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家】/郭旭

外家

文/郭旭

在我记忆的长河里,外家无疑是最深刻、最温暖的地方。
        外家在距离我家六七里 路外的王村镇王吕村,外公兄弟三人,外公是老大,行三,还有一个六爷和七爷。解放前家里很穷,家大人多,有薄田三十多亩,一年到头口粮还差大半,我外公年轻时冬天淌水过渭河,冰水刺骨,落下了眼疾,常年在家里领家种地,六外爷和七外爷常年在外拉长工。外公为人精明强干,做事公允,干啥事情都有头有尾,曾经做过甲长,在村中享有很高的威望。我外婆勤劳善良,贤惠能干,嫁给我外家这个穷家,经常缺衣少食,饱受饥寒之苦,年轻时睡冰炕身子受了凉,落下了严重的气管炎,从我记事起,晚上很少见她平静地睡过觉,大部分时间是坐在炕上或者是伏在被子上打盹,说话时明显能听到气管发出丝丝的声音

解放后土改分了一些土地和畅生俊家半挂车,境况有所改变,但日子依然很艰难。听母亲讲有时连火柴都买不起,做饭时要到邻居家引火,每临舅舅开学之际,就要为学费发熬煎,我大舅勤奋好学,中途几次辍学,最终艰难地读完初中,只得改读乾师以求早点工作给家里减轻负担,我二舅、三舅只上了很短时间的学,我小舅也只读了个初小,算是扫了盲,我母亲连学校的门都没进过,母亲终生引以为憾,也常常以此来教育我们后辈要珍惜学习的机会,发奋读书。六十年代中期,才从几十口人蜗居的的老屋搬到了城背后的新家,大舅、小舅参加了工作,二舅、三舅也都成家自立了,苦日子才算熬出了头

我小时候 过年前几天,外公、外婆就派大我几岁的表哥接我过年,在外家我受到了最大的礼遇和爱护,我人生那些最甜蜜、最美好的记忆

大半都发生在外婆家。

外公脾气不好,有传统的家长作风,记忆里我的表哥、表姐、表弟还有表妹都被他骂过,甚至打过,但唯独没有打过我,也没骂过。最严厉的也就是我和表哥晚上躺在被窝里,表哥给我讲故事,我也和表哥闲扯,他烦了就会呵一声“哪来的这么多话,睡觉”。再后来表哥到外地去上学了,我到外家爷孙俩晚上闲聊,讲《水浒》、《三国演义》、《东周列国志》,还有就是讲秦腔戏(我那时看了好些书和秦腔剧本,自以为很渊博),外公虽然不识字,但他天性聪明,博闻强记,听过许多评书段子,看过很多秦腔戏,是个有心人,积累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和社会经验,我虽然十二三岁,但爷孙两也谈得不亦乐乎。他瞌睡来了还是这一声“睡觉,哪里这么多话”,睡一会又一个人嘿嘿一笑,自言自语“你到学堂怕就不念书”,第二天他和那些老汉们晒太阳谝闲话,又笑眯眯地夸我“我喔外孙才十来岁,说三国、道列国,天上地下没有他不知道的”,后来连我一天多吃了两个蒸馍都要在人前夸一番,偏爱之情,溢于言表。

