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兴记忆:“闫噶坊”与“李二嫂”

闫噶坊是对闫家坊镇地域方言化的叫法,是博兴县的一个乡镇行政区,2004年恢复更名为吕艺镇。“李二嫂”是曾经红遍大江南北、唱遍全国各地的吕剧《李二嫂改嫁》中的一个人物,剧中李二嫂拉碌碡、翻麦场的场景以及娴熟的纳鞋底动作,更是让山东人印象深刻。一个是地名,一个是戏剧中的人物,两者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这得先从一个人说起。2017年,她被授予“中国文联终身成就戏剧家”称号。这之前,她曾获文化部第八届文华表演奖、第六届中国戏剧节优秀表演奖。她便是成功塑造《李二嫂改嫁》中“李二嫂”的著名吕剧表演艺术家——郎咸芬。

1952年,山东省歌剧团(后改为山东省吕剧团)正在研究一出新戏《李二嫂改嫁》,这部戏是根据著名作家王安友同名小说改编而成,描写的是解放前夕农村年轻寡妇李二嫂与张小六相爱了,但受到旧的习惯势力的嘲讽和婆婆“天不怕”及部分村民的阻挠。经妇女会主任等人的支持,李二嫂冲破旧的封建势力阻挠,终于改嫁,与小六结为终身伴侣。

当时,刚从潍坊市文工团调入省歌剧团的郎咸芬被安排演“李二嫂”这个角色,演现代戏对当时剧团的导演、演员来说是一个挑战,尤其是对只有17岁的郎咸芬来说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郎咸芬从小生活在城市,缺乏农村生活经历,更别说干农活了。再加上,接手这个角色时郎咸芬还是没结过婚的大姑娘,对寡妇生活状况更是一无所知。第一次彩排时编剧看了直摇头,说:“郎咸芬像学生,不像农村妇女,更不像寡妇。”笔者曾经在齐鲁电视台演播大厅听郎咸芬老师说:“当时自己连麦苗韭菜也分不清,什么叫打场、什么叫上鞋,一概不懂。”这个时候,《李二嫂改嫁》不但在人物塑造上不成熟,在作曲等方面也相当不成熟。据老艺术家们回忆,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正在搞戏曲改革,吕剧作为年轻剧种,为了创新发展,《李二嫂改嫁》在作曲、表演上都吸收了其他兄弟剧种的曲调和表演方式。所以,1951年4月,《李二嫂改嫁》在山东省第一届文代会上正式亮相时,南腔北调的更像是杂剧,再加上演员表现力度不够,所以演出效果非常不好,老百姓也不认可。但这个题材非常好,正好和刚刚颁布的《婚姻法》相呼应,如果排演成功,将对新中国成立后打破封建婚姻禁锢有重大意义。

面对如此窘境,“怎样改进,是舍是留?”成了摆在剧团演职人员面前的首要问题。后来,剧团人员一致认为:吕剧应该到群众中去,到生活中去,到吕剧的发源地去汲取营养。

闫噶坊是山东吕剧的发源地,是全省有名的“吕剧窝子”。1870年前后,博兴县自然灾害频频发生,农民生活困苦艰难。闫噶坊及相邻的纯化、龙居一带,以“唱曲”谋生的人日渐增多。1890年后,孙中新等艺人不断改进唱腔,吸收学习梆子、扽腔中的锣鼓经、表演术,逐渐形成了吕剧的雏形。1918年,闫噶坊的杨长兴(辛集村人)、王乐堂等人组成“顺和班”,先后在博兴、蒲台、高苑、桓台、济南等地演出。1930年,张传海(闫噶坊刘官庄人,被称为“吕剧界的谭鑫培”)、张明然(刘官庄)、张传河(刘官庄)、张文忠(辛集村人,原济南市吕剧团团长张艳芳之父)、崔小贞等,分别组成“义和班”、“庆和班”进入济南新市场和南岗子演出。1956年7月,博兴县为了纪念吕剧发源地,把闫噶坊一带刘官、崔庙、大胡、夹河、寨李、正寨、寨王、闫坊、寨马、寨韩、马家、辛集、高阜、康坊、兴和划为一个行政区,命名为“吕艺乡”。后把博兴六区(驻地闫家坊村)更名为“吕艺区”。闫噶坊“村村能搭台,人人会唱戏”,有“听见吕剧腔,饼子贴在门框上;吕剧一听炸了锅,张大嫂、李二哥,扔下耪地锄,推开棉花车”的说法,大人小孩都热爱吕剧。经常有人开玩笑说:“你们闫噶坊人说话都有吕剧味,开口就是吕剧腔,连拉风箱的声音也是。”闫噶坊是名副其实的吕剧窝子。

