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蒋军晶的《灰雀》

(课例来自蒋军晶公众号“有一间读写教室”)

在这节课之前,蒋老师特意说:不要把上课整得那么复杂。确实,在他所执教的《灰雀》这节课,课堂活动清晰,直指理解课文内容。

1. 正确流利地朗读出灰雀的惹人喜爱。

先用换字法体会“惹”的意思,然后分为三个层次指导朗读。第一,读出颜色;第二,读出动作轻快;第三,读出声音婉转。

2. 默读课文,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

这个环节,是一个过渡环节。也可以算是一个前测。一个孩子说读出了列宁喜欢灰雀;另一个孩子读出了列宁的品质。

3. 带着问题读书:从哪些地方看出小男孩抓走了灰雀。

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已经把小男孩开始的慌乱、紧张和后来的肯定表达清楚了。

4. 学习对话,揣摩小男孩的心理活动,并练习读好对话。

直接把对话从课文中拎出来,重点体会小男孩的三句话。第一句话“没……我没看见”因为在第三个环节孩子已经交流得差不多了,所以在这三句话中又重点放在了后两句中“一定会飞回来”这一句想表达的意思有什么不同。体会到小男孩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下定决心纠正错误。

5. 想象补白:列宁为什么没有批评小男孩。

出示学习单:列宁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          )列宁决定不再问男孩,而是微笑着对灰雀说:“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儿去了?”

这节课是使用的什么版本的教材,没有明确的说明。我把这节课放在统编教材来对照:《灰雀》的课后题

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对话的语气。

默读课文,想一想,列宁和小男孩在对话的时候,他们各自心里想的是什么?

从哪里能够看出列宁和小男孩喜爱灰雀?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然后和同学交流。

在这对照中,我发现:

1. 从蒋老师的这节课中,我再一次确认了自己之前的思考,这三道课后题从阅读一篇文本来说,它的完成顺序应该是这样的:

从哪里能够看出列宁和小男孩喜爱灰雀?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然后和同学交流。

默读课文,想一想,列宁和小男孩在对话的时候,他们各自心里想的是什么?

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对话的语气。

2. 带着问题读书,是这节课和统编教材编者的一个共识。

这节课中,孩子深入文本的时间是很多的。蒋老师借助三个大问题“灰雀惹人喜爱的原因”“从哪里看出来小男孩抓走了灰雀”“列宁为什么没有批评小男孩?”带着学生在文本中来来回回地走。这三个大问题串联起了整篇文章的理解,同时这三个问题也并不笼统,而是指向精准。

当带着这样精准的问题走进文本的时候,孩子对课文内容才有了思考;当一次次探讨这几个问题的时候,孩子的思考才得以外显和碰撞。

3. 默读到底是学习这篇文章的方法,还是目的。

在蒋老师的这节课中,只用到了一次“默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其余时间,并没有强调是默读、朗读还是自由读。也正是因为如此,我才不能确定蒋老师这节课的上课背景。但是看到蒋老师公众号后面所附的广告,也就是他自己所写的《指向语文要素的教学设计》,猜测也应该是统编教材的背景。

那么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就出现了“默读”这个方法的不受重视的问题。当我写下这句话的时候,潜意识里边还是决定默读是这篇文章教学的一个目的,也就是借助这篇文章来教学生“带着问题默读”。

根据后面两篇课文课后题的提示:

“默读课文,找出描写战斗激烈的内容,说说你对手术台就是阵地”这句话的理解。

默读课文,说说这个“粗瓷大碗”有什么感人的故事。

也证明着在《灰雀》这一课,对于如何带着问题默读还是需要教学的。

然后,问题来了:怎么教带着问题默读?是老师直接布置任务:请同学带着问题默读?还是给出问题,先明白问题的意思,然后去默读课文。当我们解决完这个问题之后来总结:这样的方法就叫带着问题默读?

4.列宁前面两次说话时候的心理活动需要去体会吗?

蒋老师的课堂上着重体会了男孩的心理活动,对于列宁对话时的心理活动则以“你们都知道灰雀是小男孩抓走了,那列宁知道吗?”一笔带过,直奔最后一句话进行想象补白。

列宁的善解人意,保护小男孩的自尊,是在“读懂了什么”这个部分有两个学生交流到了。但这意味着所有的孩子都理解了这个点吗?这从最后的补白也能够看出学生是不是感受到了列宁的美好品质。

哈哈,有点乱。我也还没有答案。

(0)

相关推荐