那时候到外家,一进门外婆就会拿出舅舅他们买的一大堆好吃货,几颗核桃、一把红枣、一小纸包饼干之类的,笑眯眯的看着我狼吞虎咽的一扫而光,记忆最深刻的是第一次嚐到栗子,那种香甜甘美的味道让我至今想起都口舌生津,食欲满满。有时村里来了卖吃食的,都会给我买点尽着我吃。每次我回家时,外婆总要给我带一点东西,一碗大米,一撮粉条,一坨大油,一个大南瓜,。。。。。。并让表哥一定把我送到家才准回去。有一回我看到外婆的柜盖上放了一个里边有许多小格挡的白瓷盘子,就觉得好玩,要往回拿,尽管表哥当时老大不情愿,难以割舍,外婆依然给我包好,让我带走,回家后我堂姑说那是画画用的水彩盘子,就送给她拿去画画了。还有一件有趣的事,,我表哥有一个大玻璃球(那时我妗子在眉县玻璃厂上班),我和表哥经常放到太阳底下玩,把手指放到太阳光折射的焦点下,一会就烫的不行,对此充满了神奇。那时我们家的电壶塞经常坏(估计那批壶塞质量不好),而那个玻璃球形状很像电壶塞,大小也差不多,我就拿回家了,我婆看到非常高兴,说这回就不愁壶塞坏了,给电壶上一盖,太小了结果把电壶打了个粉碎,一壶开水险些烫了腿,让我婆把我埋怨了好几天。
      记得我每次从外家回家,路过村口,总有几个叫舅的或者叫爷 的人拦住我开玩笑“贼外甥,又把啥偷走了”,我只是急急的躲开他们的拉扯,抱紧外婆带的东西,真有种做贼的感觉。每年送灯笼,送端午我外婆或者舅舅、表哥送的最早,也送的最讲究,使我和母亲在街坊邻里最有面子,我小时候从上到下穿的那些像样衣服基本都是我外家给买的,难怪三十多年后我儿子看到我小时候的照片,还给人说那是他的照片,基本上看不出太大的时代差异。

在人生中帮助我最多的人要数我大舅了,我大舅为人忠厚善良,勤奋敬业,乾师毕业后,分配到一百多里外的眉县当小学教师,积极上进,教书育人,曾获得省级先进教育工作者,从教员、校长、党委秘书,公社书记一步一步走上领导岗位,在七十年代初,三十多岁就做了县级领导,是一个能力强富有爱心的长辈。在那困难的年月里,总是想尽千方百计帮助我家,给我们家买木材、缝纫机、自行车,甚至烧的煤,这些东西对今天的人来说算不了什么,但在那个年代是你有钱也办不成的事,舅舅也是冒着很大的政治风险。八十年代初,舅舅调到武功县县委、县政府工作,更是尽心尽力的帮助我家,对我的学习生活无微不至的关怀。我在武功上高中期间,经常到学校来看望我,了解我的学习状况,鼓励我好好学习。我喜欢看书,我妗子一直给我提供最大便利,让我到武功县图书馆借阅大量的图书,馆藏的《昭明文选》、《十三经集注》、段注《说文解字》、《中国古典戏曲理论丛编》等精品图书的阅读,使我增加了知识,开阔了眼界。节假期间经常到舅舅家小住,影院,剧院经常光顾,观影看戏对我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好几个春节都是在舅舅家过的,舅舅家优越的生活条件,给我青少年的生活留下了许多幸福美好的回忆。我高考落选后想到凤安中学去补习,舅舅二话没说冒着大雨坐车找校长给我联系,我报到时校长任凌发语重心长的对我说“你要好好学习啊,那天雨那么大,王书记打着伞从路口走到学校来给你报名,满脚都是泥”。在我毕业后,又多次给我安排工作,给我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可惜我却多次错过了机遇,一事无成,也失去了报答他的条件和机会。前几年我去看舅舅,他感慨地说:“现在给我个书记、县长都不知道咋样当?我们那时最怕分管人事、财政、军转工作,事情多还容易得罪人。我分管这些工作多年,却没有把你们安排好,我们是有德之人,做事情只怕违犯党性原则,当年对你们都寄予厚望,可结果都差强人意”,我明白舅舅话里的意思,他是目睹了现实社会里那些黑暗面所发出的不满情绪。退休后的舅舅,没有忘记党和人民的培养,坚持写文章,写诗歌,歌颂党的大政方针,回忆过去的工作生活经历,激励后人教育晚辈。二零一四年国庆节在他八十寿辰时,把他的文章集结成册,书名《岁月回眸》,分赠给亲戚朋友和我们这些晚辈。直至今日他还经常关心我几个孩子的学习和工作情况,每次见面就叮嘱他们好好做人,认真工作,谆谆之情,令人感动。

