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秒|最美劳动者:寒冬里的捞参人 最多出入深海二十次
齐鲁网·闪电新闻11月27日讯 每年11月份,位于北纬36°的青岛西海岸新区,就到了捕捞野生海参的最好时节。近日,在位于 薛家岛街道 南屯码头的海洋牧场,捞参人在瑟瑟的寒风中潜入七八米深的海底,捕捉野生海参。
从 南屯 码头出发,大约20分钟到达捕捞海域。渔船上,捞参人尹代彬已经在做下海前的准备了。胶皮潜水服、铅块、潜水镜、脚蹼,这20多斤重的装备,穿戴上身就需要半小时。一一检查后,捕捞工作开始了。
水下七八米深的地方,俨然是各种海洋生物繁衍生息的乐园。近几年,这里投放了不少人工鱼礁,不少藻类贝类在此附着栖息,还有形态各异的鱼和小虾小蟹。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夏眠,这里的野生刺参也逐渐活跃起来。
半小时后…… 尹代彬渐渐浮上水面。刚打捞上来的野生海参,个个肉厚肥美,平均长度都有10多公分,最长的比记者的手掌还要长。今年的海参,远远超出了捞参人的预期,简直是惊喜。
“一个二三两,这三个一斤,这一包有20多斤,海水海域好,水质好, 底下的生态环境也好,孕育的海参也好。”顾不得身上几十斤重的装备,老尹迫不及待和大家分享收获的喜悦。此时大家发现,刚打捞上岸的这些大家伙有些“水土不服”了。
老尹赶紧将今年的第一网海参装箱,也预备着第二次下海捕捞。虽然上岸已有将近20分钟了,但他仍喘着粗气。天冷了,海水也在逐渐变凉。“我现在穿了毛衣和线裤,再过几天就要穿两层毛衣毛裤了。”每一次下海捕捞,对捞参人来说都意味着很大的体力消耗。
已经从事海参捕捞八年的尹代彬告诉记者,每年小雪节气后,是海参的密集捕捞季,赶上风平浪静的日子,最频繁的时候一天能出入深海近20次。而他们首先要克服的就是冰冷的海水。眼下还好,过段时间海水会更加冰冷:如果潜到20多米深的深海捕捞区,30多斤重的氧气瓶 加上10多斤重的铅块,对捞参人来说几乎是极限挑战。“二十多米的水下压力很大很大,行动很缓慢,因为压力很大,这个潜水衣被夹到,皮肤起血痕。”
不过尹代彬认为,作为捞参人,辛苦是难免的,只要能丰收,再辛苦都值得。令他欣慰的是,最近几年,随着人工鱼礁的投放,这片海域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海参鲍鱼的数量明显增多。
据了解,青岛在建海洋牧场有20处,修复海域面积超过8000亩。光是西海岸新区就投放了人工鱼礁90万空方。随着海洋生态环境的改善,养殖公司和养殖户对未来的丰收充满期待。
闪电新闻记者 孙杨 通讯员 李昕燃 青岛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