此外他也和夏含夷讨论对“错简问题”的一些看法:按照夏含夷假说,把周武王十五年、十六年的内容共四十字设定为一简,其他有关周武王的条目则按每简四十字格式重编,发现第1简开头为“元年春正月王即位”,把今本此句前“成王名诵”丢掉了。这不符合史书惯例,如加上“成王”二字,第1简超过40字,照此排列到错简之行,难以安排。
另外,邵东方进一步从思想倾向和著述体例方面讨论今本真伪问题,他指出,今本有关灾异、感应的记载较少符合宋代以后的史学特征。又列举今本对古本记载“舜篡尧位,尧为舜所囚”“益干启位,启杀之”等事件的改写,显现今本儒家正统观念倾向。从著述体例上,今本记事东周以前较详细,作为魏国史书,今本安排很不合理,暴露了晚出的事实。
从著述体例上思考今本真伪的还有李学勤《从〈系年〉看〈纪年〉》(《光明日报》2012年2月27日),他将《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中《系年》和古本记载西周末年幽王宠信褒姒,废申后及太子,导致王朝灭亡的史实比较,发现“《纪年》《系年》叙事体例彼此相似,有些像所谓‘纪事本末’,而不是如《春秋》那样逐年胪列。今本《纪年》则把古本这一段割裂,分裂于幽王五年、八年、十一年和平王二十一年,显然是不对的”。
张培瑜《〈大衍历议〉与今本〈竹书纪年〉》(《历史研究》1999年第3期)从天文和年代学角度,发现今本新增的某些天象并非《竹书纪年》原有,而是宋元以后学者增加的。所增年月和岁名,多依据《大衍历议》而今本编者又不熟悉历法历术,其年代方枘圆凿,扞格难通。
以前学者多侧重古本的辑佚和今本的辨伪,程平山《〈竹书纪年〉考》(中华书局,2013年)的研究范围远超以往,他系统梳理《竹书纪年》学术史,考证了《竹书纪年》的版本、流传具体情况,揭示今本来源与伪谬及其难以被信任和利用。
总之,虽然今本系《竹书纪年》原书的看法早已被否定,但围绕今本真伪与价值问题展开的争论,仍在激励学术界不断探索。
(作者单位: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