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虫越小越能培育好蜂王,年迈的蜂农怎么移虫?看王浆不看虫
养蜂人都知道好蜂王的价值,怎样培育好蜂王是养蜂人必须要掌握的技术。想要人工选育蜂王,就必须要用到人工移虫育王技术。利用优质蜂王的小幼虫培育蜂王,就可能批量培育优质的蜂王。这样既方便管理,也能大大提高蜂群的品质。
想要批量的培育优质的蜂王,除了选好母本和育王群以外,移虫的大小也很重要。想要蜂王发育良好,体质健壮,就必须要在虫蛹期就能得到工蜂的精心照顾饲喂。孵化出来的工蜂小幼虫所得到的照顾和王浆量毕竟是不够的,只有尽早让工蜂小幼虫移入王台才会得到良好的发育,所移入的的幼虫越小越好。可是刚刚孵化出来的小幼虫只有0.1毫米左右,如果没有好的视力是看不清楚的,想要靠眼力辨别幼虫大小是很难的,想要靠幼虫形态辨别幼虫大小是很难的。一两天的幼虫相差不大,只要大一点点就有可能不合格。
那么视力不好的,老蜂农想要移虫育王该怎么办呢?怎样才能培育出优质的蜂王呢?其实想要培育出优质的蜂王方法有多种,并不仅仅是靠好眼力选小幼虫,靠高超的移虫技术的。移虫育王更要注重方法,移虫成败最在乎的是蜂王浆。
幼虫大小看王浆不看虫
蜂卵三天后将要孵化时工蜂就开始分泌蜂王浆,幼虫孵化出来以后,一分钟左右就需要喂蜂王浆一次。工蜂饲喂的王浆是根据幼虫的发育情况来进行调整的,小幼虫与大幼虫吃的王浆成分不一样,王浆的浓稠度看起来就不一样。幼虫越小吃的王浆越稀薄,幼虫越长大王浆就越浓稠。幼虫每一时段所吃的王浆不一样,根据王浆的稀薄程度就能辨别虫龄的大小。
在蜜粉充足蜂群泌王浆能力足够的情况下,刚孵化出来的幼虫底部就有一层稀薄的蜂王浆。蜂王产卵是连片的,大量刚孵化的幼虫看起来就是巢房底部水汪汪一片,看一个巢房幼虫不清楚,如果连成一片看就容易的多了。
所以老蜂农在选择合适的子脾移虫时,只要发现子脾有水汪汪一片的王浆就可以了,根本不需要再观察幼虫的大小。
在移虫时移取王浆就可以
移虫子脾找到以后,想要把那么小的幼虫顺利移入王台也不是容易的事情。幼虫那么娇弱,只要碰到就会死,只要一点点不小心就会移入失败。怎样准确的用移虫针把幼虫取出来顺利地放入王台又是一个大难题。
选幼虫是根据王浆稀薄来,移虫也是只看王浆,只移入王浆就可以了。无论是用哪一种移虫针,在下针时只能沿着巢房壁滑下,千万不能对着幼虫下针。在移虫时要想着把王浆取出来,幼虫在王浆中间,只要王浆出来幼虫也出来了。只要把针入巢房底部就迅速的带起来,手稳重不要颤动,不要让针碰擦幼虫,不要让王浆粘连到巢房壁上,能顺利的把王浆带起来,小幼虫基本就取出来了。然后把移虫针对准清理好的王台底部,轻轻的把王浆推放下去,只要王浆团没有打散,移虫就成功了。
在移虫时,更注重的是手感和稳定度 ,要能让移虫针顺着巢房壁滑下,探到底部后能灵巧地取出来,不刺破巢房也不晃动碰上幼虫,这得靠足够的经验才能达到。
所以移虫顺利靠的不是眼力而是手感,移虫实际上是在移取蜂王浆,能把王浆完整的取出来放进王台,移虫基本上就成功了。
王浆足移虫才顺利
有些人移虫总是感叹幼虫取不出来,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不仅仅是幼虫的技术,关键还是幼虫底部的王浆量不足造成的。移虫针不能擦碰幼虫,如果不是靠王浆的粘黏是没有办法取出来的。如果蜂群泌王浆量不足,幼虫在干巴巴的巢房里,无论是多好的幼虫技术也是难以成功的。
幼虫底部王浆量的多少是根据工蜂泌王浆能力决定的,也根据蜂群的抚育能力有关。不同蜂种泌王浆能力相差很大,比如意蜂泌王浆能力就比中蜂高得多,浆王型意蜂泌王浆量会更多。所以意蜂人工育王很容易成功,而中蜂想要人工育王就难了。
王浆量分泌的多少还根据蜂群的抚育能力有关,在蜜粉充足时,蜂群营养水平高幼蜂能分泌出来的王浆量也会更多。幼蜂足的情况下,抚育的幼蜂多幼虫能得到的王浆也会更多。在蜜源期蜂群发展旺盛,蜂群强盛,状态良好时,子脾中的王浆量就会更多。
所以在移虫育王时,尽量选择蜜粉充足蜂群发展旺盛时。幼虫巢房王浆量充足就说明蜂群抚育能力足够,这样移虫容易,培育出来的王台也也能知足王浆,长成体质健壮的蜂王。
为了提高移虫群和育王群幼虫的王浆量,可以进行适当的奖励饲喂刺激工蜂多分泌蜂王浆。蜂群在有蜜粉采集的情况下,采集抚子积极性会提高,幼蜂兴奋,在蜜粉充足营养水平高的情况下也会提高泌王浆能力。奖励饲喂就能刺激蜂群,提高泌王浆能力。但发现幼虫王浆量不足时就提前进行奖励饲喂,王浆量充足了移虫就容易成功。在育王群里也适当进行奖励,使王虫所得到的王浆量也要充足,培育出来的蜂王会更加健壮,品质好。
所以明白了吗?养蜂新人们在感叹移虫困难,难以成功时,实际上还是移虫育王经验不足造成的。移虫不是靠眼力靠移虫技术,移虫成功更重要的是方法。要根据以上所说明白王浆量的多少对幼虫成败的意义,要怎样根据王浆正确的移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