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宁国府署建筑格局考

宣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会主办

明清宁国府署建筑格局考

石  巍

宁国府是宣城的旧地名,其建置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西汉武帝时建丹阳郡,郡署就在今宛溪河以东的宣州市场一带。三国吴时,丹阳郡迁至建业(今南京)。西晋时晋武帝重新在宛陵县设置宣城郡,新的宣城郡衙署迁移到宛溪河以西陵阳山麓。旧志上说:“府署在陵阳山麓,晋以后悉治于此。”此后直到清末,宣城的政治中心都设在这里,形成一处规模宏大的建筑群。

宁国府署建置沿革

晋代至元代,府署名称多有变化。晋代和南朝时期称宣城郡署,隋唐称宣州署或宣城郡署,中晚唐及五代时期,宣歙观察使、宁国军节度使先后兼任宣州刺史,因而宣歙池都团练观察处置使、宁国军节度使衙署亦治于此处。北宋至南宋初称宣州署,南宋乾道二年(1166)以后称宁国府署。元代称宁国路署,至元二十三年(1286)以后,江东建康道肃政廉访司署亦治此地。明清复称宁国府署。

因文献资料散逸,元代以前府署建筑结构的资料不多,仅有一些建筑名称留存在史料中,如叠嶂楼、双溪阁、绮霞阁、海籀堂、迎春阁、坐啸堂、济美堂、时雨堂、绍堂、曲水堂、宛陵堂、索笑亭、望仙亭、共乐亭、露香阁、池轩、参云亭等。唐宋时期,府署面积比明清时期广大,东面一直到宛溪河以西均是府署的范围,但具体形制不得而知。直到明代,因为万历《宁国府志》的保存,府署的建筑结构功能才有较为清晰的记载。

万历府志中的府衙图

宁国府署建筑群于元末战争中毁坏严重。明初,知府陈灌、鞠腾霄相继重修。正统元年(1436)袁旭任知府,因府署蔽坏,奏请朝廷重修,工程于三年三月一日开工,四年十月望日毕工,建屋宇一百七十有七间,府署主要建筑修葺一新,并新建围墙,吏部尚书王直作记文。至此,府署规制始定。清顺治十年(1655),府正堂因火灾被毁,知府秦宗尧重建,康熙年间知府佟赋伟重修,乾隆十七年(1752),知府宋敩又重修。嘉庆十年(1805),知府鲁铨重修仪门、头门、保厘坊。府署建筑在清末太平天国战争期间遭受严重毁坏。民国时期,府署及南面的府学原址相继改建为省立四师和省立八中。抗日战争中,这里遭到日军飞机轰炸,千古名楼谢朓楼化为瓦砾。解放后这里成为宣城中学、驻宣某部队、府山头体育场、烈士陵园、中心医院、梅文鼎纪念馆的用地。

明清宁国府署建筑规制

宁国府署呈不规则的长方形。南至奉公街,街对面有照壁;北至谢朓楼后小门,出小门即为木直街;东至陵阳山断崖,崖下为府常平仓及铁牛坊、茶峡荡居民区;西至锦城街,街西为宣州卫、宁国营(皖南镇)衙署用地。南北长438米,东西宽190米。

经地图测量,与目前国内尚存的几个府署对比:本省歙县徽州府署南北长260米,东西不足90米;河南南阳府署南北长260米;江苏淮安府署南北长也只有380米。规模体量均略小于宁国府署。

嘉庆府志中的府衙图

根据历史资料和知史老人回忆,宁国府署建筑分东、中、西三路布局。中路是府署的中轴线,自南向北依次为保厘坊、照壁、头门、仪门、大堂、二堂、正心楼。府署正门前为奉公街,街南为府总铺、阴阳学,再南为府学。府署正门前有一座三间牌楼式的木牌坊,明代称承天布政坊,清代更名保厘坊,取“保境域,安黎民”之义。保厘坊后为照壁墙,再后为三开间的头门,门前有驼碑的龟趺数个,门内有鼓。头门后为仪门,门前两侧各有一亭,东为旌善亭,西为申明亭。仪门后即为府正堂,这是府署的中心建筑。正堂前东西两侧分别是吏户礼兵刑工六房,中间甬道正中有石箴亭,亭内历戒铭碑。正堂后是二堂,再后是正心楼。正心楼是知府退食之所,正统中知府袁旭建,礼部尚书黄宗载作记。“政者正也,所以正人之不正也。然心不正,未有能正人者也。作楼于堂后而以正心名之,盖出而施于堂,退而治心于楼,必使思无邪而所行悉由于正。”正就是正心的意思。正心楼规模宏伟,明代地理读本《三才地理图绘》中说其“在叠嶂之西麓,甚宏,为江南第一楼云”。正心楼后为府署后苑,低洼处有池,因位于府署之后,故名后池。池上建有环波亭,宋天圣中,知州邵饬命名。旧时植莲,花芳郁,水风上下。梅尧臣有诗吟咏。清代以后池水淤塞不存。嘉定十六年(1223),郡守陈卓在此改建二仙祠,祀谢朓、李白,宣城人、丞相吴潜作记。后知府王遂增祀颜真卿、白居易、韩愈三人,改名五贤堂。后又增加唐陈简甫所书《唐宣州开元良吏记》中所录宣州刺史六人。明正统中知府袁旭改建,以名宦四十余人入祀。正德四年(1509),知府惠隆重建,郡人通政使徐说有记。