我小舅是天底下最善良勤快的人,对我的关爱就像慈祥的父亲,打我记事起我就老坐在他的肩头,在他的肩头看戏、看电影,赶集上会看热闹,抱着我和村里的一伙玩耍,给我买吃买喝。后来他在县自来水公司上班,休假时经常先到我家,把好吃好喝的留给我,然后再回家。他知道我爱看戏,那年暑假,他下班后骑自行车四十多里路到我家,把我接到县上,让我天天看戏、看电影,在乾县剧院看的古装历史剧《小刀会》是我第一次看的古装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时候他一个月的工资只有四十二块钱,每天给我一块多钱,我除了看戏看电影,就是买吃食,花得一干二净,他笑着和我开玩笑“你的生活水平比县委书记还高”,星期天他回家把我托付给同事照管,他却从家里带馍补助生活。我的第一双尼龙袜是他两块四毛 钱给我买的,我的第一条的良裤子是他给我买的布,许多新电影都是他带我去看的,。。。。。。有一件事最让我难以忘记,有一次我去外家,刚好他回家休假,我就一直粘着他,那时他已经有三个女儿了,晚上和表妹他们玩,玩着玩着就睡着了,半夜一觉醒来,我发现睡在外婆的炕上,就任性的要和舅舅睡,又是舅舅把我用衣服裹严实抱到他房里去,和他们一家五口挤到一个土炕上。好几次我随小妗子还有表妹到大王村娘家去走亲戚,甚至过夜。我有了孩子后,过年过节走亲戚,我的几个孩子都争相要去看舅爷,舅舅依然像当年对我那样关爱他们,给他们偏吃另喝,疼爱有加。
       大舅舅一家都在外工作,照顾外爷、外婆的生活起居工作就全落在小舅舅肩上,他和我小妗子,在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做饭洗衣,拆洗被褥,一直到两位老人离世,极尽孝道,无怨无悔。外公披着小舅舅给买的宁夏滩羊九道弯皮袄曾不止一次的感慨‘’小时候连正眼都没看过,到老来却得了他的  ‘继”。

我外公、外婆分别是八零年七七年去世的,安葬他们的时候,我的心里也很难过,但却没有掉一滴眼泪,他们给我了最真最深的爱护,却没有得

到一丝一毫的回报,也没有看到我们家过上好日子,这让我时常感到愧疚、遗憾。我的四个舅舅二舅、三舅已经在几年前去世了,如今大舅舅已经八十多岁了,依然笔耕不辍,时有文章发表于《咸阳日报》、《老年报》。最疼我的小舅舅也过了古稀之年,但他勤劳有加,不坐享清福,依然耕种着七八亩责任田,坚持劳动锻炼。同时还一如既往的关怀爱护我们后辈,他们的优良品质、大恩大德,我永远难以忘怀。
     《易》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正是受长辈们这种优良品质的熏陶,言传身教,才教育出了我们这些积极阳光,勤恳善良,积极向上的后辈子孙,激励着我们清清白白做人,明明白白做事,为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创造财富,贡献正能量。
        知天命之年的我一直在想,我的外公、外婆、舅舅以及所有亲人,他们对后辈所付出的爱心、爱行,如今有多少人还能做到,他们的宽厚,他们的善良,他们对亲情的看重,他们不求回报的付出,这种深厚的爱正是维系中华民族团结融合的坚实基石,是我们能够战胜一切困难,走好人生之路中的坚强信心和不懈动力,是我们要永远继承,发扬光大不朽宝贵的精神财富。
      外家永远是我感恩戴德的地方,祝愿舅父、舅母身体健康,福寿绵延,表兄弟、姐妹们家庭幸福和谐,事业兴旺发达,把爱传递下去。

二零一七年十一月二十六日于汉中

作者简介

郭旭,白身布衣也,乾县西阳坊人。好读书不求甚解,一事无成,已过知天命之年,率真之气尚存,天性如此,无奈何也。常以“非因果报方行善,不为功名亦读书”自慰,常忆过往之事,感念滴水恩情,不求闻达,聊自慰耳。

泾渭文苑:

一、关于稿费,打赏所得的稿费,


60%为作者所有,七日内结算。


剩余用于平台维护。


(0)

相关推荐

  • 武 斌:【我的大舅】

    文/ 武  斌     图/源自网络 我的大舅 ◎  武  斌 我离开高家庄的时候大约六七岁,又随了已经先回到娘家的母亲,开始一段在舅家的生活,大约七八个月的时间. 舅舅家村庄是一个叫陈闫的村子,和高 ...

