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锣鼓曲调】/ 孙卫昌
锣鼓曲调
孙卫昌
石匣口村是长安地区西片的大村,从村中的姓氏部局,传说和至今遗留下文物碑刻上综合分晰,孙刘两姓来至山西洪桐县的大槐树下,是秉承了北方民族的膘悍与血性,具备有顽强地抗争与雄魄潜质。王氏一脉则是江浙(南京)一带的一族官宦封荫人家职守于陕而携子嗣定居于此的。这就意着能在一个村中和谐共处,其本身亦具有一个文化的大交融,大渗透,大碰撞,相互间能出现一个共同认可的,统一的锣鼓曲调,这必然就有一个漫长的磨合与传承过程,也是一件具备传奇色彩的壮举。
至于它的名称却至今说法多种,如叫《什样锦》,《十样景》,《石羊经》,究竟那个名称最为妥贴,尚无定论。因为石匣口村,旧时也叫石羊口村的。锣鼓曲调的传承都是老辈人以心口相传,是村民在大苦大乐的劳作生活间隙产生的,是小孩子在上辈老人的耳熟能详和手工跟风中的传,邦,带领下,通过耳音灌输之下的摩拟演练中传承的,唯有它是整个村庄除名称之外的唯一的共有资源。
它维系了乡情中的喜怒哀乐,盛情之事必以锣鼓欢迎(如庆典,礼仪等),仇愤之时又以锣鼓激发斗志(集会,声讨等),与哀婉悲伤还是以锣鼓赠别(送葬,悲伤等)。所谓的喜亦于斯,哀也于斯。所以,在人生的蹉跎岁月里,它是伴随着人世荣辱,宦海沉浮的常规傢什,在一曲完整的锣鼓曲调里亦蕴藏着悠扬激越,柔情似水,还有着慷慨昂扬,震人心扉的风里搅雪般地战鼓催阵之势,每每如有二列锣鼓队相逢,大都有争锋对垒之危,也能充分表现出各队人中的拧聚力与形象势力。在其中的表演过程中,司鼓者及鼓手是起到决定性因素的,他既是表演者,也是指挥者,是一列队伍的主心骨,俨然一位所向披糜的将军,剑指驽张,克敌而制胜……可就是这样的一个流传数百年的,经久不衰的石匣口村锣鼓曲调却根本找不到有只言片纸的记叙文字和曲谱,但只要在一场锣鼓表演过后,如果那里稍微出现差池时,旁边人很快就能指示出在哪是出了辟漏(倒调,偷槌等)现象。
石匣口村锣鼓表演曾参加了长安地区二十多个乡镇参与的锣鼓大赛并获得了前三名的大奖。
在当我们想要将它规范而完整的记录下来时,却遇到了殊多困难,它到底是何人首创,来源在哪儿,一切都很是迷茫,没有任何人能说出个张道李胡子,我曾拜访了村中多位锣鼓能手,虽然手下功夫了得,但要其对锣鼓曲调进行文字,音符定格时,皆以自身文化浅薄而回绝了事,出于对传统文化遗产的留恋与不舍,我们最后终于死缠硬磨的鼓励锣鼓爱好者王进良来把完成这一艰巨任务,他又在长时间的探究中,用吃饭的筷子,碟子等物一边敲击,一边记录,最后与村中的几个爱好者反复修正,才得以成文。后来将其转交到某些专业音乐人士手中进行观摩整理时,但反响不一,认为良莠参半,因为它不是非遗项目,所以也只能以此为见,以飧读者,好在这种锣鼓演艺还在石匣口村人中继续传承着,它己经成了这个村,人们的一个文化符号和乡情,乡音标志。 相信它也将会永久传递下去的。因为它早己植根在了人们的心田里去了。
随赋诗为纪:
这是一曲失去乐谱的古老鼓调,
用一种特有的青铜冶炼而成响器铙钹,
以秦川大牛的整张大皮过熟煮捶铮成鼓,
合着周,秦,汉,唐征战的节拍,
虽然曲谱尽失,谁人谱写,但腔调独到。
它不同于别村,别乡,
是只有了石匣口村人的古老基因,
多以老幼们的手口相传而薪火不息。
也没有哪个是经过了正规的训练,
是放下了锄头,镰刀的手在敲击,
是发自肺腑的沧桑呐喊。
喜有锣鼓助兴,悲亦锣鼓幽伤,
成也于斯,败亦于斯,
这就是气勢磅礴的石匣口村锣鼓曲调。
时2019.3.18日作
作者简介:孙卫昌,陕西长安人。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会员。长安作家协会会员。西安于右任书法学会会员。影世欣闻联合会会员。西咸新区书法家协会会员。西安市长安区政协文史员。西部都市网记者。有八十余篇散文,千多首诗词及书法,摄影和篆刻作品散发于报刊杂志以及微信平台和民间。《泾渭文苑》原创平台签约作家。
●
【偶见订马掌 勾起农耕文化情 】/ 孙卫昌
主一位编 :张主彦
编一位委 :孙主辉 万 毅
编委一位 :王宏民 夏 天
编委一位 :槐自强 巨 石
编委一位 :郭主旭 韩 晓
顾主编问 :周海峰 苦 艾
主编顾问 :薛光炜 蒲家富
泾渭文苑:
一、关于稿费,打赏所得的稿费,
60%为作者所有,七日内结算。
剩余用于平台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