西路依次为试院、仪仗所、抚字厅,理刑厅,六房吏舍。试院,旧为西察院,为巡抚都察院行台。康熙十五年(1676),知县袁朝选捐建瓦厂,为校士公署,至此,宁国府生童考试无需远赴旌德了。乾隆十七年(1752),知府宋敩将原来东向的大门改为南向,又增建青云楼,置两厂桌凳。仪仗所,即銮架库,存放府署官员出行的仪仗。抚字厅即通判衙署,内有洗心亭,初名守拙,正德中通判何宇建,吴宗周记。万历二年(1574),通判石玉铭重建,改今名。乾隆年间,通判长瞻又整修衙署,颜曰“怀谢楼”。理刑厅即推官衙署,内有揽翠亭。宋天圣中,推官李某建,梅尧臣命名并为记,勒碑建亭。咸淳初,推官陈克实发地得碑,郡守文天祥为此事作诗。明隆庆六年(1572),推官王藻重勒碑。郡人梅守德题石。崇祯年间,推官范志完重修。清康熙丁未年推官裁撤。六房吏舍,东西向,两排,共八十六楹,为小吏值班之所。

东路依次为东察院、寅宾馆、土神祠、总捕厅、照磨经历宅、同知推官通判宅、知府宅、谢朓楼。东察院为御史等官员来此巡视时的临时办公用房。寅宾馆,为公务来往的居住场所,土神祠供奉土地神位,清军厅为同知衙署,总捕厅为通判衙署。此后的院落为府署大小官员居住场所。最后为谢朓楼。关于谢朓楼的建置沿革,拙作《谢朓楼历史沿革及规制考》(载《宣城历史文化研究》2013年第2期)中有详细阐述。

明清宁国府署职官考

宁国府衙署内公务人员,有朝廷任命的官员,品级从正四品的知府到未入流的检校、大使,此外还有宁国府自聘的小吏。详情如下:

知府一人,正四品。是宁国府的最高长官,掌一府之政令,总领各属县,凡宣布国家政令、治理百姓,审决讼案,稽察奸宄,考核属吏,征收赋税等一切政务皆为其职责。

同知一人,正五品,其衙署称清军厅。同知,是知府的副手。宁国府同知又称清军同知,负责清理军籍的事务。明代实行卫所兵制和军户制度,这种制度在平天下过程中曾起到积极作用,然而社会安定以后,其弊端开始显现,军户逃亡现象严重,军黄册籍混乱,弊端丛生。成化以后,不断完善充实各地的清军机构。宁国府同知除佐理知府日常事务外,还负责备册籍、查调卫、稽批回,处新军、清丁屯、清科派、清盐法等。宁国同知因事简于嘉庆七年(1802)裁撤,改于凤阳府添设南平抚民同知一员。

通判,初设二人,后改一人,正六品。其衙署称抚字厅。宋初,为了加强对地方官的监察和控制,防止知州职权过重,专擅作大,宋太祖创设“通判”一职。明代监察制度完备,地方上的通判,分掌粮运、水利、屯田、牧马、江海防务等事。宁国府在明代设有两个通判,一为巡捕通判,假印,掌盗贼、囚犯、军徒、匠役及私盐、私茶等事。嘉靖九年(1530)裁撤巡捕通判,职能由同知代理。后复设。嘉靖四十四年(1565)又裁。一为督粮通判,掌粮运、水利等事。

推官一人,正七品。其衙署称理刑厅。推官始设于唐代,为节度使、观察使的佐官,掌推勾狱讼等事。明代沿用,职能是掌理刑名、赞计典,即审案、考核等事。清康熙六年(1667)奉旨裁撤。

同知、通判、推官均为知府的佐官,此外,府署内还设有作为幕职的经历司和照磨所,相当于今天的秘书科和文书科。凡台司秩在五品下者移文皆下经历司以达于府,其报上亦由之。凡文卷照磨所主其勘核。

经历司经历一人,正八品。知事一人,正九品,康熙中裁撤。典吏一人,未入流。门子一人,皂隶四人。

照磨所照磨一人,从九品。检校一人,未入流。嘉靖九年裁撤。典吏一人,未入流。门子一人,皂隶四人。

吏户礼兵刑工六房对应朝廷六部。吏房司吏一人,典吏二人。户房司吏二人,典吏四人。礼房司吏一人,典吏二人。兵房司吏二人,典吏四人。刑房司吏二人,典吏四人。工房司吏二人,典吏四人。

勘合科司吏一人,典吏一人。承发科典吏一人,架阁库典吏一人。共有门子十三人,皂隶五十六人,快手三十二人。马快手十名,步快手十六名。

上述官吏和衙役均在府署办公。宁国府的直属单位还有宁国府学,在府署南,设教授一人,正七品,训导一人,从九品。司狱司,在宣城县署西,今状元府小区处,设司狱一人,从九品。军储仓,在泰和门内,今宣中体育场处,设大使一人,从九品。税课司,在阳德门内街南,今民族商城小区。设大使一人,从九品。

依据现状测绘图手绘的府衙建筑示意图

宣城府山1500年来历为郡州府的治地,形成一处规模宏大、结构严整的古代官署建筑群。可惜历经战乱,今已不复存在。宁国府署原址上已覆盖叠压现代建筑。2007年在府山广场基建过程中,曾发现古代修葺的排水道及各个时代多个窑口的瓷片,但由于未经过科学的考古发掘,没有详细的资料留存。我们期待在今后的城市建设中能够展开对这一带进行系统的考古发掘,以使我们对宣城城市的演变有更加直观的认识。

(作者系宣城市文物所副所长,市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研究宣城历史,弘扬宣城文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