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媒体人江雪:在新闻最多的年代,我们却渐渐没有好的媒体和记者!

江雪,中国最著名的记者之一,曾任《华商报》首席记者、评论部主任。独立一年来,她忽而兰州,忽而江西,忽而天水,忽而又台湾,自由地观察,客观地记录,就像一只鸟儿自由地翱翔,做独立的新闻。

与其它公号不同,“雪访”并不是一个“高产”的公号,更新周期往往“不按套路出牌”,有时三五天,有时大半月,完全随心而发,但几乎篇篇都是精品。第一篇《阿潘探夫记》写一对因为理想而患难的夫妻——玉闪和阿潘的故事,发表的第一天就获得了1700多个粉丝,和粉丝赞赏而来的2000多元稿费。而同一天发表的《离开媒体,记录继续》一文在一天内收获近万点击量。最近《雷洋案|没有真相 只有一个青年绝望的呼喊》一文,在存活的6小时内,点击量就达到9万。而近期,她又开始探索,并推出了一期“雪访影像”,即在文章中放入采访视频的模式。

“雪访”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坚持新闻理想的傲娇公号,不登硬广,不发软文,收入来源全靠粉丝打赏和发表在其他平台上的作品,在名人微信自媒体轻松揽金的时代,它就是个神一样的存在。发表《石子节:一个村庄的叙述与邀请》作品,还为遥远的小山村募集了一笔“发展资金”,搭建石子节小铺,在寒冬里,为石子节的村民们增添了丝丝暖意,大有“扶危济贫”的架势。无论这种模式能维持多久,在这个浮华的世界里,能真正深入到尘埃里做新闻、关注被遗忘的角落的媒体人也是值得赞许的。

一个人旅途是孤单的,没有足够的勇气和沉淀是万万办不到的。江雪的好友、制片人 “老虎庙”这样说:“江雪将自己的独立媒体命名‘雪访’,朴实无华却透着对话真实和独立观察的诱惑。且不说‘雪访’背后的巨大劳动量,仅仅眼前这新闻后期的艰难设计和她正在不断给自己加码的表达手段的多元,就足以让很多人望而却步!而这些是江雪正在做的——独立的新闻,自由的观察,客观的记录。这在当今,该具备多么大的勇气?”

独立就意味着自由,但也需要承担没有机构的各类风险。尽管,在外人看来,这是一条艰难、让人心生敬畏的旅程,但江雪却说,她独立后更轻松,选题上也变的更加灵活,“一段真实发生的故事,我用合适的方法,在合适的时间,来记录和发布了它,不会太在乎它是调查报道、特稿或者别的什么式样,也不在乎它成为难以归类的一种。”她表示,可以自己掌握自己的节奏,做自己喜欢做的题目,还可以更多地照料自己的生活,是一件非常难得的事情。

享受者自由、不羁的同时,当然也需要面临没有固定收入的窘境和采访过程中各种可能的困难。但有10多年记者经验积累和一定积蓄的她,似乎并不为眼前的困难所扰,依然乐观、自信的告诉笔者,她坚信自己的选择,尽管现在还有很多计划没有实现,但会努力尽快付诸行动。她淡然的心境如同她在微信朋友圈的一段感言“雨后终南如洗。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看我应如是。”

独立一年,走南闯北,是江雪从记者走到笔者的过程。她记录这个时代的真实,她的真实也被这个时代所记录。

蓝媒汇:这一年,你足迹遍布了兰州、江西、天水、台湾各地,能谈谈你第一次访问的经历和感受吗?

江雪:到今年6月,是自己彻底离开纸媒一年。这一年都是自己一个人去采访,做自己感兴趣又能做的题目。第一次采访是写玉闪和阿潘的故事,似乎也没什么独特地方,和过去做记者时差不多,只是在写作时不再被一些特定的题材所框住,发挥起来更自由一些,写出来的东西也更加真实。除了没有固定收入,收入比原来在媒体要少之外,感觉还是都很好的。

蓝媒汇:在你去年的离职文章中,你说:“离开媒体,记录继续。”经过一年的实践,你觉得离开媒体后与在媒体中的记录有哪些不一样?会面临有哪些困难和挑战?