  • 一位中年妈妈自述:当父母不在,兄弟姐妹都成了陌生人

    以前,妈妈常感叹说我们80后90后这一代最孤单,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小时候,没有兄弟姐妹相互陪伴成长,长大后,也没有多少血脉至亲往来. 可自从两年前外公外婆相继去世后,妈妈便再也没说过此类的话. 因为自 ...

  • 月方的文:姑妈考

    这是月方客厅的第457篇原创文章 文丨月方 202010/19 我外婆育有三儿两女:分别是我大舅.我妈.我二舅.我小姨.我小舅.外婆患腿疾,靠挪着一张高凳"走路",加上外公去世了, ...

  • 乡村那些事:表哥的一封家信(作者 张相义)

    我的外公外婆没有儿子,母亲小时候,就被当男孩子养,让她进私塾读书.外婆晚年的时候身体不好,母亲就在娘家跟外公.外婆一起过日子.送走了外公外婆,母亲就把奶奶也接过来我们一起生活. 我们村都是同姓,村里人 ...

  • 我的母亲和三个外婆 / 文:仰耕

    我的母亲和三个外婆 仰耕 女性之伟大在于母性,而母性的心胸比山高.比海深.她是一首完美的诗,一曲美妙的歌. 母亲已经离世12年了.那时,我在万里之遥的比勒陀利亚工作.接到姐姐从国内打来的电话告知母亲病 ...

  • 【西散原创】芬妮作品 | 舅舅

    <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线上平台:西散原创 西散原创--西散原创纸媒选稿基地 西散原创--中国散文作家成长摇篮 西散原创--最具亲和力原创精品散文平台 我从来没见过大舅流泪,可正月初五那天我 ...

  • 请表妹喝茶

    工作室需要重新装修,去年承包给熟人,八月份结束后,又委托他找保洁工.活泼开朗的保洁公司老板来检查工作,看她似曾相识,便搭讪道:"你老家是哪儿的?"她爱笑,说话也是笑脸:" ...

  • 【三秦文学】何才华:【外婆家的老院子】(散文)

    点击上"蓝字"关注我们! 我爱三秦 外婆家的老院子 作者/何才华 晚上九点多,妈妈打来电话说小舅舅逝世了,我猛然一惊,在我的印象中小舅舅一直是个健朗的老人,怎么突然间就离开我们了呢 ...

  • 曾瑞 | 一双小脚走断了岁月

    ◆ ◆ ◆ 文丨曾瑞 1 多年前,我曾做过一个梦,梦见外婆死了,像猪一样挂着,被人们一块一块剁下来.弗洛伊德说,梦是现实中的残念刺激了潜意识中的梦念之后,一种邪恶欲望的伪装表达.当时,幺叔去世没多久. ...

  • (启书有益)至情笔记——写给外公周年的怀念

    总有一些惊喜,等着你 (2016年12月14日下午5点40,外公病逝,享年85岁.今日,适逢其逝世二周年,也是二舅娘逝世7天.人到中年,总是有很多东西能泪流满面--仅以三篇很久以前写就共8000字的文 ...

  • 年少已知愁滋味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时常磨砺一把锋利的镰刀,亲手作警惕状,也无奈屋前屋后荒生的杂草. (一) 从车上下来,突然起了很大的风,几年不见的家乡并没有热情似火,偏偏用这样冷漠的态度对待我这个久未归家的游子. ...

  • 张芳霞 || 在外婆家的那些日子

    我的外婆住在大山里,距我家有十几里山路.但外婆家是我最喜欢去的地方. 小时候,爸爸妈妈亲自带我去外婆家,十来岁以后,我就跟着表哥表姐他们一起去外婆家. 大姨家和我家住在一个生产大队,她家在三队,我家在 ...

  • 桑海超: 怀念我的外婆

    无论走多远,家乡总是我们最温暖的牵挂 Hometown Sheqi 给在外打拼的家乡游子一个寄放心灵归宿的地方   乡土文学      怀念我的外婆 作者 | 桑海超 原创 | 乡土赊旗(ID:gh_ ...

  • 周兰芳老师深情忆父爱之三

    三    坔    夜   话 一方水土有一方文 这里是<三坔夜话>,李老师斯时乡轩临窗,于此跟你诗词吟哦,抒怀述志,漫笔人生,点情碰心,说故事,聊语文,话庄道巷,谈古论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