于是,1952年冬,在刘梅村、尚之四领导下,张斌(著名吕剧作曲家)、郎咸芬、沈涛、李公绰、武韬、林建华、钱玉玲、王俊英、郭丽华等10多名演职人员,从省城济南风尘仆仆地来到博兴县闫噶坊刘官庄一带学习吕剧的唱腔和表演艺术,体验生活。这一待就是3个多月,他们有的住在阎噶坊村、贺家村、大胡村,大部分演员在刘官庄。作曲家张斌在刘官庄认真谱记了吕剧艺人张传海、张明然等人的唱腔,为后来吕剧谱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郎咸芬为了演好李二嫂这个角色,主动要求到寡妇家中体验生活。刘官庄的村干部就特地找到寡妇刘大嫂和郎咸芬同住同劳动。刚开始,刘大嫂受封建礼教的影响,在心理上并不接受郎咸芬,白天干完活不说话,晚上自己蜷缩在炕头里面唉声叹气,基本上不同郎咸芬交流,更别说敞开心扉跟她说寡妇生活的不容易了。但是,郎咸芬并不气馁,她每天早起帮刘大嫂扫院子、挑水、搓棒子、喂鸡、拉风箱,主动向刘大嫂靠近,主动跟她拉家常。渐渐地,刘大嫂与她亲近起来,将一个寡妇的内心世界向她敞开了……后来,郎咸芬回忆说:“我和刘大嫂一聊就是一个通宵,她把她的苦处向我诉说,我这才理解了寡妇的自卑心理,找到了演李二嫂的感觉,可以说,我在台上演的李二嫂有刘大嫂生活中的影子。”

在《李二嫂改嫁》中,拉碌碡、翻场、纳鞋底是剧中经典的动作,也是吕剧演员学习《改嫁》的必修课。郎咸芬没做过这些活络,于是便向闫噶坊当地的老百姓学习。在学习纳鞋底时,由针线娴熟的张大娘手把手地教,由吕剧老艺人张明然亲自说戏、指导,经过反复练习、实践,郎咸芬“纳鞋底”的动作终于娴熟了。在“麦场上拉完碌碡,再把场翻”一段唱中,郎咸芬为了练习好“拉碌碡、翻场”的动作,在当地老艺人的带领下跑到庄外扒开麦穰垛当麦子铺在场上,拉来碌碡,体会拉碌碡的艰难与技巧。隆冬腊月,他们竟累得大汗淋漓。闫噶坊老艺人们以身示范,在一旁观看的群众也手把手地教,郎咸芬更是咬紧牙关,左肩换右肩,反复的练习,最后她学会了推碾、翻场、拉碌碡等动作。据说,回到济南后,郎咸芬也是坚持练习拉碌碡、翻场的动作,经常大半夜找块大石头,拴上绳子在院子里练。在这些动作学习揣摩得得心应手,唱腔打磨得圆润通透后,《李二嫂改嫁》在闫噶坊进行了试演。试演后,群众反响不错,一些年轻的寡妇到后台找郎咸芬诉说苦处。在郎咸芬的鼓励下,她们有的改嫁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后来,经过闫噶坊吕剧老艺人和郎咸芬等演职员不断打磨,《李二嫂改嫁》无论是作曲还是表演都日趋成熟。1953年,《李二嫂改嫁》在济南大观园电影院演出引起轰动,很多观众大冬天扛着铺盖卷、拿着小马扎连夜排队买票,达到了“万人空巷看吕剧”的空前场景。据郎咸芬老师回忆说,那年他们在济南一个农村演出《李二嫂改嫁》,有爷俩正在村外修井,当爹的腰栓绳子在井下,儿子在井上面看着绳子,准备在父亲修完后把父亲拉上来。谁知这时村那头锣鼓一响唱起了《李二嫂改嫁》,儿子二话不说撇下绳子撒腿就往戏台这边跑。他爹在井底下修完以后,喊破了喉咙也不见儿子来拉他上去,自己在井底下蹲了半晌。而这个儿子听完戏就回家了,完全把拉他爹这事忘记了,过了好一会才想起来他爹还在井底下。一时间成为笑谈。