江雪:在这样一个记录者纷纷转行的时代,我离开媒体,不过是换了一个地方而已,本质没有太大区别。不过,作为独立访问者,没有了机构,会多一些风险,少一些支持,但同时也是少了一些限制。某种意义上,抛弃了编辑部,自己负责一切,不管是选题、表达方式,都是自己来确定的,这样会辛苦,但也会更自由。当然,差旅费也得自己掏啊,所以出门一趟就要考虑更多。另外,一些过去我们在媒体机构时,不光是被“禁令”,也可能被我们媒体自身的逻辑屏蔽掉的信息,独立后只要我自己觉得有价值,觉得它是历史的一个小切片,值得记录,那就去做好了,这种感觉蛮好的。

蓝媒汇:你认为独立媒体人需要具备什么?

江雪:主要是个人的积累吧,需要一些在行业内的口碑和资源,这样比较容易一些。

蓝媒汇:与传统媒体相比,你认为在新媒体的平台上,该怎么去定位报道的焦点和方式?迎合读者口味是否是最重要的?

江雪: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定位。因为是个人的平台,所以更多可以“我手写我心”,选题或表达方式,都有我个人的特点。一段真实发生的故事,我用合适的方法,在合适的时间,来记录和发布了它,不会太在乎它是调查报道、特稿或者别的什么式样,也不在乎它成为难以归类的一种。另外,自己做稿子,基本上没想过去迎合读者口味。

蓝媒汇:之前“雪访”一直不是一个追逐热点的公号,为什么近期《雷洋案|没有真相 只有一个青年绝望的呼喊》等文均是追逐热点型文章?

江雪:我一直没想着追逐热点,对雪访的定位是:各种媒体报道之外,一个小小的存在,一个关于真实世界的补充,如同一份手工的小报。最近关注雷洋事件,实在是因为如鲠在喉,有感而发,因为特别关注这个事件里边的程序问题,真心觉得这件事和我们每个人的安全有关,所以就写了一篇评论类的文章,也算是一份观察。我想以后的更新也不会刻意去追逐热点。

蓝媒汇:这两年传统媒体行业里,不少媒体人开始奔赴转型之路,即便是坐守原地的也有一部分人在观望,他们或是缺乏离开的勇气、或是觉得时机未到,抑或是对传统媒体发展还抱有信心,你怎么看待传统媒体人的离开或是坚守?

江雪:传统媒体如今的萧条,对我们这些曾经历过所谓中国市场化媒体“鼎盛”时期的人来说,确实有些始料未及。离开和坚守都正常。如今的媒体环境确实大不如前,也没必要殉葬。只是在最需要记录、新闻最多的年代,我们却渐渐没有好的媒体和记者了,多少会有些感慨。但如果是一个真正有理想的媒体人,带着自己的理念去其它行业,也可能开枝散叶。如果能有好的平台,坚持下去当然也不错。

蓝媒汇:对于想转型独立创业的媒体机构中的同行们,你有何建议?

江雪:在一些地方,如今有许多好的独立媒体出现,一些资深的媒体人,抱着媒体人的理想主义,离开传统媒体后,纷纷去创办独立媒体,去做真正独立的报道。在资金来源上,他们会非常注意多样化,也更依赖民间,将一份媒体的命运完全交给读者。我心目中的独立媒体,就是全然地投身民间、依靠民间,依靠人们对优良信息的渴望,和对“让社会变好”的“理想”的支持,去存活下去,但目前很难实现,所以,想创业做独立媒体,比较难,但做其它一些资讯服务的可能会有更好的机遇。

如果你有招聘求职诉求,欢迎注册大咖推荐信,两种方式可任选其一:
1.打开公众账号“记者站”,点击底部“推荐信”,注册求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