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皖南山沟里看电影——记上海小三线职工生活之一
——记上海小三线职工生活之一
沈嘉麒
微信版第687期
已经习惯于轧马路、逛公园等“白相”方式的上海职工,忽然之间,进入到皖南山区的深山沟里,所有的业余生活,瞬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因此,如何在这样艰难的条件下,寻求精神支柱,这就考验着上海小三线(后方基地)管理者和职工们的创造力。
在1971年上海小三线基本建设的第一时期,为了满足小三线职工枯燥的业余文化生活,上海市电影放映公司,根据上海市政府的指示,专门派出了四位电影放映的老职工:刘福年、王益标、金志连、虞善华,到皖南屯溪上海小三线,成立了后方812指挥部电影放映组,负责整个后方的电影放映和指导工作。后方电影放映组,是由后方812指挥部政工组宣传小组里的吴炎华军代表负责管理。
那时,后方812指挥部电影放映组,是驻扎在屯溪老街里的一个民居老宅里。这里,也是后方812指挥部机关的职工食堂。当时,担任第一任放映组长的,是原上海电影制片厂创作室下放的、搞编剧的大学生刘福年。一年多之后(即1973年年初),原上海电影制片厂创作室恢复编剧、创作工作后,刘福年就被调回原上海电影制片厂创作室,仍然去搞他的编剧工作。于是,后方812指挥部,就任命王益标同志,担任后方电影放映组的组长工作。
随着上海小三线建设的蓬勃发展,于是,后方812指挥部政工组宣传小组决定开办为期一周(1971年9月21日至28日)由各公司选派来的23名青年职工参加的“812指挥部首期电影放映学习班”。当时,这个学习班,是由后方812指挥部政工组宣传小组吴炎华军代表负责管理,虞善华担任教员。
在后方,放映员都是男青年,他们到各单位去放映,受到了各个工厂里女青年的欢迎。在一个上海小三线单位里,有一对挚爱电影的男女青年职工,他俩完全出于自己的爱好,自觉自愿地利用业余时间,热心为厂里职工服务。在当时,对于既能有机会接触神秘的放映机,又能成为“公众”人物,还是很受大家羡慕的。后来,这一对非常娴熟电影放映技术的年青人,由爱慕到结为伉俪,在他们的单位里,已经传为佳话。
后方812指挥部首期电影放映学习班8.75毫米放映机学员合影
不久,每一个工业公司,也都相继成立了电影放映队,他们每周定期到各工厂轮流放映。后方各单位所放映的影片,主要是由后方812指挥部(后方基地)电影放映组,集中与上海放映公司定期调换片子,然后,再分布到后方各公司的放映站。后方各公司的放映站,再组织到每个厂里去排放映节目单。
在上海电影放映公司的精心安排下,上海市区一线电影院上映的影片,也都会在第一时间运到上海小三线。《列宁在十月》《列宁在1918》《铁道游击队》《追捕》《冷酷的心》和《佐罗》等中外经典影片,成为了大家的最爱。
自从文化大革命以后,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本来就比较单调、枯燥,甚至于有点贫乏。除了工厂里组织一些篮球赛以外,周末看电影,就是最好的娱乐方式了。尤其在皖南上海小三线,由于生活在深山沟里,交通不便,离县城又远,所以,文化生活更为枯燥乏味。只有到了周末晚上放映露天电影,就成了大家的期待与盼望。
电影放映学习班结业时全体教学人员合影
(二排右四是军代表吴炎华)
当然,那时的电影,并不是很精彩,内容也不是很丰富。所以,当时在老百姓中间,就流传着这样一首与电影有关的打油诗,就是:“朝鲜电影哭哭笑笑,越南电影飞机大炮,中国电影新闻简报,苏联电影搂搂抱抱”。虽然,当年的电影,都不是很好看,但是,生活在深山沟里没有事情可做的上海小三线人,还是愿意在周末晚上看看露天电影来打发业余时光。不过,住在县城里或附近的各个公司机关和工厂的职工,就要比生活在深山沟里的职工,生活要热闹得多了。休息时间,白天可以去逛狂街,晚上还可以上电影院去看看电影。
每当周末夜晚来临,四周山峦重叠起伏,黑黝黝的上空,众星在闪烁,耳畔听得见山涧溪水流动的哗哗声,以及各种昆虫的鸣叫声。就在这样优美的环境下,观看露天电影,也真是别有一番滋味。那时,上海三线厂放映的片子,也往往都是上海已放过的旧片、老电影。所以,有时放映效果不太理想。最早的放映机,是用8.75毫米放映机和16毫米放映机放映的。后来,因放映图像太小,就改用35毫米机来放映。
最早,上海三线各工厂,都是放在食堂里放映电影的。后来,由于大批的当地村民加入到了观看队伍,工厂的食堂,就根本无法容纳这么多人进行。于是,各厂就在厂区内的蓝球场上,或者是厂区周边农村生产队里的晒谷场或在野外的空旷地上,树立起两根铁杆或粗木杆,拉起一块白幕布,就成为露天电影院了。职工下班后,不是先吃饭,而是扛着一把竹椅子到广场上,把椅子放好后再去吃饭。吃好晚饭以后,就坐着那里等天黑。每当放电影,就像是盛大的节日。
当时看的多是国产影片,或是八个样板戏改拍成的电影
根据1983年4月1日的上海《劳动报》披露,近年来建立起来30多支工厂放映队,使号称“小三线第一大厂”的八五钢厂,平均每5天,都可以看到一部新的电影。
在上海小三线八五钢厂1981年的档案资料《八五通讯》中,有以下的影片信息:
上旬 | 中旬 | 下旬 |
天云山传奇 | 屠夫状元 | 法庭内外 |
假婿乘龙 | 愤怒的人 | 塔曼果 |
与魔鬼打交道的人 | ||
六月份电影消息 | ||
上旬 | 中旬 | 下旬 |
情天恨海 | 情探 | 胭脂 |
永恒的爱情(上下集) | 王老虎抢亲 | 燕归来 |
蓝色档案 |
从这两张影片信息表上看,八五钢厂的职工,平均一周都能看上一部影片。这么高的频率,恐怕即使是身在上海的普通家庭,也是不能及的。
电影放映在满足上海小三线职工业余生活需求的同时,也吸引了大批的当地村民。比如为了看《红楼梦》,露天电影场地,可谓是人山人海。晚上放映,中午已经有村民拿板凳,占好了最有利的位置。地面没有立足之地的农民,就纷纷站在山头上观看。
那时,各单位附近山沟里的农民,无论男女老少,只要一听到上海三线厂晚上有放电影,往往都是要跑四、五公里(将近10里)的山地路,翻山越岭,赶来看电影。看完电影后,他们又再摸黑赶回家去。虽然,路是遥远点了,但是,由于满足了他们文化生活的需求,也为他们增添了生活乐趣。
1957年出生的安徽东至县中学生王金忠,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还津津有味地说:“我们小时候想看一场电影,前几天晚上,就睡不着觉了啊。”这时的观众,早已不分上海人、本地人,更无论是城里人、农村人,共同的精神文化需求,暂时地替代了文化、生活习惯的地域差异的现实。
从1977年开始,随着文革前拍摄的大量国产影片的解禁和一些国外译制影片的上映,露天电影才迎来了它的黄金时期。
后来生活条件逐步好转,上海小三线各个工厂都建起了电影院,职工就能在电影院里观看电影了。这是原新光金属材料厂所建的电影院,现在仍保存完好。
这是原协作机械厂所建造的电影院,现已只剩下框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