1954年,华东六省一市戏曲观摩演出,《李二嫂改嫁》一炮打响,囊括了当年所有的奖项。1957年《李二嫂改嫁》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成戏曲艺术片,获当年全国“百花奖”。自此“李二嫂”红遍大江南北,吕剧这个剧种也在戏剧舞台上扎稳脚跟,成为“中国八大剧种之一”。郎咸芬也凭借剧中质朴无华的表演风格,蜚声大江南北,赢得了社会声誉和群众的喜爱,成为著名的吕剧表演艺术家,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接见,并随全国人大代表团出访欧洲六国。迄今为止,吕剧《李二嫂改嫁》已在全国演出超5000场,全国很多地方留下过“李二嫂”的身影,久演不衰,成了所有吕剧团的看家戏。

2004年作者在济南拜访郎咸芬老师

省吕剧团的许多老艺术家,诸如郎咸芬、李岱江、林建华、张斌、李公绰、武韬、沈涛等在闫噶坊体验生活的过程中,汲取了闫噶坊许多老艺术家的丰富经验,其成长与艺术成就都与闫噶坊有密切关系,他们在《李二嫂改嫁》的作曲、排演中做出了贡献,一些经典动作和唱腔都是在吕剧发源地闫噶坊打磨、学会的。所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李二嫂改嫁》成就了吕剧,而闫噶坊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李二嫂改嫁》,助推了“李二嫂”走红。

作者:满学伟,博兴县吕艺镇人,滨州市诗词学会会员,博兴县诗词学会会员。

(0)

相关推荐

  • 纪录片:著名吕剧表演艺术家郎咸芬舞台艺术,从艺50周年纪念

    纪录片:著名吕剧表演艺术家郎咸芬舞台艺术,从艺50周年纪念

  • 博兴记忆:赶会

    遍野金灿灿的大豆和玉米收割脱粒,一口袋一口袋地入了各家粮仓,漫野的棉花白云般飘进了家家户户.马车.骡车.驴车.牛车纷纷驮着云朵又飘进了棉站.腰包里十元一张的大团结撑得衣袋鼓鼓囊囊的.过了没几天,一大坛 ...

  • 博兴记忆︱记忆深处铁道口

    山东省滨州市作家协会 文学作品展示平台 过去的博兴县城没有这么大,以铁路为界,东边沿博城五路两侧至辛安路口,呈逐渐稀疏之态分布,西边是县城的主城区,南至人民医院,西至职业高中,北至二中.这个四至,实际 ...

  • 博兴记忆︱岁月无声运河桥

    山东省滨州市作家协会 文学作品展示平台 博兴城东的人们都知道,凡是到县城赶集或者办事,过了运河桥,才算是真正进了博兴城.运河桥以东,除了石油公司.地区畜产转运站.气象局.工艺美术厂(花边厂.刺绣厂.童 ...

  • 博兴记忆∣博城立交桥的前世今生

    山东省滨州市作家协会 文学作品展示平台 淄东铁路和博小铁路在博兴土地上划出一个大大的"Y"字,又像一条拉链儿在博兴县城交汇.交汇点上,博城立交桥和博兴火车站正是那粒精致的拉锁儿.小 ...

  • 博兴年俗记忆:磕头趣谈

    磕头,在博兴不叫磕头,而是叫"扩头",这是博兴方言的发音.谁要是和别人说磕头时,说的是磕头而不是"扩头",那他一定会被别人笑话.曾经有一个人,去外地上了半年学, ...

  • 记忆深处的“博兴电影院”

    山东省滨州市作家协会 文学作品展示平台 有多少博兴人,就有多少博兴记忆.只要走进过博兴电影院看过电影,他就一生珍藏了博兴电影院的故事. 作为文化生活匮乏时代的超级工程--博兴电影院(正式名称博兴人民影 ...

  • 话说博兴“阎噶法儿”

    山东省滨州市作家协会 文学作品展示平台 "阎噶法儿"是博兴方言,学名阎家坊,以前叫阎坊镇(今称吕艺镇).因镇驻地在阎家坊村而得名,是对整个阎家坊镇所辖区域的旧称.从民国时期到200 ...

  • 记忆深处的博兴老城里

    山东省滨州市作家协会 文学作品展示平台 博兴县城在短短的几年里,已经发展到了将近30平方公里,以致许多人将乐安大街以东的城区称作"老城",行政中心这边称作"新城" ...

  • 博山记忆——明朝内官监、清宫造办处和博山琉璃

    来源 博山文化研究院 博山琉璃生产的历史渊源至今还很难说清,有据可查的说法是在元末明初之间.不过这时,博山琉璃生产已具有了相当的规模.1982年11月,博山大街发现了一处属于元末明初时期的琉璃作坊遗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